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式VS T—80
2016-08-15
日本陆上自卫队自1950年创设以来,最大的假想敌就是苏联。而日式坦克主要装备北海道第2、第7师团,以便能够集中应对登陆的苏联坦克部队。为应付苏联T-55坦克,日本开发了61式坦克;为应付苏联T-62/ T-72坦克,日本开发了74式坦克。进入1990年,90式坦克制式化,主要是为对抗当时东方阵营的最强坦克T-80。对陆上自卫队来说,与苏联最新锐坦克的激战,简直就是宿命。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严格的说,90式坦克与T-80对峙的时间仅仅1年。但是,即使在冷战结束1/4世纪内,日俄发生坦克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如今,俄罗斯正加强出口T-80坦克,甚至撒哈拉以南的阿拉伯国家也拥有该型坦克。这在以前都无法想象的。而日本自卫队通过国际维和行动展开的范围逐年扩大,加上2014年内阁会议上通过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决议,自卫队的海外派遣肯定也是逐渐增多。
考虑到以上情况,不久的将来,因国际维和行动出动的自卫队,在派遣地会直面T-80坦克。为应对T-80坦克,可以想象自卫队会紧急派遣90式坦克的场面。在此背景下,我们探讨一下两者可能的交锋。
性能概要
90式坦克 90式坦克是第三代主战坦克,采用直线型炮塔、120毫米滑膛炮、1500马力的高输出功率发动机,以及箱型复合装甲。与它同一代的还有M1(美国)、“豹”2(德国)、“挑战者”(英国)、C-1(意大利)等等。
该坦克装备德国莱茵金属公司Rh-120滑膛炮和自动装填装置(ALS),火控系统具有目标自动追踪功能,采用三菱重工10ZG32WG柴油发动机,最高速度可达70千米/时。
90式坦克在74式坦克正式装备后的1977年开始研制,1990年装备部队。但是,不久冷战就结束了,日本最初打算配备341辆,最后缩减到一半以下。2010年后,日本又开始采购更加小型化、性能更强的10式坦克。
T-80坦克 T-80坦克是为应对西方阵营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而研发的,延续苏联坦克低矮、高打击力的特点。主炮为2A46-2型125毫米滑膛炮,能发射反坦克导弹(ATM),这是西方阵营坦克所不具备的。发动机没有采用柴油机,而是涡轮燃气轮机,这点也比较引人注目,最高速度达70千米/时。车体主要部分的复合装甲采用铸造密封方式。
T-80坦克是继失败的T-64和坚实的T-72之后苏联坦克的集大成者。该坦克自1964年开始研发;1978年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还具有导弹发射能力;1985年开始生产最终版T-80U坦克。此外,1992年研制成功可靠性更好的涡轮发动机,逐步搭载在T-80U坦克上。
90式坦克
火力
下面比较下两者的攻击力。
90式坦克 如上所述,90式坦克采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Rh-120型120毫米/44口径滑膛炮,由日本制钢厂许可生产。该炮的俯仰角为-7°~+10°,配用莱茵金属公司DM-33型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DM-12高爆破甲弹(HEAT-MP)。DM-33已由日本大锦工业公司取得许可生产,国内型号为JM-33。该弹可在数百米距离内射穿57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装甲,在2千米距离内射穿47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装甲,最大有效射程达4千米。DM-12不仅能应对装甲目标,还对阵地、步兵有效。虽说对复合装甲的作用效果一般,但由于是化学能量弹,不管射程多少,都有700毫米的装甲穿透力。
T-80坦克
为应付前苏联的进攻,90式坦克之前全部部署在北海道
但是,JM-3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装备已经20余年,曾采用同型火炮的美国M1、德国“豹”2都配用了更先进的炮弹。以美国为例,发射新型炮弹在2千米距离可穿透570毫米均质轧制钢装甲,4千米距离穿透力也能达到460毫米。而DM-53——DM-33的后继型号,穿透力达600毫米。
虽说日本陆上自卫队长期以来一直满足于用旧型炮,但也开发了10式坦克用的10式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该弹和DM-53的威力差不多。不过,它发射时后坐力太大,90式坦克炮不能承受。也有一部分情报认为,其余10式坦克用炮弹可用于90式坦克。
有人指出,坦克炮老旧是90式坦克的致命问题。虽说DM-53、M829A1能直接用于90式坦克,在紧急关头也能进口得到,但还是期待新炮弹的装备。
T-80U坦克作为俄罗斯当时最好的主战坦克,优先部署在国土的重要地区
采用自动装填装置是90式坦克的一大特征,可谓明智之举。特别是行进间射击时,手动装填作业很困难。该系统由三菱重工研发,采用炮塔尾舱平推式,由炮塔后部的弹带输送弹药,装填速度能达到15发/分。炮塔尾部弹舱内可储存16发炮弹,剩余18发装在驾驶座右侧的弹舱内。将弹药转移到炮塔弹舱需要在车外作业,在车内的再装填不是不可能,只是比较困难。因此,考虑到装填装置的余弹,可以说该坦克的瞬间攻击能力很好,保持持续攻击能力则有些难度。系统在装备初期还经常发生不良状况,现在基本没有了。
90式坦克充分体现日本优秀的电子技术,具有优良的射击控制能力
90式坦克的火控系统是日本国产的,由三菱重工、日本电气、富士通三个公司共同开发的。该系统包括观察瞄准装置、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直接瞄准装置和指挥仪式瞄准装置。车长配备1个独立稳定式360°回转的潜望式瞄准镜,放大倍率10×,配有从炮长瞄准镜得到的目标数据监测装置,必要时可超越射击。炮手潜望式瞄准仪安装在炮塔上部左侧,放大倍率10×,通过红外夜视装置可实现昼夜瞄准;还有1个辅助直接瞄准镜,内置在主炮防盾内,放大倍率12×,紧急情况使用。弹道计算机可根据传感器或人工输入的各项数据,计算出火炮瞄准线、前置角等射击参数,并控制瞄准仪的瞄准线自动锁定,实现正确着弹。90式坦克采用被动式红外热成像装置,具有自动追踪功能。
T-80坦克 T-80坦克主炮是2A46-2型125毫米滑膛炮,采用48倍口径长炮身,为苏联/俄罗斯产坦克的标准炮,俯仰角为-5°~+14°。炮弹采用分离式装填方式,搭载弹数为45发,其中4~6发是反坦克导弹(ATM)。
穿甲弹是该炮的主要弹种,最早的为3BM9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有效射程为2.12千米,在2千米距离上可穿透380毫米/0°均质轧制钢装甲,或者170毫米/60°的均质轧制钢装甲。1985年,该炮开始配装3VBM13贫铀穿甲弹,该弹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可穿透500毫米、25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装甲。1994年,该炮配装3VBM19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千米距离上可穿透650毫米垂直均质轧制钢装甲。据说,俄罗斯还在开发新型弹炮,但由于储备关系,估计T-80坦克主要仍然使用3VBM13。
该坦克还能发射3VBK多用途榴弹,10千米距离仍可实现间接瞄准射击,具有和破甲弹相同的800毫米的穿透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T-80坦克可以发射反坦克导弹(ATM),包括射程4千米的9M112和射程5千米的9M119。它们采用激光制导方式,速度可达2马赫,可有效打击第三代坦克以外的装甲目标、阵地目标及直升机,能穿透750毫米均质轧制钢装甲,对复合装甲的效果有限。
90式坦克主炮及自动装填装置结构
90式坦克配用的JM-12(上)和DM-33(下)
此外,T-80坦克和90式坦克一样装备自动装填装置,为液压自动转盘式,弹药匣分内外两圈,药筒在外圈垂直放置,弹丸在内圈弹头朝中心水平放置,容量28发。装填速度达7.1~19.1秒/发,条件好的话,可达每分8~9发,但是行进间射击时,速度只能达到每分钟3发。由于药筒布置在外侧,一旦车体侧下甲板被击穿,药筒极易被引燃导致殉爆。
T-80U坦克搭载1A45稳像式火控系统,包括2Eh42火炮稳定器和1A528弹道计算机,中国99A坦克也采用这种火控系统。得益于1A45型火控系统,坦克实现了行进间射击,白天交战距离达5千米时,从捕捉目标、标定、测距到完成瞄准仅需要7秒左右。不过,数据诸元采用手动输入,较花费时间,但如果熟练的话,每分钟能和6个目标交战。
炮手采用TO1-KO1红外线夜视装置,放大倍率12×,车长采用PNK-4S外部视察装置。前者夜间识别距离在恶劣条件下达1.5千米,在良好条件下可实现3.1千米距离外瞄准。在2千米距离上,该炮对1.5米×1.5米目标的命中精度为70%。
T-80坦克和90式坦克的不同之处,就是自动装填装置搭载在车体底部
机动能力
90式坦克 90式坦克的最大速度为70千米/时,储油1100升,最大行程为340千米。攀垂直墙高1.0米,爬坡度 60%,越壕宽 2.7米。履带宽0.6米,履带着地长4.5米,着地压为0.89千克/平方厘米。
发动机为三菱重工10ZG-32WG型2冲程水冷10缸二冲程增压柴油机,采用电子式燃油控制系统与燃油喷射供油系统,输出功率1500马力。发动机启动后,坦克从0行驶至200米需20秒,而紧急制动时从50千米/时到停止仅需3米。2冲程发动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低转速时也能维持高压缩比,只是也有易过热、噪音大、耗气量大、油耗高等问题。此外,吸气部分安装有双重滤清器,还能用于排气冷却,有助于减少热辐射。
T-80坦克炮塔内部,左为炮长席,右为车长席
变速装置采用三菱重工MT-1500自动变速箱,附有液压变矩器和静液转向机构,4个前进挡,2个后退挡,转向时无需制动就能改变动力传送力,并具备原地回转能力。
T-80坦克 T-80坦克爬坡度 60%,攀垂直墙高1.0米,越壕宽 2.85米。T-80A/B坦克的着地压为0.87千克/平方厘米,T-80U坦克的着地压为0.92千克/平方厘米。涉水深为1.8米,潜渡深可达5米。
T-80U坦克搭载的GTD-1250燃气轮机
T-80坦克搭载新型燃气轮机,是苏联第一种采用燃气轮机的主战坦克。燃气轮机重量轻、输出功率高,这样省下的重量可用于强化装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利用直升机涡轮发动机技术,努力开发坦克用发动机,虽说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也为燃气轮机的研制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为T-80坦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初期T-80坦克搭载GTD-1000T燃气轮机,输出功率达1000马力,但是可靠性上还存在问题。T-80B坦克采用功率提升至1100马力的GTD-1000TF。T-80U于1985年开发,1990年搭载燃1250马力的GTD-1250燃气轮机,该发动机于1992年取代了以往的GTD-1000TF。
GTD-125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大,但是可靠性不高,机身设计过于小型化,装备车体时恰好被配管覆盖,在反冲击性方面存在问题。而且燃气轮机在使用时,防尘装置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其性能,增大了维修保养的负担。鉴于燃气轮机的种种问题,于1987年开发的T-80UD型坦克,换装了1000马力的5TD柴油发动机。
传动装置上,T-80B配备有5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的手动传动装置,T-80U型采用一部4个前进挡和1个后退挡的变速箱。悬挂装置采用扭杆式。
燃料搭载量包含1770升的外部燃料箱,续航距离为340千米。只是燃气轮机,虽说瞬间发力很好,但耗油量很大。再加上前述的维修问题,维持运转率时,必须要有后方支援部队的大力支持。
防护能力
90式坦克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90式坦克的复合装甲在炮塔正面中心角约90°的地方,正好在车体的正面部位。复合装甲的详细情况没有公开,但普遍认为是三菱材料制造,采用钛合金和陶瓷材料,为日本独特的复合装甲结构。
90式坦克搭载的10ZG-32WG发动机
该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达750 ~800毫米,可有效防护90年代初期各种制式坦克炮弹。在评估测试时,DM-33型120毫米炮弹(穿透力540毫米均质轧制钢装甲)对90式坦克进行射击,同一部位可抵御数次炮击。可以认为,针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该型坦克装甲至少拥有相当于600毫米的防护能力。对于穿透力700毫米的DM-12 反坦克榴弹,90式坦克装甲也能应付。不过,对于后来出现的DM-53等新型炮弹来说,90式坦克应对1发可能还没问题,但如果数发炮弹集中攻击的话就难说了。如果需要的话,90式坦克可在短时间内换装为高性能的复合装甲。
此外,90式坦克装甲还注重吸收冲击能力,可以保护乘员及车体免遭穿甲弹命中后带来的严重冲击。但是,坦克侧面仅有防弹钢板,和其他国家的主战坦克不同,没有安装复合装甲,这是其薄弱之处。防弹钢板是在74式坦克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采用了三重硬度防弹钢板这一新型防弹钢材,炮塔侧面的装甲厚度为80毫米,试验评测时可承受35毫米的机关炮射击,可承受来自上方数米的155毫米炮弹的炸裂试验。车体的装甲厚度,不包括裙板和转轮,约为40毫米。
T-80UM-1炮塔上装备的主动防护系统
T-80坦克 T-80坦克也有复合装甲,在炮塔正面部分的中心角左右60°和车体前部位置。顺便说下,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即使当时最新型坦克的T-72也没有使用复合装甲。但是,T-80坦克和之后的苏联坦克,基本上在炮塔内都装有复合装甲,防护能力很强。
含有复合装甲的装甲区厚度,炮塔正面为410毫米,车体正面为420毫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T-80坦克复合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500毫米均质轧制钢装甲,可抵抗化学能量弹,甚至能够与穿甲能力达到750~800毫米均质轧制钢装甲的穿甲弹相匹敌。也就是说,该坦克在开发当初,估计就设定要能对抗DM-33穿甲弹的威胁。
由于T-80和其他三代坦克相比,车体重量轻,容易被认为装甲逊色,但其实那是一种误解。实际上,由于采取紧凑架构,装甲面积减少,该坦克拥有和上述90式相匹敌的装甲厚度。但是,内置型的复合装甲无法替换,如要强化装甲,只能装备区域型的附加装甲或者更换新型坦克。
此外,部分T-80坦克搭载了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使用毫米波雷达监视周边的飞行物体,对于反坦克导弹,50米内可感知,10米内可锁定,5米内可立即发射导弹拦截。但是,其警戒范围有限,50米距离内不能应对在5米以上高度飞行的导弹,也无法应对以2马赫以上速度飞行的目标。
仅部分T-80装备主动防护系统,其他坦克搭载的是干扰系统。该系统配置在炮塔正面左右两侧,一旦探测到导弹,制导雷达就向坦克发出警报,启动发烟装置的同时,朝照射方向发射干扰雷达波。
冷战结束后,装在列车上从东欧返回俄罗斯的T-80BV坦克
T-80还装备了爆炸反应装甲,T-80U上装备的是“接触”-5反应装甲。后者不仅能抵御破甲弹,还能防御动能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增强整体防护能力。
综合来看,T-80正面装甲和90式坦克拥有同等的防护能力。但是,90式坦克的弹库在炮塔后部,着弹穿透危害较小。而T-80弹库在作战室内,因此在正面装甲以外被击中时,对车内乘员威胁较大。
采购费用
量产开始时,1辆90式坦克大概价值12亿日元。但是,第7师团第71坦克连队的坦克交付后,采购费用下降至9.5亿日元,2002年度后降至8亿日元。这主要是由于量产开始和完成了制造设施、机器的减价折旧。
与此相对,T-80给人的印象是比较便宜。但那是由于俄罗斯卢布贬值,为获取外汇抛售剩余车体,此时费用甚至减至200万美元(约2.2亿日元)。
T-80U坦克在2011年向塞浦路斯出口时,1辆大概要380万美元,而T-90S坦克于2012年向乌干达出口时需要340万美元。
根据汇率不同情况有所不同,在1美元=110日元的情况下,T-80U的价格相当于90式坦克的一半。但是,由于90式坦克初始生产时期和T-80U的抛售期重合,在90年代初期,一度曾有近五倍的采购费差价。
90式VS T-80
两型坦克战斗力比较,也是基于说明书数据进行比较。
训练结束后,第7师团的90式坦克
攻击能力 首先,比较坦克的精髓部分,即主炮的能力。
如上所述,90式坦克的120毫米坦克炮,发射JM-33,射程2千米,可穿透47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装甲,命中率95%,发射速度为每分钟15发。
与此相对,T-80U坦克的125毫米坦克炮,发射3VBM13时,射程2千米,可穿透500毫米的均质压制钢装甲,以及650毫米垂直均质压制钢装甲,首发命中率为70%,发射速度为每分钟3~6发。
最大有效射程,90式为4千米,T-80U则为2千米,如使用反坦克导弹可达5千米。
防护能力 关于装甲的防护能力,90式坦克的炮塔前部厚度,防御穿甲弹可达600毫米装甲防护力以上,一般可换算为750~800毫米。可以说,该坦克能抵御3VBM13,但是对于近距离发射的3VBM19是未知数。此外,90式坦克在受到10式坦克APFSDS改进弹或DM-53攻击时,可能被击毁。
T-80对于穿甲弹,防护力可达410~500毫米以上,一般可换算为750~800毫米。该坦克在2千米范围内有可能被JM-33弹穿透。T-80可加装反应装甲强化防护力,抵御首弹攻击后,反应装甲就结束了使命,此时如果受到下一发炮弹命中就可能被击损。
机动力 T-80U的冲刺力比较好,但是90式瞬间制动力和高速巡航能力较好。爬坡力、越野行驶能力方面,90式具有优势,但也不是绝对。
战场假想
由于日本允许使用集体自卫权,自卫队坦克存在奔赴海外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是武器出口的限制相对放松。因此,在比较两型坦克时,不能局限于纸上对决,或许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只是,想定的条件是“只有坦克的激战会怎样”,不考虑飞机支援、炮兵部队等掩护射击等前提条件。
2006年南黎巴嫩纷争时,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的法国“勒克莱尔”坦克与以色列“阿奇扎里特”重装甲运兵车对峙时,“勒克莱尔”坦克主动迎击对方的主炮,这是世界闻名的战斗场景,在以往根本无法想象。
下面,笔者在不清楚周边何时何地发生战事的情况下,仅仅进行90式和T-80 坦克的模拟战。
首先是打击能力,基于中队规模火力指数大小,从主炮再装填速度看,90式坦克比较有利,而T-80坦克的反坦克导弹会受障碍物影响无法使用,其能力大受限制。
机动能力方面,T-80坦克由于使用的是燃气轮机,能发挥瞬间爆发力,但是输出功率重量比90式差。从这一点来看,突破森林地带时,或者连续压倒树木前进时两者还是有差异。此外,关于松软地形的踏破能力,90式的接地压较T-80坦克有利,但也相差甚微。在丘陵地带,90式坦克通过液压悬挂装置可调整俯仰角,灵活运用地形进行攻击、防御,有效展开战斗。
从结论来说,即使在东南亚等严峻战场,90式坦克相对于T-80U还是处于优势。
(编辑/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