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客串救护车?
2016-08-17
新浪网友“蓝天下的红星”问:前一段听说北欧有个国家的战斗机往副油箱里塞了些医疗物资,当了回“救护车”,这是真的么?战斗机能不能真当救护车运人呢?
对于这位网友的问题,本刊编辑郭瀚鹏的解答如下:
首先,这位网友提到的新闻事件是真的。战斗机充当“救护车”的事件发生在2016年4月中旬。
当时在挪威北部的博德市,一名危重病人急需体外膜肺氧合设备配合抢救。这种设备体积并不大,大概可塞进中等大小的旅行箱,但当地偏偏没有。最近的那台位于450千米以外的挪威南部城市特隆赫姆。由于情况危急,只能使用比直升机更快的手段运输。一架恰巧在特隆赫姆执行任务的挪威空军F-16战斗机临危受命,把这套设备运到了博德。汽车需十个小时的路程,F-16只用了25分钟,整个运输加上转运,40分钟就搞定了。
此事在人口不多的当地引发了热烈反响,有人甚至提出应建立长效机制,让战斗机充当“救护车”。
用F-16快速运输特种物资确实是一招“妙棋”。因为固定翼飞机比起直升机有更高的飞行速度和航程,在该领域它确有一点点“优势”。
这套医疗设备其实是放在战斗机常见的货柜组件里运来的。这个组件有大有小,通常是副油箱的一部分,也有的在起落架舱附近。它在平常的职责一般是携带战斗机飞行员的个人行李。
事实上,军用飞机在执行联络任务时,一般也都不把贵重物资挂载机翼挂架上,而是由乘员随身携带。这是因为运输的重要货物(如保密文件)经不起从飞机上掉落的风险。
那么究竟固定翼作战飞机,能不能在挂架下运人呢?
答案是能。“挂架运人”在航空摸索时代就有不具实用性的例子,但有据可查的实际案例可以追溯到二战时代。德国曾经尝试在JU87轰炸机和BF109战斗机的机翼上翼面加装人员舱,但这并不算真正的“挂架运人”。美国曾经在二战后期开发过在P-38战斗机翼下挂载的载人吊舱,并留下了照片,这也许算是最早的“挂架运人”记录。
在“挂架运人”领域,“走得最大胆”的还是英国。鹞式战斗机的人员吊舱方案可谓家喻户晓,这个东西生产出了实物,但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人不同于导弹,在挂架上运输必须为其安排生命维持设备。另外运输未经飞行训练的人或是伤员,无论他是在挂在挂架下面、还是坐在座舱里,飞行员操控时都得“手下留情”,因为高速飞行的对人身体的应力变化十分剧烈。一般人大多受不了,更别说伤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