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生态产业带建设初探
2016-08-17李效禄曹仙桃杨艳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008西安市水务局陕西西安70065
李效禄 曹仙桃 杨艳(.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008;.西安市水务局陕西西安70065)
渭河生态产业带建设初探
李效禄1曹仙桃2杨艳1
(1.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2.西安市水务局陕西西安710065)
本文通过分析渭河生态产业带的建设基础,根据渭河生态产业带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渭河生态产业带的建设任务,提出了协调渭河生态产业带建设关系的途径,可为类似生态河流建设提供借鉴。
渭河;生态产业;发展;建设
1 渭河生态产业带建设基础
渭河横贯关中平原,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灌溉着两岸1400多万亩良田,养育着陕西省64%的人口,沿线大中城市密集,集中着我省65%的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农业、国防、科研、教育的重要基地。
渭河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目前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两岸堤顶道路已全线贯通,沿线铁路、高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了区域内1小时经济圈。区域内资源优势明显,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科教、文化、旅游资源悠久富集。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已形成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电力能源、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按照陕西省长远发展规划,关中将建成集高新技术、装备工业、农副果业、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生态良好为一体的经济长廊,不仅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国家经济战略布局中“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地带。
历史上渭河是黄金水道,造就了关中在历史中的辉煌地位。但目前渭河两岸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区域环境污染较重,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任务艰巨,统筹协调困难。产业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时有发生,国土开发格局不够合理,城乡规划建设无序等问题依然突出,资源整合难度大。地方封锁和行政壁垒仍然存在,协同发展阻力较大。
2 渭河生态产业带建设思路
渭河生态产业带发展,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按照新时期国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要求,进行筹划布局,在遵循沿渭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沿渭地带的自然环境承载力,通过恢复渭河生态系统,划定渭河生态红线,确保区域生态安全。通过优化渭河两岸空间开发格局,保障“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协调发展。通过渭河生态经济产业的合理布局,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3 渭河生态产业带建设目标和原则
生态产业带建设目标:构建渭河生态保护系统,使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低碳环保经济产业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统筹发展两岸大城市、卫星城、中心集镇,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一体化格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使横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逐渐演变成丝绸之路源头一条全新而灵动的河流,一条关中重要的发展轴,关天经济带上的“战略轴”。
生态产业带建设原则:按照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求,具体把握以下六个重要原则:
(1)坚持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表2 贮灰场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
贮灰场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表2。
3.3拦洪坝高程计算
由表1知,拦洪坝上游50年一遇洪水总量5.59万m3,200年一遇洪水总量7.04 万m3。通过高程—库容计算,当拦洪坝坝高为8.2m时,拦洪库容达到7.04万m3。考虑0.5m的超高,拦洪坝坝顶高程定为8.7m。
3.4各级坝前堆灰高程计算
由表1知,贮灰库区50年一遇洪水总量2.11万m3,200年一遇洪水总量2.66万m3。则需保证堆灰过程中,各级坝前留有2.66万m3的蓄洪库容。考虑0.5m的安全超高,结合图1贮灰场高程—库容曲线,确定堆灰过程中,初期坝及五级子坝坝前堆灰高程分别为1069.8m、1081.4m、1091.9m、1103.3m、1113.6m、1123.8m。即当堆灰达到相应高程后,则开始筑下一级坝,坝顶最终堆高1123.8m。
3.5截水沟规格
由表2知,灰坝坡面东西侧截水沟过流量应分别达到0.51m3/s、0.41m3/s。截水沟断面设计为矩形,采用浆砌石砌筑。
排水沟过流量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式中:Q为排水沟过流量(m3/s);A为过水断面面积(m2);C为谢才系数,C=1/nR1/6,n 取0.025;R为水力半径(m),R=A/X;X为湿周(m);J为坡比,取0.07。
按水力最优断面设计截水沟规格,底宽是沟深的2倍[2],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并考虑0.02m超高,确定灰坝坡面东侧截水沟宽0.60m,深0.32m,总长380m,西侧截水沟宽0.55m,深0.30m,总长310m。沿马道设654m排水沟,宽0.3m,深0.15m,连通两侧截水沟。
4 水土保持措施
4.1工程措施
贮灰场的拦洪坝、初期坝及各级子坝、竖井—涵洞、截水沟、排水沟等设施,通过拦挡灰渣、排泄雨洪均能减少水土流失,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其中,拦洪坝、初期坝及各级子坝、竖井—涵洞均以主体防护为主,确保渣体稳定,避免安全隐患。界定截水沟、排水沟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4.2植物措施
贮灰场运行过程中,对形成的永久边坡进行覆土绿化,边坡面积4.32hm2;服务期满后,在渣体顶部覆土绿化,顶部面积3.63hm2。覆0.3m的壤土,总覆土量2.38万m3,外购土壤。覆土结束后撒播草籽绿化,草种选择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要求籽粒饱满,发芽率90%以上,无病虫害,播种方式为间行条播。确保灰场扰动范围尽早恢复为原地貌。
4.3临时措施
贮灰场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及建筑材料的堆放要做好临时防护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在堆体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并采取拦挡苫盖措施,避免水土流失。
5 结语
目前,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电能的最主要来源,贮灰场是火(热)电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贮灰场,前期要做好选址工作,避免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设计阶段要核算库容并做好坝体及防排洪设计;运行期要严格按照设计高程堆渣,留有必要的蓄洪库容。同时要充分考虑水土保持措施,需要在马道、岸坡设置截排水沟,在灰场坡面和顶面采取植物措施,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陕西水利
[1]曹向彬,宋松柏.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对渣量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3:171~173.
[2]汪志农.灌溉排水工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41~142.
(责任编辑:畅妮)
F299.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