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医学”引领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高效互动

2016-08-15

合成生物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医疗器械遗传

刊首语

“转化医学”引领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高效互动

近年来,随着新型实验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分子水平,对于疾病表征与治疗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医学信息趋于复杂化,实验室成果转化与临床实践的隔阂逐步扩大。为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互动性、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急需能将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方法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转化医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与认可。

目前,转化医学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并催生战略行动。美国于2003年发布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路线图》明确指出转化医学为发展方向,连续10年每年投资5亿美元资助转化型研究中心建设,并于2011年通过了每年为转化医学研究追加5亿美元用以建设促进转化医学研究的体系的提案;英国明确了医学研究理事会和国家键康研究所的经费预算资助转化医学研究。相较而言,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展开了一系列的转化医学研究、建立了一批转化医学组织。

医疗器械产品作为多学科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结晶,是转化医学建立医疗器械研发与临床应用联系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本期《转化医学与医疗器械开发进展》通过介绍我国转化医学与医疗器械开发的一些成果案例,帮助我们加深对转化医学与医疗器械开发的理解,增强人们对这个领域的信心。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策略,利用GWAS对增加寻找肿瘤风险相关的易感基因与遗传位点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中国人群常见恶性肿瘤遗传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国利用GWAS发现的遗传易感位点、构建常见恶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我国常见恶性肿瘤遗传风险预测模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期《组学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各种组学技术在转化医学中的具体研究策略,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地解读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的方法。

新的治疗手段除了需要解决现有的核心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适应证,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实现产业化发展。本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转化研究及药物研发进展》详细介绍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神经修复、代谢调控和内脏缺血性损伤等领域的转化研究及其药物研发情况。

另外,编辑部专门邀请李校堃教授在“人物访谈”栏目分享团队20多年对于转化医学新模式的探索经验,介绍以蛋白质药物(生长因子)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物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并讨论我国转化医学产品与市场衔接的问题与建议。

转化医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大工程,其发展完善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坚持贯穿“产学研用”一体化思想,围绕需求搞科研,科研成果重转化,就会实现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实现良性互动,也必将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转化医学将逐步走入大众视野,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福音,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医疗器械遗传
非遗传承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