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区柞茧绸发展历史与现状
2016-08-15孙海东
孙 海 东
(潍坊海孚丝绸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31)
潍坊地区柞茧绸发展历史与现状
孙 海 东
(潍坊海孚丝绸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31)
潍坊作为柞茧绸技术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柞茧绸生产发展历史。柞茧绸除了在用于服饰时,具有精美、舒适的功能外,还在文化、宗教、技术和制度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潍坊柞茧绸的分布区域,人文地理,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柞茧绸生产技术在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的重要性,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柞茧绸技术也逐渐被工业化所替代,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柞茧绸生产技艺应得到发展和提高。
柞茧绸;丝绸技术;山东;潍坊
潍坊是中国柞蚕的发祥地,中国柞茧绸的发源地。明末清初随着柞蚕放养技术的进步及柞蚕效仿桑蚕軖丝、织绸的成功,特别是柞茧绸以其质量精致、价格低廉享誉市场后,潍坊地区成为中国柞茧绸生产的中心,清朝达到鼎盛,并通过官民两条途径向周边地区和相关省份传播。鸦片战争后,逐渐形成了山东、辽宁、河南、贵州四大主要产区。潍坊柞茧绸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丝绸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历届万国博览会上,柞茧绸“屡赴赛会,皆获优奖”。随着山东沿海口岸的开埠通商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柞茧绸纳入了与国际贸易扩展相联系的流通领域中,曾一度成为20世纪世界性产业[1]。
柞茧绸的生产以柞蚕业为基础,中国部分地区柞蚕业发展速度很快。总体来看,柞茧绸的主要生产基地自古集中于今山东一带,随着柞茧绸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山东潍坊柞茧绸商通过资本与技术输出,柞蚕业已成为山东经济史的重要产业。柞茧绸作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更能凸显在潍坊现代化的过程,尤其是与中国乃至国际市场联系中的重要地位[2]。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史料,对山东潍坊柞茧绸的生产、运销及其市场变迁进行了深入探究。
柞茧绸业发展历经数千年的自然选择和社会选择,到现代已成为连接农、工、商,连接国内外市场独具特色的产业,显示了其资源配置和经济效果、生态维护的合理性。究其实质,就是这项产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与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长期以来,柞茧绸生产一直是潍坊的支柱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柞林青叶壮魂魄,山茧素绸平世穷”,是柞蚕放养、柞茧绸染织内容和功用的形象写照。柞茧绸产业印证了潍坊柞茧绸业的发展历程,传递着潍坊人民的技艺和智慧,显露着潍坊不同时代的文化积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宗教信仰。
柞茧绸的产品质地、身骨、手感、光泽、风格等方面难以被现代技术产品所替代。随着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軖丝生产设备已从坐軖机发展到立缫机和自动立缫机,丝织生产设备从踏板木织机、铁木织机、有梭织机发展到无梭织机,练染方面也从传统的“一缸二棒”手工操作发展到机电一体化生产,而在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柞茧绸织染技艺则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轨道运行着。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柞茧绸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更展现了潍坊人民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挖掘和展现潍坊作为中国柞茧绸发祥地和发源地的深厚底蕴与优秀精华,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绿色产业项目,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柞茧绸的分布区域
中国是最早放养柞蚕和利用柞蚕的国家,现在柞蚕生产分布10多个省区,以辽宁、河南和山东为主,其中山东潍坊分布有大量柞蚕生产基地。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属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潍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地貌主要由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其中潍坊山区地带气候湿润,山地不滞水而适合柞树生长,此外潍坊适宜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柞蚕放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号称“东莱首邑”“北海名区”,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美誉,清末民初更以“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村村纺车转,户户机杼声”而闻名遐迩。明清以来,潍坊社会相对稳定,人口众多,深厚的文化积淀,优良的纺织传统和高超的纺织技艺,为柞茧绸织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其中柞蚕由先民采集蚕茧抽絮作绵到真正形成一种产业项目,是明朝后期从潍坊南部山区的临朐、诸城等县区开始的。
随着柞茧绸生产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分工趋向区域细分化,形成了三大生产贸易区域,即以青州、沂州为中心的南山蚕场和以登州、莱州为主的东山蚕场的柞蚕茧生产贸易区域,以烟台为中心的軖丝生产贸易区域和以柳疃为中心的柞茧绸生产贸易区域。潍坊柞茧绸经由官民两条途径的传播和发展,到清代中前期,山东柞蚕放养区域已经发展到胶东半岛的青州、登州、莱州三府以及鲁中、鲁西南山区的沂州、泰安、兖州三府。“弥山遍谷,一望蚕丛”,柞峦成场,柞蚕茧生产经营成为一项山区人民重要的商业性业务[3]。
潍坊柞茧绸业的广泛分布为山东省及全国的柞茧绸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鸦片战争后,逐渐形成了山东、辽宁、河南、贵州四大主要产区。20世纪30年代,受技术设备落后、国际经济萧条和国内国际战乱等因素影响,潍坊柞茧绸生产贸易开始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委托加工、计划定货、统购包销以及发放贷款等措施,使得柞茧绸加工业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5年,中国丝绸公司(现为中国中丝集团公司)昌潍支公司成立,继续组织潍坊地区保留和使用着传统踏板木织机加工柞茧绸产品以供出口,为不同地区分布的柞茧绸提供了贸易输出[4]。
2 柞茧绸存续现状
2.1柞茧绸的起源及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即有“野蚕成茧,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的记载,后经潍坊南部山区人民的驯化传播,遍及中国南北十余省区,远至西亚和欧洲,潍坊柞茧绸更以独特的产品风格享誉世界。而明末清初,随着柞蚕放养技术的进步及柞蚕效仿桑蚕軖丝、织绸的成功,特别是柞茧绸以其质量精致价格低廉享誉市场后,潍坊成为中国柞茧绸生产的中心,清朝达到鼎盛。而纵观柞茧绸在清代的勃兴,除了相关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外,与清初帝王收丝招匠、表彰推广、体恤民生的制度不无关系。柞茧绸带动了清朝时代的时尚,康熙帝曾用柞茧绸制衣,亲自服之。清朝名相、青州府诸城县人刘墉制衣也采用山东特产的柞茧绸。
早期的潍坊柞茧绸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生产,随着柞茧绸的兴起和发展,逐渐由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軖丝、织绸、练绸、染绸各工序开始细分,形成了各自独立的軖坊、机坊、练坊和染坊。与此同时,柞茧绸的生产体系也由单一的家庭手工业发展为丝店、机户和机匠三位一体的结合体。机匠受雇于机户,出卖劳动力,机户则根据丝店的来料和要求,加工出客户需要的产品。这种社会加工、产销相连的经营方式,对柞茧绸的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柞茧绸织造工场一般雇佣织工和辅助工十几人至数十人,拥有织机5~10台不等,而较大的工场有织机数十台。潍坊柞茧绸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这一地区具有发展织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拥有众多技术熟练的织工,织工工薪低廉,原料可以区内供应,柞茧绸输送口岸的运费较低等。
自乾隆年间起,柞茧绸的传播与发展速度很快[5]。清代中叶,柞茧绸已是潍坊主要的输出手工业品,每年有相当的数量运销省外。据道光《青州府志》载,博山、临朐、安邱、诸城等地出产的柞茧绸,多“集益都,估者购至京师”,一部分柞茧绸经过漂染加工,“货行远方”,通过洛阳、汴梁,渡潼关,经长安,出西口贩至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曰“西庄绸”;绝大部分运往北京,名曰“京庄绸”,再由北京运抵张家口加工染色,通过恰克图,售往蒙古、俄罗斯。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山东沿海口岸的对外开放,柞茧绸开始远涉重洋,运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西方各国按照原产地地名习惯称之为“山东绸”。柞茧绸的用途先是作为服装面料,后来飞艇、汽车内饰也开始应用。柞茧绸的外销产品分为粗品和精品,粗品使用关东丝(辽宁安东、宽甸、盖平、凤城、庄河、岫岩等县生产的柞蚕丝),精品使用南山丝(山东诸城、五莲、莒县、日照等县生产的柞蚕丝)和东山丝(山东栖霞、宁海、文登、海阳等县生产的柞蚕丝)。为了适应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柞茧绸的织造规格和花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其中1897年后,开始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生产“重绸”(柞茧绸按照重量分为轻绸和重绸两类。轻绸是指110 g/m2及以下者,重绸是指110 g/m2以上者),到1908年,重绸品种已发展到20余种。20世纪初,柞茧绸的织造规格已由传统的短绸(匹长18 m)、窄绸(幅宽52 cm)发展到长绸(46 m)和宽绸(91 cm)、二宽绸(幅宽72 cm)。柞茧绸的花色方面,则有长流水(蓝条纹)、枣花流水(蓝地白菱形)、白枣花(白地白菱形)、白方格等[6]。而对于柞茧绸的染色方面,可以染出诸如黄、浅黄、桃红、蓝、元青等色。柞茧绸的外销以烟台输出最多;一部分由栈房介绍,售与烟台、青岛的洋商,然后送至上海、香港转运欧美各国;一部分由国内商人转口到国内其他口岸,主要是上海,再售与洋行出口国外(包括香港转口);一部分直接从烟台出口到国外[7]。
1938年以后,柞茧绸受到替代纺织品及日本丝绸的竞争,加之“一般绸商不讲信誉,绸内多掺加粉浆,及私自减窄宽度,其信用尽失”,导致柞茧绸出口市场渐趋缩小,其中部分柞茧绸因掺浆过重,“信用扫地,几乎不能销于外洋,只销国内”。但是,柞茧绸对于当时国内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无疑还是奢侈品,难以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由于柞茧绸出口市场的萎靡与出口量的锐减给柞茧绸生产带来致命打击,许多工厂被迫停工歇业,勉强维持开工的业户,也因市场销路不畅,难以通过积累来扩大再生产规模[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直到1954年后,柞茧绸生产才得以逐步发展。这一时期,潍坊继续保留和使用着传统踏板木织机加工柞茧绸产品以供出口。据1957年统计,潍坊全区拥有传统踏板木织机1 000台,年出口量20 万匹。1980年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兴起,社队加工、生产合作社和工厂企业的转型,生产设备和织造工艺有了全面的升级和改造,手工踏板木机逐步被电力机械织机所取代,为机织柞茧绸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潍坊南部山区和北部滩涂地带,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部分保留着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1997年起,潍坊海孚丝绸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00万元,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模,培养技术骨干,组织了三处生产加工基地,设立了十几处加工点,发展木机100余台,生产员工500多人,形成了軖丝、织造、练染系统的生产一条龙,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潍坊海孚丝绸有限公司派出业务人员分片包干进行巡回业务、技术指导,为柞茧绸的发展传承提供了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9]。柞茧绸批量生产能力的形成,使这项古老的柞茧绸技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得到了持续发展。
2.2柞茧绸技艺的传承
柞茧绸技艺的传播和发展广泛而又深远,其中咸丰、同治年间,柞蚕放养已遍及整个辽东半岛和辽河流域,依靠潍坊传播的柞茧绸技艺,丹东、海城、岫岩、营口等地都制织出了精细的柞茧绸产品。清朝后期,东北成了中国最大的柞茧生产基地,并使柞蚕放养技术传到了朝鲜、俄罗斯、日本等国。然而随着柞茧绸生产和贸易的发展,产业分工趋向区域细分化,随着工业文明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的根基,农耕文明所适应的传统技艺也受到工业技术的影响,工业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手工技艺逐渐被淘汰,柞茧绸染织技艺也概莫能外。尽管商业柞蚕丝在世界上的年产量高达万吨级,但对其研究却很有限,而且早期的研究基本都是基于脱胶柞蚕丝,这种丝在漂丝和脱胶过程中分别经历了机械拉伸和化学试剂处理,结构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对柞茧绸后续的传承和商业上的应用有更深的影响。
2013年柞茧绸织造技艺入选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5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柞茧绸织染技艺得以较好地延续,并在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展示方面得到新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讲究效率,提倡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发展必然会形成专业分工,传统手工业也是如此。柞茧绸生产有几十道工序,每道工序专人值守,各道工序分工合作。柞茧绸的这种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流程化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整体柞茧绸技艺的割裂,也造成了柞茧绸技艺传承中的信息不对称和缺失,不利于柞茧绸技艺整体性保护。作为柞茧绸技艺传承人,不仅需要精通每个工艺流程,掌握生产中的关键技艺,更重要的是对柞茧绸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的人文情怀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柞茧绸织染技艺精益求精的传统手工艺,延续传承和创新发展。
柞茧绸的生产根植于小微经济,销售则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处于典型的传统市场和现代市场的对接中,属于典型的供给约束型经济。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观念的冲击,文化的适应,人们追求的目标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局限,柞茧绸作为中国历史上和世界纺织品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应力求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挖掘自然、社会和技术资源的潜力,在新的起点上,通过技术集约,创造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而推动柞茧绸这项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有理由相信,经过经济转型的过渡期后,政府有关部门会制定得力措施,使柞茧绸这种古老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绿色产业恢复生机与活力,并创造新的辉煌,使潍坊柞茧绸技艺为中国传统丝绸业的传播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0]。
2.3柞茧绸的保护和拓展
潍坊柞茧绸手感柔软而具有弹性,耐热、耐湿性能良好,丝胶分层附着在丝素外围,呈淡褐色。其柞茧绸纺织制品刚性强,耐酸碱性强,色泽天然,保暖性好,是家居、化学、冶金、电力等工业和国防应用的选择。柞蚕生产作为潍坊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蚕农本身素质高低是制约柞茧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政府应当采用各种措施,提高蚕农的科技文化水平,积极引导蚕农学习先进的柞蚕业管理经验,普及柞蚕业方面的科技知识。此外潍坊地区目前柞茧绸仅以初级产品或是粗加工产品占据国际市场,因此改变柞蚕业的粗加工状态,树立自己的柞丝绸品牌,并走向国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潍坊海孚丝绸有限公司作为柞茧绸织染技艺市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单位,已经完成了资料入档、传承人培养、百年木机维护、技艺传习所的建设等基础性、技术性和前瞻性的工作。随着公司生产性保护、活态性传承和市场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落实,柞茧绸织染技艺得以很好地延续,并在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展示方面得到新的发展。其中保护计划有:
1)资源普查:通过普查,梳理出柞茧绸的资源、历史,及其在20世纪所经历的文化变迁等脉络,为进一步地保护与振兴打下基础,建立柞茧绸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包括文物类档案,早期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及保存,文献资料保存收藏。2)人才保护与培养:建立柞茧绸织染技艺人才保护制度,对传承人实行传艺津贴,给予保护与扶持,建立普及和专业相结合的柞茧绸织染技艺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中小学生及成年人业余学习班,在职业院校设立柞茧绸织染技艺选修课程。3)科研:与职业院校和科研部门合作,开展科研、教学、实践三结合的模式,研究、开发、创新柞茧绸产品。4)设立柞茧绸织染技艺传习所,加强工艺培训,培养年轻接班人队伍,确保柞茧绸织染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5)筹建柞茧绸文化博物馆,完成设施建筑,多功能、全方位展示柞茧绸织染传统生产技艺,达到保护、弘扬的预期目标,将柞茧绸织染技艺和柞茧绸文化发扬光大。
而保护措施采取了建立政府主导、社区参与,职责分明、运转协调的工作保护机制;建立传承人、老艺人、专家和学者步调一致,互动互带的人才建设机制;建立传统技艺与不断发展、创新的动态、持续技艺的传承机制;建立品牌效应与历史传承相结合,以柞茧绸文化带动柞茧绸产业的产业发展机制。
3 结 语
潍坊作为中国传统柞茧绸技术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丝绸文化的组成部分,柞蚕人工放养技术的发明创造是潍坊地区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一项杰出贡献。潍坊柞茧绸织染技艺和生产技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的传承为中国丝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柞茧绸技术的也逐渐被工业化所替代,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柞茧绸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底蕴。现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改革,潍坊地区的柞茧绸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
[1]许檀.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3):40-63.
XU Ta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J].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1995(3):40-63.
[2]姜淑媛.柞蚕及柞丝绸的技术与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1-9.
JIANG Shuyuan. Study on the Technique and Development of Tussah and Tussah Silk[D]. Suzhou: Soochow University,2006:1-9.
[3]孙海东,赵文山.传统的山东绸[J].丝绸,2002(2):48-49.
SUN Haidong, ZHAO Wenshan. The traditional silk of Shandong[J]. Journal of Silk,2002(2):48-49.
[4]赵兴海,顾建华,秦锡海.中国柞蚕丝的生产及流通[J].辽宁丝绸,2001(3):7-9.
ZHAO Xinghai, GU Jianhua, QIN Xihai.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Chinese tussah silk[J]. Liaoning Silk,2001(3):7-9.
[5]刘文锁,王磊.论丝绸技术的传播[J].欧亚学刊,2002(12):243-253.
LIU Wensuo, WANG Lei. On the silk technology spread[J]. Eurasian Journal,2002(12):243-253.
[6]蒋蛟.柞蚕丝的构造和性质[J].国外纺织技术,1981,27(6):28-31.
JIANG Jiao.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ussah silk[J]. Textile Technology Overseas,1981,27(6):28-31.
[7]朱勇,王幼农,高飞,等.柞蚕丝散纤维染色的工艺实践[J].山东纺织科技,1999(5):40-41.
ZHU Yong, WANG Younong, GAO Fei, et al. The scattered fiber dyeing process practice of tussah silk[J]. Shandong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5):40-41.
[8]刘兴林,范金民.论古代长江流域丝绸业的历史地位[J].古今农业,2003(4):50-62.
LIU Xinglin, FAN Jinmin. On the history position of the ancient Yangzi river’s silk[J]. Ancient and Modern Agriculture,2003(4):50-62.
[9]孙海东.潍坊地区柞茧绸传统生产技艺探究[J].丝绸,2015,52(12):26-30.
SUN Haidong. Study on tradition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Weifang tussah pongee[J]. Journal of Silk,2015,52(12):26-30.
[10]李成翠,于颖.开发柞蚕资源新用途[J].辽宁丝绸,2006(2):15-16.
LI Chengcui, YU Ying. Development of new applications of tussah resources[J]. Liaoning Silk,2006(2):15-16.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Weifang pongee
SUN Haidong
(Weifang High Fashion Silk Co.,Ltd., Weifang 261031, China)
The production of pongee has a long development history in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is the birthplace of pongee technique. Pongee not only provides elegant comfortable clothes, but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aspects such as culture, religion, technique and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rea, human geography,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pongee and also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ongee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di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pongee technology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industrialization. Bu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of Weifang pongee are developed and improved.
pongee technology; silk technology; Shandong; Weifang
改革与管理10.3969/j.issn.1001-7003.2016.05.013
2015-11-23;
2016-04-13
孙海东(1967-),男,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古代和现代丝绸风格、结构及工艺技术的研究。
F307.3(252);S885.1
B
1001-7003(2016)05-0071-05引用页码: 05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