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08-16任君临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002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0023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002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00035

中国土地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标准差后备椭圆

任君临,方 斌,2,3,许 实(. 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0023;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0023;3.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0023;.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00035)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任君临1,方 斌1,2,3,许 实4
(1. 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3.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0023;4.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

研究目的:揭示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研究方法: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结果:(1)相比2003年,201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呈现向西南移动的趋势,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范围扩大,空间分布方向性减弱,主趋势方向呈顺时针旋转;(2)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中,自然条件奠定了基本格局,人口分布的影响力逐步显现,经济发展是近年来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论: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空间统计方法能够从多视角揭示并可视化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部分影响因素,可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土地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标准差椭圆;长江中下游地区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保护满足未来高峰人口时所需要的粮食生产用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证。经济新常态所要求的对称性经济结构必然加快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新一轮建设占用耕地也将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镇扩张中发生,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仍将是该区域维持耕地数量不减少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关研究从各个视角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探讨,关小克等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自然适宜性和生态安全性角度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评价体系,评价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适宜性[1-2]。严长清等通过构建开发时序模型、两维图论聚类等方法,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力和开发时序进行研究[3-4]。张贵军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法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5-6]。郑伟元等运用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的方法研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问题[7-8]。易玲等运用动态度模型、分布密度模型、变化强度指数模型、重心模型和转移矩阵等方法研究未利用地的空间演变格局[9]。管栩等基于县域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对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10]。陈建龙等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等方法研究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时间变化特征[11]。

纵观上述研究,耕地后备资源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省级行政区或更小的县级行政区尺度,以中国的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演化规律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耕地后备资源研究,把脉该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和生态环境友好的关系,为全国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可行性建议。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开发潜力、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缺少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整体结构与空间变化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统计方法,对该地区2003年和2014年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演化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耕地后备资源为狭义耕地后备资源,即经开发可供耕种的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依据两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与技术规定确定具体地类。两轮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口径有一定的区别,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定义,选取2003年耕地后备资源分类中的待开发土地和2014年耕地后备资源分类中的可开垦土地进行对比分析。两轮耕地后备资源分类的具体对应关系见表1。

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南、江西、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7个省(市), 2014年总人口为3.9×108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68%,区域生产总值为219775.6×108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2.12%。土地总面积为92.51×104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64%,该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热资源丰富,宜农性强。二调耕地面积为2525.24×104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65%,2014年农业总产值13827.97×108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25.25%。区域内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仅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7.91%。同时该区域又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可满足作物一年三熟制,地均产量居全国之最[12]。

表1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地类对应关系Tab.1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of land typ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研究主要运用2003、201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78个地级市的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据。2003年耕地后备资源数据来源于《中国耕地后备资源》,2014年耕地后备资源数据来源于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统计数据,受数据保密性影响,本文将原始数据进行了相应转换,其他数据来源于2003、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2.2 研究方法

(1)重心模型。 “重心”在物理学意义上是指物体内各点所受力产生合力的作用点[13]。重心模型能够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变动情况,区域内耕地后备资源、人口、GDP的重心变动,能够反映其在空间内的聚集情况以及位移规律,重心坐标一般以地图经纬度表示。其计算公式为[14]:

式(1)—式(2)中,xt、yt表表示t年的重心坐标,(xi,yi)表示第i个次级平面单元的重心坐标,sti为t年该单元的属性值。

重心偏移的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式(3)中,t1、t2表示不同年份;D表示不同年份间重心偏移的距离;(xt1,yt1)和(xt2,yt2)分别表示t1年和t2年的重心坐标;C为常数,表示由地球表面坐标单位(度)转化为平面距离(km)的系数,取C = 111.111。

(2)标准差椭圆。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SDE),能够精确地揭示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的多面性,最早由Lefever在1926年提出,用于揭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已在社会学、人口学、犯罪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5-16]。

SDE方法可从多角度反映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通过对比标准差椭圆的面积,可以看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范围的变化;标准差椭圆的长轴、短轴分别代表着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主要与次要趋势方向,短轴与长轴标准差的比值则可以反映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空间形状;观测由长轴与正北方向产生的夹角偏转角度即方位角能够反映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趋势方向的变化。SDE主要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4)—式(9)中,wi表示权重,θ为椭圆方位角,表示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椭圆长轴所形成夹角, 、 分别表示各研究对象区位到平均中心(重心)的坐标偏差;σx、σy分别表示沿x轴和y轴的标准差。

对不同椭圆的大小、方位等基本信息进行比较,通过空间分异系数可以定量测算不同分布之间的分异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10)中,IB/A是空间分布B相对于A的空间分异系数,Area为面积,SDEA、SDEB分别为标准差椭圆A和标准差椭圆B。

3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1 耕地后备资源重心测算结果

根据2003年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测算,200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坐标为(E117.43°,N30.58°),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而根据本轮(2014年)调查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重心坐标为(E114.66°,N29.96°),位于湖北省黄石市。

从耕地后备资源重心经纬度上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向变化较为明显,纬向变化较小,2003—2014年,耕地后备资源经向移动2.77°,纬向移动0.62°,重心总位移315.39 km,其中向西移动307.78 km,向南移动68.89 km,总体呈现向西南移动的趋势(图1)。

3.2 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测算结果

3.2.1 空间分布范围变化 各年份的标准差椭圆以该年份耕地后备资源重心为椭圆中心,分布于标准差椭圆内部的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主体区域,通过对比标准差椭圆的面积可以掌握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范围的变化。2003年标准差椭圆面积为461939.68 km2,2014年面积为504957.37 km2(表2)。

3.2.2 空间形状变化 标准差椭圆的长轴、短轴分别代表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主要与次要趋势方向,短轴与长轴标准差的比值则可以反映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空间形状,比值越接近于1,表明空间分布主体区域形状越接近于圆,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离散程度越大,空间分布方向性越弱。2003年长轴标准差为471.61 km,短轴标准差为311.80 km,短轴与长轴的比值为0.66;2014年长轴标准差为478.81 km,短轴标准差为335.72 km,比值为0.70(表2)。

3.2.3 空间分布方向变化 标准差椭圆方位角反映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趋势方向。2003年椭圆方位角为40.03°,2014年椭圆方位角为53.80°,椭圆轴线呈现顺时针旋转的趋势(表2)。

表2 2003、2014年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参数Tab.2 Parameters of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 of reserved cultivatable land resources in 2003 and 2014

3.3 测算结果解释

标准差椭圆基于研究对象的空间区位与空间结构来计算,不同年份的空间区位没有发生改变,若各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等比例变化,标准差椭圆将保持不变。实际上各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的非均衡变化,产生了上述重心、空间分布范围、空间形状、空间分布方向的变化。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表明区域内东(北)部省份耕地后备资源占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比重降低,对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影响减弱,而西(南)部省份比重增加,影响增强,且耕地后备资源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大于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椭圆面积的增大表明椭圆内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占比减小,椭圆外围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增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影响增强。椭圆的圆化表明在西北—东南的短轴上的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增加,位于东北—西南的长轴上的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减小,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离散程度加大,空间分布方向性减弱。椭圆方位角的增大表明位于椭圆长轴西南段的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增加,东北段的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减少,推动着椭圆长轴顺时针旋转。

图1 2003年与2014年长江中下游区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及标准差椭圆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gravity center and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2003 and 2014

4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截至目前,对于驱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但人类所有需求的满足都是在土地上发生的,均发生在自然生物、经济、制度及技术系统框架内[17]。此外,两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规程的差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故本文从调查规程、自然、人口、经济4方面对现象产生的原因加以探讨。

4.1 调查评价规程

首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以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大部分内业工作为人工操作,数据人为误差较大。本轮以2012年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国家统一购置最新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更加真实准确。首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待开发土地15 mm2,复垦土地6 mm2,待整理建设用地4 mm2,利用航片和地形图的则根据航片和地形图的比例尺进行折算。本轮调查最小上图面积为15 mm2,不满足上图要求的图斑,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到相邻的评价单元中,从而增加了耕地后备资源的上图面积。首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评价指标主要选择自然坡度、土地厚度、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等7个指标。本轮评价指标涉及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区位指标4个方面共11个指标,指标选取面广且更加细致。

调查评价规程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经济、科技水平下对耕地后备资源的认知。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分布零散、破碎化严重,在首轮调查评价中往往被忽略,而本轮调查评价更加细化,故上述省份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增加,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4.2 自然因素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以草地和滩涂为主,2003年待开发荒草地占整个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5.21%,待开发滩涂占30.62%,待开发苇地占5.98%,待开发盐碱地占0.72%,待开发沼泽地占0.25%,其他待开发土地(待开发沙地、待开发裸岩石砾)占8.87%。 2014年可开垦其他草地占整个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7.84%,可开垦滩涂占整个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35.08%,可开垦裸地占7.02%,可开垦盐碱地占1.28%,可开垦沙地占0.35%,可开垦沼泽地占0.32%。在以草地与滩涂为主要可开垦资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选择开发成本较小的平原地区先开发,而位于湖南、湖北西部和江西南部的山地及丘陵地区的开垦难度较大,故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长江沿岸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后备资源以草地、滩涂资源为主,开发难度低且开发后对生态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显现,因而被大量密集开发。长江沿岸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减小而长江沿岸以外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占比增加,拉动着标准差椭圆分布面积增大。长江沿岸地区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的主趋势方向,耕地后备资源的密集消耗使得分布趋于分散,空间分布方向性减弱,椭圆呈现圆化的趋势。标准差椭圆主趋势线的东北部主要是江苏、安徽等平原地区,以可开垦草地和滩涂为主,开发难度小,周期短。而西南部主要是湖南和江西南部的山地及丘陵地区,以可开垦草地为主,开发难度高,开发力度小,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的主趋势线呈顺时针旋转,方位角增大。

4.3 人口因素

通过测算,2003年耕地后备资源与人口的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分异系数为24.28%,2014年为29.12%,人口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异作用逐渐显现(表3)。随着人口标准差椭圆向东北方向的缓慢移动,区域内的人口重心向江浙沪地区移动。2003—2014年,人口重心向东移动0.02°,向北移动0.01°,东西方向上的人口分布变化相对更大,由人口聚集带来的对耕地、建设用地的需求消耗了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使得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呈现与人口相反的趋势,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且南北方向上的移动更加明显。2003年人口标准差椭圆的椭圆面积为426974.22 km2,为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面积的0.92倍;2014年面积为425882.62 km2,为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面积的0.84倍。测算结果显示,相较于耕地后备资源,人口分布呈现聚集的趋势。10余年间,长江沿岸城市始终是人口标准差椭圆的主体区域,主体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持续高速消耗导致占比减小,而主体区域外的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份的耕地后备资源消耗相对较慢,占比增加,拉动着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的分布面积增大。2003年人口标准差椭圆的长、短轴分别为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长、短轴的1.04 和0.89倍,短轴与长轴比值为0.57,2014年为1.02和0.83倍,短轴与长轴比值为0.57。测算结果显示,相对于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人口标准差椭圆的长轴更长,短轴更短,人口的空间分布方向性更加明显,长轴方向(长江沿岸)作为人口分布的主趋势方向,耕地后备资源被密集消耗,使得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趋于分散,空间分布方向性减弱,椭圆呈现圆化的趋势。位于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主趋势线上的主要是江苏、安徽、湖南、江西4省的部分地区,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主趋势线东北部的江苏省人口密度为779人/km2,而西南部的湖南省、江西省人口密度分别为309.22人/km2和266.39人/km2,较大的人口分布差异使得长轴线东北部的耕地后备资源消耗速度远远大于西南段,标准差椭圆的主趋势线顺时针旋转,方位角增大(图2)。

表3 2003和2014年人口和GDP标准差椭圆参数Tab.3 Parameters of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 of population and GDP in 2003 and 2014

4.4 经济

区域内GDP与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空间分异系数的测算结果显示,2003年GDP与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分异系数为28.44%,2014年为38.10%。经济因素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影响更加明显。 随着GDP标准差椭圆向东部缓慢移动,区域内的经济重心也向东部移动。2003—2014年,经济重心向东部移动0.01°,向北移动0.01°。经济水平的差异最终带来土地利用决策的差异,东北部地区更多的将土地资源用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大量开垦耕地后备资源被开发,改变了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致其重心向西南部移动。2003年GDP标准差椭圆面积为390836.27 km2,为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面积的0.85倍;2014年面积为388405.16 km2,为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面积的0.77倍。测算结果显示,相较于耕地后备资源、人口,经济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更高,并且有继续向沿江经济带(即GDP标准差椭圆的主体区域)聚集的趋势。沿江经济带作为长江中下游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导致了区域内耕地后备资源的占比减小,而沿江经济带的外围区域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相对较小,耕地后备资源占比相对增加,拉动着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分布面积的增大。2003年GDP标准差椭圆的长、短轴分别为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长、短轴的0.99和0.85倍,短轴与长轴比值为0.57,2014年为0.97和0.79倍,短轴与长轴比值为0.57。测算结果显示,相较于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经济标准差椭圆的长、短轴更短,经济的空间分布更加密集且方向性更加明显,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椭圆的主趋势方向的两个端点,耕地后备资源被密集消耗,使得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趋于分散,空间分布方向性减弱,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呈现圆化的趋势。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差椭圆主趋势线的东北段坐落着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而西南段主要是江西东部、湖南西部的城市,与东北段相比经济差异较大,由此带来的耕地后备资源的消耗不均衡使得标准差椭圆的主趋势线顺时针旋转,方位角增大(图3)。

图2 2003与2014年长江中下游区耕地后备资源与人口分布变化Fig.2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2003 and 2014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1)2003年长江中下游区耕地后备资源重心坐标为(E117.43°,N30.58°),2014年为(E114.66°,N29.96°),重心总位移315.39 km,总体呈现向西南移动的趋势。长江中下游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范围扩大,空间分布特征减弱,主趋势方向呈顺时针旋转。在长江中下游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中,自然条件奠定了基本格局,起决定性作用,人口分布的影响力正逐步显现,经济发展也是近年来的主导因素。

(2)利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能够从多视角揭示并可视化长江中下游区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部分影响因素,可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5.2 存在的不足

(1)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能够有效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变化,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研究在整体尺度上良好地体现了其分布特征变化,但对于区域内部结构变化却难以分析,而内部结构的微观尺度变化往往对整体的分布特征产生影响,后续将在该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2)研究受调查数据的限制,本文只分析了2003和2014年两年的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难以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演化过程进行完整、详细的研究。

(References):

[1] 关小克,张凤荣,李乐,等. 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J] .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2):304 - 310.

[2] 潘元庆,王争艳,刘晓丽,等. 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6):61 - 65,76.

[3] 严长清,袁林旺,李满春.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J]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58 - 61,73.

[4] 王亚坤,周生路,张红富,等. 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J] . 土壤,2010,42(3):492 - 496.

[5] 张贵军,赵胜利,尹君,等.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析[J]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40 - 42.

[6] 陈超,曹磊. 中部五省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J]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2):37 - 42.

[7] 郑伟元,朱明君. 西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退耕的初步分析[J] .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3):31 - 35.

[8] 张凤荣,郭力娜,关小克,等. 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4 - 8.

[9] 易玲,张增祥,汪潇,等. 近30年中国主要耕地后备资源的时空变化[J] .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6):1 - 12.

[10] 管栩,金晓斌,潘倩,等. 基于县域尺度的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空间差异分析[J]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9(20):226 - 233.

[11] 陈建龙,李艳芳,祁雪莲. 2001—2006年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时间变化特征分析[J]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5):30 - 32.

[12] 金姝兰,侯立春,徐磊.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与国家粮食安全[J] .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208 - 212.

[13] 包玉海,乌兰图雅,香宝,等. 内蒙古耕地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 . 地理科学进展,1998,17(4): 49 - 56.

[14] 徐建华,岳文泽.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 . 地理科学,2001, 21(5):385 - 389.

[15] 赵璐,赵作权. 基于特征椭圆的中国经济空间分异研究[J] . 地理科学,2014,34(8):979 - 986.

[16] 赵璐,赵作权,王伟.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变化[J] . 经济地理,2014,(2):14 - 27.

[17] 邵景安,李阳兵,魏朝富,等.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J] .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8):798 - 809.

(本文责编:陈美景)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mpact Factors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REN Jun-lin1, FANG Bin1,2,3, XU Shi4
(1.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Rural Land Issues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2. Jiangsu Center for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Nanjing 210023, China; 3. 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Cycl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 Nanjing 210023,China; 4. China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035,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and impact factors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ir development. Methods of the gravity center model and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are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During 2003—2014, the gravity center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moved to southwes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resources tended to expand, the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tended to be weakened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major trend showed clockwise rotation. 2)Natural factors are the foundation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The influence from demographic factors has gradually emerged and economic factors have been decisive factors in recent years. It concluded that the methods of the gravity center model and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could project and visualiz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t can also analyze parts of the factor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land use; reserv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 impact factor; 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10.11994/zgtdkx.20160607.105432

F301.2

A

1001-8158(2016)05-0071-09

2016-02-29;

2016-04-26

国家自然基金(41271189);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任君临(1995-),男,江苏宿迁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耕地保护。E-mail: 15651861382@163.com

方斌(1968-),男,江西九江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E-mail: wenyanfang731@163.com

猜你喜欢

标准差后备椭圆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订正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道椭圆试题的别样求法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更 正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