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8-15李广学
文/李广学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李广学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痛苦地看到,老师和学生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语文教学的结果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尴尬的现象。
现象一:有太多的国人不能、不敢在众人面前主动站起来充满自信、慷慨激昂地宣讲自己的观点。有太多的人在交流时词不达意、结巴干瘪,目光躲闪,不敢直视对方。现象二:写,成了国人共同的难题。一说到写东西绝大多数都会下意识地想说“不会”或“我不行”。即使勉强写了,能写好的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很多人写出的东西主题不显明,逻辑不严密,思路不清晰,语言不生动,甚至词不达意,此等现象比比皆是。现象三:教师教与不教最后考试的结果相差无几,甚至读书少或没读书的人比“读大书”的人还更“能说会道”。现象四:越来越多的国人不愿读书,其原因除了教育体制的问题和社会问题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问题是不会读书。不要说读一本书,就是读一篇文章后很多人都不明就里,不知文章的主旨,更不知道怎么表现主旨的。现象五:越来越多的国民写不出规范的汉字,甚至提笔忘字,更不用说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毛笔字了。更令人愤慨的是现在的国人们连握笔的姿势都不会了。
这一系列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源,我们认为主要是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太多的问题。
问题一:没有认清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其实语文课标上有清楚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字、词、句、篇的应试教学,而忽略了交流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只会答题,不会交流;所以,只要能死记硬背语文成绩就是不用老师教也能上去;所以,只要能死记硬背就是小学生也能很好地答初中生的试卷。
问题二:没有认清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工具性的课程。也就是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应该有多大。所以学习语文,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就必须有大量的阅读实践、生活实践,必须参与到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去观察、去运用。在大量的运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才能使我们喜欢语文,喜欢交流。而我们以往的教学,除了课堂就是课堂,除了课文就是课文,半年只读那二三十篇文章,十几万字,没有课外拓展阅读,没有丰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少慢差费”成为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输入的少,必然输出的更少。所以我们的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不会说——用口交流,更不会写——用笔交流,两者都不会那还叫学什么“语”“文”呢?
问题三:没有认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编写中专家们牢牢把握“文者,载道也”和“教材实际上就是个例子”这两大原则进行编写的。所以小学到初中绝大多数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体裁编写的,而且每单元课文都按照精讲课文(一类课文)、半扶半放课文(二类课文)、自读课文(三类课文)这样的顺序编写的。每个单元前又设了单元导读,单元后设计了“学习园地”(小学)、“口语与习作”(初中)。这样的编写实际上就告诉我们从进入单元伊始,单元导读就告诉我们这一单元的都是什么主题或体裁的文章,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读写的技巧与方法。单元的四或五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重点、方法按照“例子”的难易接受程度进行编排。单元后的口语交际、习作的要求同样是单元导读中的主题、重点、方法。我们把它归结成一句话叫“一单元、一主题、一重点、一技巧”。知道了这个编写意图后,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从单元整体入手进行设计。从单元导读开始就让学生明白这个单元训练围绕什么主题进行交流,怎么交流;进入课文后我们就要尽全力引领学生弄明白每篇文章从哪个角度体现单元主题的,选择了什么材料,怎样把主题突出来的。把“例子”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味到位,内化于心,然后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回顾阅读教学中每篇文章“例子”是怎样做的,运用于自己的交流中,外现于行。以往教学中为了考试我们做了太多的孤立分析,把一篇文章零打碎敲成字、词、句,试想这样的“零打碎敲”学生除了能机械答题外,怎么能张嘴说话,动笔写文呢?
问题四:没有认清语文学科特点。语文终极学习目标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来实现,但听、说、读、写却是两个实践过程。“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过程。
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看到,没有大量的“输入”就不会有很好的“输出”。那么“输入”什么呢?我想无外乎两种东西,一种是“材料”,一种是“方法”。因此只有大量的“输入”交流的“材料”和“方法”才能最终厚积薄发,才能使交流能力达到一定的境界。而以往的教学中半年才那么二三十篇课文,而且还是“零碎”了教,这么少而零散的输入,怎么能让我们的学生得到说话和写文的材料和技巧,怎么能有很好的“输出”呢?因此,必须加大“输入”量,坚决剔除“少慢差费”“零打碎敲”式的教学,充分发挥“例子”作用,在“例子”的引领下,增大课内外同一主题文章阅读量,尤其是要敢于取舍,浓缩课时,增大课内阅读量,增强阅读的有效性。根据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只有时刻着眼语文终极学习目标,对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增大“输入”量,充分发挥“例子”作用,才能最终提高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教学研究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