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文本解读,扎实高效课堂

2016-08-16谌丽敏

考试周刊 2016年61期
关键词:辨析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谌丽敏

摘 要: 文章从语文课程理念精髓出发,深入浅出地分析阅读课堂教学的几种导读策略,阐述如何引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实现文本内涵解读和能力生成,从而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 有效导读 辨析 读写结合 高效课堂

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深刻内涵,教师要善于解读和领悟课标要求,挖掘文本内涵,优化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句,利用朗读、对话等研读方式,品味词句,运用文本插图,强调学生强化阅读体验与感悟,着重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熏陶和感染学生的阅读情感,促进学生掌握和提高学习文本内容的能力,深化文本内涵解读,着实建构高效的阅读课堂。

一、品悟文本意蕴,促进有效导读

教师应重视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本朗读,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让学生沉浸于文本的语言环境,品味文本内涵,玩赏文本语言魅力,懂得文本深刻的意蕴,熏陶学生阅读文本的趣味,掌握文本语言的声韵、节奏美,感悟文本语言创造的意境、形象、情感之美。同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利用文本作者巧妙的遣词造句手法,引发学生反复揣摩、品味文本语言,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使学生多角度研读文本内涵,丰富学生语言储备,提高学生语感和语用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时,教师出示文中语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轻柔语气反复朗读,对于句中“轻轻地”朗读得轻而舒缓;对于句中“趁你没留意”应较为快速读过;对句中“开”一词要读出重音,显示出喜悦之情。通过朗读指导,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学生把秋雨那种调皮、喜悦之情感悟了出来,体验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层次美和形象美,以及语言的诗意美。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时,教师紧扣文中重点词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文本作者窃读的滋味,部分学生找出文中“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等描述动作的语句,体会出窃读虽辛苦却快乐;部分学生从文中“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等语句,感悟文本作者从书中收获了许多知识,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快乐和幸福。通过对文本词句的揣摩与品味,学生个性化地感受到作者五味俱全的窃读滋味,领悟到读书获取知识的真谛,掌握作者如何贴切地遣词造句。

二、深化文本解读,提升辨析能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有效阅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创设性的语言研读环境中积极参与辨析,从而实现文本内涵的深化解读,实现学生阅读个性的开放。善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因为插图形象地概括文本的中心内容,把插图作为研读文本内涵的载体,引发学生从中进行质疑与释疑活动,拓展学生阅读想象思维,营造丰厚的对话氛围,实现以图促读、促悟,深化学生个性阅读品悟。让学生深入文本研读、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辨析与交流等感性阅读活动,有利于学生触摸文本作者的心灵,在对话研读过程中形成富有个性的情绪体验、意义感悟或价值判断。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文章中心语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教师紧扣这一中心句,提出父亲到底哪些地方了不起?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解读文本内涵,引导学生了解这位父亲的了不起,教师则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活动:“从文中描述结合图中描绘这位父亲的外貌,说明这位父亲没有休息,挖掘的时间非常长。肯定有一股坚定信念支持着他这样做。”“图中这位父亲衣服破烂不堪,满脸灰尘,一方面说明这位父亲坚持挖掘时间长,另一方面说明这位父亲挖掘强度大,从这说明了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坚持不懈地挖掘废墟,直到把儿子救出”。“从这些插图看出这位父亲为了实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决不放弃救援,真是一位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好父亲”。学生研读课文第20自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文中语句并提出问题: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此时此刻,父亲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颤抖地说呢?教师要求认真观察文中插图,结合文本描述语句,想一想、议一议:“从图上和文中语句可以看到这位父亲挖掘时间长,身心疲惫,所以说出的话自然颤抖。”“从图上想象这位父亲坚守对儿子的承诺,经过自己坚持不懈地挖掘,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十分激动,所以说出的话就颤抖了”。“从图上看出这位父亲见到自己的儿子有点担心,所以说话就颤抖了”。学生利用文本插图和语句参与辨析与交流,通过亲身经历、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多样化解读、体验文本内涵,拓宽学生阅读想象空间,深刻解读文本内容,开放学生的阅读个性。

三、立足阅读实践,实现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性的重要性。学生研读文本内涵的过程应重视探究性学习、有意义学习,强化参与,有效体验与感悟文本内涵,积累和运用文本知识。教师要立足和拓展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经历阅读过程,掌握阅读方法,学会打开阅读思路,学会怎样阅读思考,生成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文本中的一些空白处可以用来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或用来开展演绎活动,或用来训练学生运用个性化语言填补文本空白的小练笔活动,这些阅读实践活动将有效训练学生阅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个性解读文本的内涵,实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结尾处以凡卡做了一个美好的梦结束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描述渔夫拉开蚊帐后,文本叙述就戛然而止,这两篇文章在结尾处给读者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想象时空:“爷爷能收到凡卡寄出的信件吗?凡卡后续命运将会如何?”“渔夫一家收留了西蒙两个孤儿后生活是否将变得更加艰难?渔夫和桑娜将怎样面对更加困难的情境?桑娜的孩子们与西蒙的孩子如何相处?”一系列文本空白将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想象空间,教师利用这些空白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对话交流和小练笔活动,填补空白处,促使学生深化解读文本内涵,锤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实现阅读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的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教师应重视立足教材内涵,采取多样化阅读策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有效解读文本内涵,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强化语感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生成,建构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辨析读写结合高效课堂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