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巧妙融入高中物理课堂
2016-08-15房婷
房婷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使学校的课堂教学不致于与社会脱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既获得学科知识,又能培养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生活;物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简介:房 婷(1989—),女,江苏淮安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将生活巧妙地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提高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实践应用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水平。
一、在新授课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永远是学科教学中需要格外重视的方面。这是由于兴趣是激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自主进行探究的起点。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学,能够激起学生感知物理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液体压强时,我提出了三个问题:①带鱼在生活很常见, 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活着的带鱼呢?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呢?②捕捉带鱼时我们可以用潜水艇潜到很深的海水中,潜水艇是用很厚的钢板做成的,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③我们经常会看到堤坝,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拦河坝为什么做成了上窄下宽的结构呢?这些设置的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正因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才会熟视无睹,缺乏思考。在课堂上提出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也产生了探究的冲动。
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为理解和掌握知识融入生活实例,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
物理教学进入高中阶段,知识变得枯燥乏味,甚至有的内容变得晦涩难懂。为了降低学生感受和理解物理知识的难度,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切入生活实例,方便学生理解和认识。
比如,在学习有关电荷及库仑定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真切地理解抽象的电荷这种物理现象,我特意引入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在干燥的日子里,漆黑的晚上,当我们脱掉身上衣服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闪光出现,并伴随着“噼噼啪啪”的响声;还有,我们在平时梳头发的时候,会发现头发跟随着塑料梳子飞了起来等。这些学生身边经常发生和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学生记忆深刻。当教师把生活中的场景切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从而有效降低了学生感受物理现象和接受物理知识的难度。
所以,我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把生活实例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降低学生接受物理现象和理解物理规律的难度。
三、紧密联系物理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做好学生知识建构的铺垫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合理地运用生活实例,在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密切联系,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知识的时候,我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让男女学生比一比是男生力气大还是女生的力气大。之后,我用准备好的道具分别让男生和女生提起同样的一瓶水。让女生用两个手指提起这瓶水,学生看到女生并不是很吃力。然后让男生在事先准备好的肥皂水中洗一下手,再用两根手指去提这瓶水。学生惊奇地发现男生,竟然没有将水瓶提起来。这样类似的实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把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例紧密地联系起来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例,做好学生知识建构的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规律,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启柏.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7):63.
[2]孙凤丽,桑华香.如何构建生活化的高中物理课堂[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