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2016-08-16廖小敏

大科技 2016年26期
关键词:摊铺路面模板

廖小敏

(桐梓县公路管理所)

基于公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廖小敏

(桐梓县公路管理所)

公路交通建设关系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现代化公路施工作业体系,有助于实现交通系统功能优化升级。面对传统公路结构存在的不足,引入混凝土路面结构为支撑,完善现有公路改造体系,体现了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先进性。施工单位要结合区域地质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改造方案,以免公路结构承载力超标而引起异常耗损。结合混凝土结构性能,总结了公路混凝土施工需注意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公路;混凝土;原则;施工技术

新时期国家对公路项目改造提出新要求,做好公路改造建设具有多方面意义,应当从多个方面建立完整的施工技术改造方案。由于混凝土结构特殊性,施工单位要考虑潜在病害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施工技术调控方案,对软土地基、大跨度空间、综合枢纽等路段,详细勘察与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改造方案,为公路设施改造提供多方面保障。同时,优化施工技术流程,按照工艺标准执行操作,也是提高公路质量的有效方式。

1 混凝土路面特点

路面是公路设施的核心构成部分,路面结构状态对整个公路综合性能具有直接性影响。相比于早期公路施工方案,现代公路倡导混凝土路面为中心,进一步优化路面结构组成体,为区域交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混凝土路面”是用混凝土板筑造面层,同时设定了基层、垫层等为路面结构,进一步增强了公路路面的刚度与印度。随着公路结构快速发展,混凝土路面开始添加钢筋结构,利用钢筋网作为摊铺材料,实现了整体结构功能升级与改造,解决了早期路面结构存在的风险隐患。

2 混凝土路面施工原则

2.1 质量问题

由于施工单位长期重视现场进度,对工程质量缺乏足够的管控措施,导致公路竣工后期使用性能不达标;一些突发性的结构病害,损坏了公路结构的完整性,影响了地区交通运行的稳定性,不利于区域交通现代化发展。“质量”是衡量一切工程的硬指标,坚持优化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才能推动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行业稳步发展,创造理想的工程收益。

2.2 工序问题

当前,施工单位对公路建设工艺监督不足,一些施工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不达标。例如,工序交接验收不严格、施工记录不按时填写、工程阶段验收不按规定进行;现场工序变更未经过专业审核,盲目地调整工艺流程;这些均是质量监督不足的表现。不同类型的公路项目,对工艺流程编排也有不同的要求,这些都是公路质量监督中不可缺少的,如图1。

图1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

2.3 管护问题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我国必须及时总结公路建设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方案,构建更具现代化的公路工程模式。质量监督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公路建设,帮助地区建立更加全面的工程运行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公路建设水平。但是,养护与管理依旧是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例如,有的对实体不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追时间抢进度,造成不可弥补的质量缺陷和质量问题。

3 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3.1 施工准备

本路面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应做好混凝土的使用计划和协调调度,使材料能及时供应。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放出道路中心线及路边线,在路中心线上每5~10m设一中心桩,同时设胀缩缝、曲线起讫点和纵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

3.2 混凝土摊铺与振捣

3.2.1 模板安装

模板以钢板材料制成,并配有合适的装置以保证模板连接牢固可靠,使在浇注混凝土时能经受捣实和饰面设备的冲击和振动。模板安装应顺直,无扭曲;相邻钢模应以平头锁接方式紧密联接,不得漏浆;模板接缝在任何方向都应不能活动。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厚度相同,误差为+0,-5mm。用于胀缝和施工缝的模板,根据传力杆和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钻孔。模板底面与基层之间应密实无缝隙,并正确地按完成后的路面边缘要求的坡度和纵向安置。模板要彻底清扫干净,并在每次浇注混凝土之前涂隔离剂。

3.2.2 摊铺

“公路”是交通车辆运行调度的主要设施,基础工程结构对公路结构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公路结构受损而影响到区域的交通运行效率。当前,公路混凝土路面摊铺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用专项机械设备参与施工可提高作业效率,避免人工操作造成的不足。例如,某路面混凝土基层厚度为20cm,铺筑顺序为:先铺筑环形路里侧一个车道板宽,再铺筑外侧车道。卸下的混凝土均匀分布成小堆,在模板附近插捣几下,防止出现蜂窝现象。一次摊铺成型。

3.2.3 振捣

混凝土摊铺均匀后,先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最后自行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整平机整平提浆。振捣棒振捣位置呈梅花状交错分布,每次振捣时间不小于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出水泥浆为准,振捣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业半径的1.5倍,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业半径的0.5倍。一般来说,可配备振捣机参与施工,用机械化操作取代人工处理,提升了路面结构层次的稳定性,为后续交通运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3.2.4 整平饰面

随着交通工程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加固施工作业受到了普遍关注,按照地区规划发展要求设计线路运行方案,实现了公路基础结构的一体化改造。鉴于工程目标需要,在此混凝土基层上进行纹理制作,以保证路面行车安全。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整平处理,按照平面结构进行综合改造,增强混凝土路面抗害能力,从而提高了区域交通运行效率,这是现代公路结构改造的重点。

3.2.5 养生

公路是地面交通运行的主要载体,积极完善公路配套设施决定着地区交通水平。新时期国家投资地方公路建设,旨在帮助地区解决早期发展中遗留的交通问题。混凝土路面养护期间,要进一步落实路面加固处理方案,为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阳关照射,防止雨淋和风吹,选用透水土工布全覆盖湿养。养生应在达到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80%以上结束,一帮为14~21d。

3.2.6 拆模

当混凝土浇注24h后且强度达到8MPa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不得损伤混凝土面板边角,拆完的模板不得压在刚拆完模的路面上。施工单位要坚持安全施工原则,从现场作业、材料配制、地质勘察等方面强化管理力度,全面保障公路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现场拆模之后,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施工检查,对混凝土路面结构状态进行综合检测,确保公路结构稳定性之后,才能完成竣工验收、材料审核等工作。

4 结论

我国公路交通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以混凝土结构为中心设定公路体系,可进一步强化公路结构性能。由于混凝土材料属于综合性的混合料,其在施工阶段要面临诸多风险隐患,增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改革力度,可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面对早期混凝土施工技术缺陷,要及时调整原有的工程改造方案,编制一套完整的混凝土技术方案,从而提高公路项目的可调度性能。

[1]何光献.公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

[2]张君瑞.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7).

[3]田建,陈济丁,耿红.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状况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1).

[4]刘聪,黄世成.新时期公路混凝土施工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0).

[5]周继涛,杨天文.浅谈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结构加宽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06).

U415.6

A

1004-7344(2016)26-0167-02

2016-9-4

廖小敏(1987-),女,汉族,贵州桐梓人,本科,主要从事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现场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摊铺路面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用艺术修补路面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一款透水路面养护车
BFRP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配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