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餐风行,大学岂能沦为社交场

2016-08-16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25期
关键词:聚餐学生会社团

聚餐风行,大学岂能沦为社交场

校园聚餐文化的盛行反映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缺失,也反映了人际交往的畸形。正常的校园聚餐有利于学生间加强交流,巩固友谊,值得提倡。但是盲目过度的校园聚餐应该受到抵制。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调查,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

曾几何时,靠觥筹交错的老乡会、同学会等方式挣取人脉关系,攀庸附俗的所谓圈子文化盛行一时。不幸的是,这股歪风已经刮进了大学校园,班级聚餐、社团聚餐……名目繁多的校园聚餐在大学校园里已经十分常见。校园聚餐本是同学间联络感情的一项活动,可是一些大学生却动起了歪脑筋,将其视为一种获取社会资源的应酬手段。尤其让人忧虑的是,很多人还将校园聚餐社交作为评判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标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人扣上“书呆子”的帽子。

校园灰色聚餐文化:有人1个月跑20多个局

小周是河南某知名高校的大一新生。刚进大学,他加入校学生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进入学生会不久,小周的部长通知他:“最近几天我们部门要聚餐,学生会主席也要参加,记得注意礼仪。”

聚餐中,小周和同部门的小伙伴一起交流了初入校的感受,对部门工作的理解和想法。“学生会的各个主席会给我们挨桌敬酒,跟我们讲学生会的人和事,说说工作方向以及对我们的期望。这次聚餐既和同届的同学交流了感情,又听了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收获蛮多。”谈到这次聚餐的感受时,小周笑言。

在小周看来,虽然彼此之间不太熟悉,且有学生会主席在多少有些拘束,但是部长们给他们强调的礼仪还是蛮实用的。比如:当我们去敬酒时,杯沿不能超过主席们的杯沿。这些在家时,爸妈都没有教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也应该挺受用的。

不过身为某高校社团联合会的“当家人”,小刘在换届当口的一个多月内,奔波了大大小小20多个饭局。“社联的职能就是管理学校的大小社团,每个社团聚餐肯定都会喊上我们,我们社联本身各部门的聚餐也不能不去。还好整个学校的近百个社团好多都是联合聚餐,要真是一个社团吃一次,我们就是吃到明年也吃不完呀。”小刘无奈地说。

“大多聚餐还都在晚上,可学校晚上也安排的有课。我们主席团中有个女主席为了聚餐都逃了好几次课了,你说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她最近还在减肥,晚上酒桌上的大鱼大肉又不能一点筷子都不动。聚餐期结束后,她说了这样一句话,‘终于挨过去这一个月了’。”谈到聚餐那些事,小刘觉得既无奈又好笑。

家住豫北农村的小茜从老家考到了郑州读大学,同学间的聚餐则让她唯恐避之不及。

“父母是倾全家之力供我读大学,我感觉寝室三天两头地聚餐‘改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而且我也承担不起。”小茜表示,学校食堂一顿饭五六元,而同学聚餐人均消费至少在50元以上,一次聚餐花费,相当于自己好几天的饭钱,吃完了这顿饭,又得为这个经济缺口拼命攒钱才能补得上。

“室友邀请我去外面吃烤肉时,有时我会借口自己不舒服或者要去图书馆查资料推掉,说自己承担不起感觉也说不出口。”谈到此,小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大学生并没有经济来源,他们要么伸手向父母要钱,要么靠国家助学贷款维持大学学业。如果无节制参加校园聚餐社交,必然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要知道,父母的钱也是辛辛苦苦挣来的,为人子女理应珍惜父母辛苦挣来的每一分钱。读书阶段就大手大脚,将父母的血汗钱用于校园“聚餐社交”,于心何忍?

对此,郑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董中煜在受访时评价道,社会互动有很多种形式,聚餐只是其中之一。但过度聚餐也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如,造成一些学生的社交压力和心理焦虑,对家境不好的学生尤甚;容易造成学生的层级化、对立;容易形成错误的社会认知,把请客吃饭作为社交的主要获得手段,其实能力和地位才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对高校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

聚餐社交风反映了人际交往的畸形

诚然,大学生需要社交,需要人际关系,而且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可是大学生的本职还是学习为主,还是应该以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为重。

一些大学内的“聚餐社交”往往具有目的性。其中,很多大学生将聚餐当成了培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通过聚餐来强化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于是,打着“老乡会”、“社团”等幌子,各种聚餐应运而生。社会外界所具有的“圈子文化”,如今也被某些大学生耳濡目染,套近乎、拉关系逐渐成为一些大学生所信奉的人生哲学。

对于大学生来说,以“聚餐社交”来培植“圈子文化”,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圈子文化”具有封闭性、排他性的特征,容易产生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作为大学生,其在读书阶段的最重要任务和责任,就是汲取知识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果将心思用于“圈子文化”中,必然会让他们的思想陷入歧途。如此之下,大学学风就会受到影响,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只会变得更加市侩。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种类繁多让人应接不暇的校园聚餐,真的可以让你交到朋友,彼此之间产生过硬的交情吗?难道地位资源是靠盲目的校园聚餐堆积起来的吗?非也。

校园聚餐文化的盛行反映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缺失,也反映了人际交往的畸形。正常的校园聚餐有利于学生间加强交流,巩固友谊,值得提倡。但是盲目过度的校园聚餐应该受到抵制。

折射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软弱无力

大学校园“聚餐社交”,不过是社会上形形色色聚餐的翻版,无非是借题发挥,无病呻吟。大学生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抽抽烟,聊聊天,吞云吐雾,学弟学妹拜拜学兄学姐,难免市侩习气。热衷于“聚餐社交”的学生,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错误的社会认知,将来走上社会,轻则大手大脚花钱,重则以聚餐之名,行“团团伙伙”之实。他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会把主要精力用在正道上。他们不再相信“天道酬勤”,不再相信实力才是职场“敲门砖”,不再信奉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赢得人生、赢得未来。他们所信奉的是积攒“人脉”可以走捷径,关系决定一切,朝中有人好办事。当高校培养的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分子,这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失败。

尽管很多高校老师乃至专家对学生的这种“聚餐社交”都表示担忧甚至提出批评,也对改变消除这种现象提出了不少建议,但从报道来看,却既没有发现学校官方对此的重视态度,更没有听到来自高校教育主管部门的声音。

诚然,高校学生都已成年,个人的自由和生活方式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学校似乎也无能为力,况且学生的这些“聚餐”也都是发生在校园以外,学校想管似乎也有些鞭长莫及。但高校毕竟也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对既是成年又是学生的这些少男少女同样有着教育和正确引导的职责,他既关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家长的实际利益,也关乎高校的学习氛围和培养国家优秀人才的大计,更关乎高校能否进一步得到提升,能否真正成为“一流大学”的关键,可以肯定的是,一所对学生热衷酒桌“社交”和对腐朽颓废文化放任不管的高校永远不可能成为学术顶尖的大学。

应对“聚餐社交”需要家庭和社会正确的引导,高校更应当在这些方面起主导作用,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守纪和消费情况,学校能够掌握,远在他乡的家长却都“蒙在鼓里”,所以,无论高校是否有围墙还是敞开,只要认真负起责任和率先垂范,对于社会某些陋习和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袭,高校有能力拒绝,也完全能够拒绝。

(大河网2016.5.10、长江网2016. 5.10)

猜你喜欢

聚餐学生会社团
缤纷社团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聚餐喝『高』了,如何解酒才对?
聚餐
不一样的聚餐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