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战俘运往“地狱”的日本航船
2016-08-16
范国平
8月15日是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71周年的纪念日。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发动的侵略战争,给各国带来不堪回首的记忆,很多创伤至今也没有痊愈。例如在日本奴役各国战俘和劳工的历史上,有关“地狱航船”的记录就是日本至今不愿承认的。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在东南亚的闪电战取得成功,超过30万名盟军官兵被俘,其中包括14万英美等国的白人战俘。开始时,日军只是动用船只将这些战俘从占领区转送到设在日本、台湾和朝鲜半岛的各个战俘营。随着本土劳动力的短缺,于是日本财阀们打起了这些战俘的主意。由于日军缺乏总体规划,他们将战俘和劳工们塞到没有通风设备和卫生设施的货船里当作货物长途运输,大批战俘死于虐待和残杀,这就是幸存老兵们所说的“地狱航船”。
美国二战老兵列斯特・坦尼曾在菲律宾巴丹半岛被俘。他在记录自己在日军战俘营生活的回忆录中描述了“地狱航船”的恐怖经历:“1942年9月5日,在日本兵的指挥下,我们排队走上一艘名叫‘泥丸号的日本货船。从外表上看,这艘船至少有30年的船龄,船体锈迹斑斑,极度老化。它的货舱长约50英尺,四壁都是锈迹斑斑的金属,我们24小时都要待在货舱里。每个人只能分到5平方英尺(合0.46平方米)的空间,这点地方对我们来说,压根不可能躺下睡觉。货舱里没有电灯,只有当舱口打开的时候,才会透进一丝光亮。这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舱里臭气熏天,木头地板上堆满马粪,地板缝里湿乎乎的是尚未干透的马尿。没几天,我们衣服上都沾染了马匹排泄物的恶臭。上船前在日本战俘营的经历,让我们大多数人的体重下降了30%-40%,很多人患有痢疾,起码一半的人正遭受着疟疾的折磨。货舱的密闭空间让这两种疾病迅速蔓延。我们选了两个角落放便桶,但两个便桶容不下500个人一整天的排泄物,经常会溢出来。靠近厕所的兄弟们不得不睡在屎尿当中。我们只能在木头地板上和衣而眠,每天晚上都有人疟疾发作,冷得直打哆嗦,哭喊着想要毯子。几分钟之后,他们又开始尖叫,说身体着了火。这些呜咽和号哭,像一把利刃要把我们的耳膜撕裂”。
比环境更恶劣的,还有残酷的日本式管理方式。日本战俘管理署专门制订了所谓“登船条例”,这份文件是以“大日本帝国战俘转运司令官”的名义发出的,除了必须听从日本管理者的命令外,还有诸多堪称苛刻的规定。例如“触碰轮船上的原料、线缆、电灯、工具和开关,爬楼梯不遵守次序者;试图在分发食物时多吃多占者;使用超过两块毯子者”都可能因“犯罪”被杀害。
列斯特・坦尼回忆说,没人敢以身试“法”,“我们甚至竭力阻止他人触犯这些条例,因为一个人‘犯罪,其他人都跟着倒霉”。他提到了自己亲历的一个惨剧:“在起航后的第三天,一个深受疟疾和痢疾折磨的兄弟突然失控,他大声叫喊,想要到甲板上去呼吸新鲜空气。事情来得太突然,我们还来不及阻止他。日本看守听到喊声,跑过来打开舱盖。这个兄弟不知哪来的力量,竟然一跃而起爬到了梯子上。当他把头伸出舱口时,看守的刺刀刺进了他的脖子。他跌落在地,双手捂着脖子,鲜血透过指缝喷溅到地板上。两名军医战俘迅速跑到他的身边,在黑暗中摸索了几个小时才把伤口缝合起来,但缺乏器械和血浆的军医仍然没有能挽救他的生命。第二天,他的尸体被抛进大海。因为没看好自己人,我们一整天没有吃到饭”。
不过坦尼的遭遇还算幸运的,他好歹最终活着被送到目的地。由于日军拒绝在运送战俘的船只上打上红十字标记,盟军对日本海上运输线的袭击,造成大量运送战俘的船只被击沉。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日本船只的损失逐年猛增。1944年共有13艘“地狱航船”被击沉,死亡率达到了难以置信的37%,仅9月就有9300名战俘葬身大海。国际红十字会就此呼吁日本将运送战俘的船只加以特别标记,但日本方面却置若罔闻。
从1944年开始,由于日本已显示出战争的颓势,国内被征召入伍的男性越来越多,本土劳动力缺乏,对各国战俘和平民的需求越来越大,负责运送的“地狱航船”也猛增。据统计,在日本投降之前,1945年通过“地狱航船”转运的人数竟达12.6万,其中死亡超过2.1万。构成“地狱航船”的主体是日本三井、三菱、川崎重工等财阀的下属货船队。在“地狱航船”及战俘营的折磨下,战俘的死亡率奇高。美国第200海岸炮兵团被俘的1428人中605人丧生,死亡率高达42%;美国第192坦克营B中队被俘的154人中有69人死去,死亡率高达44%,如此之高的死亡率,甚至远超德国战俘营中的盟军战俘死亡率。据美国学者加万・道斯估算,“地狱航船”的死亡率超过21%。
而日本的官方记录则记录了一个冰冷的数字:日本共在海上转运55297名盟军战俘,其中10853名死于轮船沉没,包括3632名美国人。日本方面记录的所有战俘死亡原因都是轮船的“机械故障”,他们从来不承认造成这些死亡数字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令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