长途干线光缆网接续与故障分析
2016-08-17曹景涛刘杰
曹景涛 刘杰
【摘要】 随着我国网络通信的不断发展,在长途干线网络中所传输的信号也越来越多,并且其重要性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能够提高其传输的有效性必须要做好其接续工作,并做好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本文通过对长途干线中的一些接续技巧以及常见故障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在光缆接续以及故障分析方面的作业效率。
【关键词】 长途通讯 干线光缆网接续 故障分析与处理
前言:在进行长途干线的光缆网铺设作业前必须要确保在材料选择上的正确性,要选用性能良好的光纤光缆,同时也要预先做好光缆布放的安排工作。在进行接续作业时要保证接续合格规范,在进行故障的定位与分析时要做到及时精准,在排除故障时要做到快速高效,这些对于光缆线路的质量都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
一、关于光缆网路中的接续
1.光纤接续。光纤一般是由高纯度二氧化硅通过延长拉伸而制成的,在直径上要相对较小,以单模光纤为例,其直径基本在10微米以内,即使加上外部包裹层的直径也基本维持在120微米左右,正是由于其直径过小,因而在接续方面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通常来讲在接续时一般会将原先两条光纤的外部保护层去除,对其端部进行直角切割从而得到与光纤的轴保持互相垂直的净断面,之后则是将两根光纤贴合并将其进行加热,使结合部位软化当其冷却完毕之后便完成了光纤的接续作业。在加热时多会采用高精度的自动熔接机,这种机器的热源来自于高温集中的放电加热,其温度可达2000℃。
2.接续耗损。在进行光纤接续时一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耗损,而影响其耗损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对其进行详细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连接不良而引起的损耗,包括轴心的错位、光纤芯存在偏差、熔接有空隙以及整体断面的倾斜等,这一类的倾斜一旦出现则必须要进行重新的熔接处理。另一种则是因为光纤本身存在不一致性,因而在接线时往往会由于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因而产生一定的损耗,而这种则不是单单的通过重新熔接所能解决的,这需要在采购过之前便做好对于光纤型号的确认,使其保持一致,在布放时需要按照正确的盘号进行铺设,并且对于起始两端要做好相应的标记处理。
3.接续流程。首先是准备工作,在室外接续时要尽量在有遮挡的地方进行,例如车辆内部或者是搭建帐篷以作遮挡,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雨水、风沙以及其他的一些对于光纤熔接有影响的有害空气等,并且在环境方面的温度应当尽量保持在0℃以上,连接的两根光纤其剩余量也应当要大于5米。
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便是开始光纤的熔接处理。在剥除光缆的内外保护层时,要确保接头盒当中剩余的光纤在1米左右,之后则是将光缆进行固定并依照色谱进行排序。在对熔接机进行预热时要做好提前的灰尘检查,并将其进行位置调整。在熔接时可以用专门的切割刀进行切割,并将其压好,之后便可进行加热熔接,使其交汇的两端融化,之后则是对准轴心并沿着轴心往其上部推入,从而完成整个的熔接作业[1]。
二、关于长途干线光缆网中常见的故障分析
长途干线的光缆铺设往往会因其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导致其故障原因各自相异,但大都包含在三点之内,即人为的破坏、自然的影响以及其他工程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之中,对光缆造成主要影响的便是来自其他工程施工给光缆带来的破坏,这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使得各种建筑工程在规模以及数量上有所增多,而这些工程在进行其各自的施工时并不会顾虑到当地光缆的情况,因而往往会对这些光缆的干线产生破坏,使得其产生通信故障,如果这些故障未能在在短时间内进行检修维护便会阻断整个光缆网路的通信,即全阻故障[2]。
长途干线的光缆故障除开上述来自于其线路外部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因内部因素影响而导致的非全阻故障,而这类故障则多见诸于接头盒的内部,也即是由于光缆的衰减性而引起的。导致光纤网络出现衰减性的因素也有很多,不过大致都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原因,一类则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的温差过大,以至于光纤在温差的影响下产生了收缩,当光纤在收缩后其往往不能再恢复原样,因而使得光纤的信号传输受到影响,甚至于出现光纤断开的情况。而人为原因的话则主要是在施工时所留下的一些弊端和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比较常见的有在接头盒位置因操作不慎而导致有水或者是灰尘等其他杂质混入,影响了光线的正常通信,或者是在安装光缆的时候由于用力过大使得光纤发生了物理性的损伤,还有就是在熔接时未能严格依照流程标准进行,以至于光纤在熔接处断开,使得光纤网路的通信受到了极大地影响。
三、总结
在长途干线光缆网的接续施工中,要保证接续工作严格依照各项流程的标准进行,要尽量避免因接续而导致后期的通信故障,同时也要做好对于全阻故障的快速精准定位与及时抢修,降低因网络故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 考 文 献
[1]张晓莹·广电网络长途光缆干线维护与故障探讨[J]·信息通信,2014,(6):286.
[2]潘广成·广电网络长途光缆干线维护与故障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2,(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