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探究

2016-08-15

新媒体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记者探究

陈 健

福建省莆田市广播电视台,福建莆田 351100



关于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探究

陈 健

福建省莆田市广播电视台,福建莆田 351100

摘 要首先简单阐述了舆论监督的内涵,然后对目前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的采访情况进行分析,并概括为缺乏法律保障、采访阻碍多和记者综合素质低。最后从选取多种取证方式、灵活运用采访方式、提高法律意识水平、保障自己人身安全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五个方面探究了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记者;采访基础;探究

新闻舆论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有效监督,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舆论监督也可以规范政府的行为,制约一些机构官员滥用职权、腐败、徇私舞弊等行为。社会公众参与到舆论监督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政府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还可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纠正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匡扶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团结稳定大局[1]。

1 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采访的现状

1.1 缺乏法律保障

目前关于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和抽象,对于舆论监督类的新闻记者来说缺乏可操作性。1987年舆论监督在党的十三大提出之后,至今仍未有统一的舆论监督法规出台,仅仅只有宪法当中有简单的几条与舆论监督有关的规定。在法律层面上,没有对投诉方和被投诉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阻碍舆论监督的违法行为也没有制定有效的制裁措施。

1.2 采访阻碍多

舆论监督类新闻的采访难进行是不争的事实。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会遇到各形各色的人,比如个别单位或企业会对记者“软硬兼施”,一方面动用关系说好话讲情面,另一方面抢设备扣人质阻挠采访;再比如有些人会因为负面的报道而对新闻记者有抵触情绪,在采访过程中对记者的问题避重就轻,或者干脆不接受采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舆论监督类新闻的采访工作总会遇到阻碍和困难,难以进行下去。

1.3 记者综合素质低

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综合素质较低,导致采访工作难以进行,严重影响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职业道德缺失、业务水平不高、法律知识不牢[2]。

2 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采访的技巧

2.1 选择多种取证方式

在进行舆论监督类新闻的采访时,记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在征得受访者同意之后,选取适当的取证方式,比如录像、录音和拍照等等。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事故发生后某些单位和个人会为逃避责任不接受采访并且把事发现场隔离封锁,这时记者可以根据现场的地形,寻找有利视角进行拍照取证。

2.2 灵活运用采访方式

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摆平心态,正视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不急不躁,灵活运用各种采访方式,促使采访工作顺利完成。

1)迂回采访。这种采访方式适合用于主要责任方拒不接受采访的情况。这时我们不一定非得对主要责任人死咬不放,也可以从其他人入手,曲线采访。比如,某工地暖气道管破裂造成停暖,而工地保安不允许记者入内采访,记者可以到附近住户家里了解情况,利用就近有利条件进行取证和对知情居民进行采访。

2)交友采访。新闻记者在工作时要经常性的与人打交道,有时会经常性地与特定的人联系,可能是在机关单位的政府人员、可能是在学校的老师,也可能是在厂矿工作的工人,也许因为志趣相投,也许因为言谈甚欢,记者在采访工作结束之后与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些朋友虽然职业、年龄各不相同,但是在涉及到与其职业经验相关的舆论监督类新闻时就可以更方便、更深入地采访。

3)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是指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为了获取新闻事实、挖掘隐藏信息而不说明采访意图或者不公开自己记者的身份。隐性采访的技巧记者一定要慎重决定合理运用,绝对不能片面追求采访目的而越过法律的底线,这样不仅记者本人会因违法受到惩罚,也会严重影响与此相关的其他工作的进展。另外在采访进行过程中,记者也要非常谨慎小心,时刻保持警惕,在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公安部分的帮助。记者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提升技巧,更好地完成舆论监督类新闻的采访工作。

除了迂回采访、交友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外,记者采访的方式还有立体采访、交叉采访、蹲点采访、电话采访和个别采访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取得较好的采访效果。

2.3 提高法律意识水平

无论是突发事故还是纠纷争议,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基础,记者将很难进行深入的采访甚至无从下手。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依法行事,依法采访。

2.4 保障自己人身安全

在涉及到负面报道的新闻采访中,记者很有可能会受到责任单位和个人的阻挠,情况恶劣的话可能会动用武力,这时记者一定要注意首先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选择低调不张扬的方式,消除责任企业和个人的警惕心理,进行隐性采访。

2.5 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舆论监督类的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撰写采访提纲,把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作为重点,这样在采访中就能对问题的走向进行更好的把控,能对一些突发事件更好地应对,占据采访的主动地位。在工作空闲之余,舆论监督类的新闻记者要多学习和钻研各专业领域热点知识和问题,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为以后遇到此领域新闻事件的采访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舆论监督类新闻是现代社会公众的关注重点,舆论监督类新闻记者做好采访工作对于舆论监督行为权利的实现和正面作用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新闻对于广大民众的积极意义,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东霞.舆论监督的采访技巧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3(24):98-99.

[2]刘庆春.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2011(4):6-7.

作者简介:陈 健,工作单位为福建省莆田市广播电视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4-0102-02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闻记者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