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责任与使命

2016-08-15程兰华赵学晶

求知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新媒体时代责任

程兰华 赵学晶

摘 要:新媒体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传播能力和覆盖范围对其受众施加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处于新媒体时代中的研究生,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有些人却淡化了其身上的时代责任感。研究生是这个时代建设的中坚力量,时代责任与梦想需要通过他们去完成和实现,所以必须促使硕士研究生群体明确其所担负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有自觉主动担负的意识。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硕士研究生;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简介:程兰华,女,甘肃兰州人,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时代是一个与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人、时间和空间三个因素的影响下,时代总是在前进和变化中。新媒体时代,顾名思义,强调新媒体的影响和作用,因其首要特征便是打破了原有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人的存在位置变得无关紧要。这种变化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学习和工作方式等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改变,尤其是对处于这个时代中的硕士研究生群体而言。我们为什么要把目光和关注聚焦在这个群体上呢?这是由于硕士研究生自身的特殊性和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

一、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角色定位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它又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两种层次的教育在教育要求、方式和目标上面又是不同的,当然也存在一些共性。之所以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原因一方面在于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中这个群体比例越来越高。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63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规模达56万人。到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总规模为574300人,较之上一年扩招14300人,增幅约为2.55%。可见,这样大规模的、高层次的、属于精英教育的硕士研究生群体,俨然已经成为国家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硕士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群体而言,在具有某些共性的同时,也有着明显差异性和独特性。首先,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生源结构相比本专科生更为多样,年龄、学历、就读类别等均不同,这使得他们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其次,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行为更趋于稳定,表现出一定的成熟性与自主性,同时在学习态度和方法方面也表现出更多的自觉和自主性。最后,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也更强调研究性和创造性,这是其与本专科生学习阶段的最大不同点。

正因为硕士研究生群体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的明显特征,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和国家贡献科研力量,他们必须担负起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使命,创造出高水平的知识成果,这也是国家对他们寄予的厚望。

二、新媒体对硕士研究生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不仅仅只是一种媒体,它更超越了媒体本身,尤其强调的是一种技术,并且正在以这种数字技术潜移默化地、细致入微地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方方面面。

1.个人自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弱化

新媒体以其先进的数字技术为人们的自我表达提供了形式多样、开放自由的平台,尤其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性、敏感性最强,学习运用速度也最快。

硕士研究生已经走过了本科学习阶段,他们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大都熟练,在与学生、导师等的对话当中,他们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自由地发表各种感兴趣的、不同交锋的话题和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充分表达个人意见与讨论时,他们中有些人更多关注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在乎自己的言论发表是否得到关注和评论,而不去探究回复内容和不同观点;在乎自己的观点是否新颖独特与众不同,不问这种观点是否符合社会和国家利益诉求;在乎个人利益是否得到满足,不问他人和集体利益的统筹。

这些问题的产生虽只在个别硕士研究生,但却同样折射出了新媒体技术对于硕士研究生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在自我无限放大的新媒体技术面前,硕士研究生除有效利用这一媒体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身上对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以树立大局观。

2.学习资源丰富,缺乏质疑创新精神

新媒体技术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和资源,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大量查阅文献,从文献的对比阅读中进行再思考和创作。面对如此需求,新媒体资源确实为其解了燃眉之急。他们可以不用再去图书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图书资料,只需轻轻地滑动鼠标就可以轻松地获得需要的任何资料。

诚然,目前的网络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学习论坛、在线期刊、图书、图书馆APP,以及各种学习网站和“慕课”搜索引擎等为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写作提供了极其便利的资源。

硕士研究生可以在这种虚拟的学习环境与现实的学习环境中学会学习,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需要的学习资料,也可以享受到其他各高校优秀教师的优秀课程学习资源,这在新媒体网络技术出现之前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正因为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和便捷,使得硕士研究生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其他负面影响。

一是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文献信息数不胜数,运用不同的搜索方法也会搜到不同的信息,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爆炸信息,硕士研究生在搜索和运用的过程中要对信息和资料进行过滤和筛选,要有条理和采取正确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拿来。当然,如果想要得到从事学术研究所需要的系统完整的原始资料,就必须到图书馆借阅原著深度阅读,才能最接近作者的思想与观点,也才能深刻了解作者思想观点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的问题与观点。

二是硕士研究生在查阅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容易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位置,因为只要打开搜索引擎,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并不是原始正确的答案,而是非常多的相关答案。我们在看到这些答案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进行浏览和阅读,同意或不同意他人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丧失主动思考问题意识和敢于批判大胆质疑的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学术惰性。

从这个程度上说,信息越多,其效果并不是越好,因为丰富的网络资源相对零散,信息碎片化,它并不会自己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学术观点体系。

如果我们人云亦云,懒于创新,放弃质疑,这对硕士研究生来说是最不可取的,长此以往,会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理性思维、学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可想而知,学术和创新成果就无从谈起了。

三、新媒体时代硕士研究生的责任与使命

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其本身就担负着重要的人才培养责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作为这个社会和时代的精英,硕士研究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因为这个时代因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变成了一个“我的时代”,个人意识无限觉醒,而集体社会却慢慢淡化。正因为如此,硕士研究生更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自觉担负起该负的责任与使命,既不负自我成长成才需要,也不负时代建设之重任。

1.本职责任——学习与榜样示范

硕士研究生作为比本专科生更高一层次的高等教育人才,无论在学习、行为等方面都起着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

此阶段的学习更强调学习态度的自觉性、方法的灵活性、内容的广泛和深度研究,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进行扎实有效的专业知识学习,才能在此基础上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研究、学术讨论与写作、专题调研等训练,才有可能走向学术研究与创新并取得学术成果之路。

可以看出,学习责任既包含硕士研究生对自我的负责,也包含对社会和国家赋予责任的担当,这两者是统一的。

同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责任不仅对本专科生来说是一种激励的典型,对其他人群和社会群体来说更有很强的导向性。他们代表着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是这个社会的栋梁之才和精英,社会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和评价。

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治学为人、言行举止、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正面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对高校大学生群体坚定信念、发愤学习、贡献社会有着很强的带动和鼓舞作用,同时他们也代表着社会的期望。

无论在校期间还是毕业后,社会都会对硕士研究生这个群体给予正面的关注和期望:高层次的人才就应该有高素质、高水平、高水准。

2.社会责任——服务与创新

教育本就是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重任。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德里克·波克曾经说过:“服务社会只是高等学校职能中的一种,但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之一。所以,当国家面对困难的时候,对大学而言,问题并不在于要不要去关心这些社会问题,而是如何尽其所能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硕士研究生对于这个时代和社会而言,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使命,不仅要注重学习阶段的学术研究与创造,更要将创新的学术成果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建设需要。

很多时候,硕士研究生对于自己作为研究生的责任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在有些人看来,从表面上看,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能够完成学业、顺利取得硕士学位就可以了,再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就算完成使命,对自己有所交代了,至于服务社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则应该是博士研究生或者其他人群的责任。

正是因为部分研究生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在学术研究中以完成任务为主,以实现自己短期目标和利益为主,也许对学术创新只付出了一半的心思与精力。殊不知,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水平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科研工作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力量,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硕士研究生一定要明确自我的这种主体责任意识,只有在认清并明确自身责任的基础上,才能自觉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2]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3]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与重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4]秦 莹,屈晓婷.新媒体视阈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

[5]王福胜.互联网时代博士生的学习变革[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新媒体时代责任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