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数学

2016-08-1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圆锥轴对称分数

魏 莉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城关第一小学 河南信阳 464400)

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数学

魏 莉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城关第一小学 河南信阳 464400)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教育教学活动来影响学生兴趣的养成与发展。

兴趣盎然 数学 教育

一、矛盾的激化,引起兴趣

恩格斯说:“初等数学处处充满矛盾。”引进情境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在矛盾中求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控究愿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观察后交流,有的学生说:“圆锥有无数条高,并且都相等。”这个答案完全是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的,怎么办?面对学生的错误“发现”,老师没有马上做答,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辨析。首先让学生指圆锥的高,这时立刻有学生反驳:“高应该和底面垂直,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所以只有一条。”在辨析中,大家明确了高的含义,并知道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在此基础上,教师趁机追问:“怎样来测量圆锥的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创造出了一个个出乎意料的测理方法。

二、数学美的展示,产生兴趣

数学的思维美、对称美、简洁美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素材。如教《轴对称图形》时老师为将数学的“美丽”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感—识—创—赏”的数学活动中亲身感受数学之美,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老师把一幅幅美丽且具有对称特点的实物图片在大屏幕上依次动态出示,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充满了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对探究物体的对称性投入更多的热情。老师还给学生准备了彩笔、彩色纸、剪刀、格子纸、白纸……让学生动手创造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欣常,体会数学的魅力。

三、趣味化的活动,唤起兴趣

数学活动课属于动态的学习方式,活动时不一定按上课的形式进行,因而学习形式的趣味化、新颖化,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游戏丰富多彩,新颖别致,情趣盎然,有富有独创性的“七巧板”,有富有挑战性的“算24点”;有具有偶然性的“抛硬币”;更有看似简单,但结论却令人震惊的“布丰投针实验”;还有投掷骰子、挖地雷……这些游戏既有传统玩法,又有现代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渴求探索的眼光,孩子们在游戏中,常常忘记响起的下课铃声,忘记了窗外的喧嚣嘈杂……数学活动课中还可以开展数学专题讲座。在教学《数字的由来》《圆周率》《圆的面积》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来介绍经验,指导学法。可以让学生扮演祖冲之,上台介绍当年是怎样计算圆周率的;可以让学生扮演数学家高斯,讲述如何速算连续自然数相加的。使学生在搜集资料,表演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有效地培养心境和兴趣。另外举行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不仅能唤起学生兴趣,还能激起完成学习任务的强烈愿望。

四、成功感的体验,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如当学生想独立探索某个新知时,教师进行情绪鼓舞,“你一定行的”“你通过努力会取得成功的”……使其思维进入“竞技”状态,一旦成功,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会在探究成功的喜悦之中,对数学产生兴趣;再如当学生学习停留在一定水平或遇到困难时,可以设定“跳板”,半扶半放地引导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出示例题:小芳和小明看同样一本书。小芳看了这本书的3/5,小明年看了这本书的4/9。学生提出问题:谁看的页数多?老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想出了五种方法。

(1)假设这本书有90页,过河卒子同小芳看了90÷5×3=48(页)。

小明看了90÷9×4=40(页),所以小芳看的页数多。

(3)根据分数的意义画图来比较。

(4)化成小数再比较。

这样,给学生生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充分让学生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自己认为适合的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渴望追求新知的情境,带领他们走出数学金字塔的神秘殿堂,摒弃数学古板、枯燥的严肃面孔,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

猜你喜欢

圆锥轴对称分数
说说轴对称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分数的由来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可怕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