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上海市民学习路径创新”研究报告

2016-08-15周嘉方

终身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验研究终身学习体验式学习

周嘉方



“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上海市民学习路径创新”研究报告

周嘉方

摘要:体验式学习基地建设顺应了新学习理论的要求,也根植于多年来社区教育的广阔实践土壤。本项目作为开放情景下的社会实验,以上海市8家体验基地为载体,坚持理念创新、试点先行、逐步扩大、项目深化的实践策略,持续深入开展行动研究与案例分析。通过2年多的实地、实践研究,探索社会资源整合模式,拓展了上海市终身教育网络;探索体验式学习模式,创新了市民终身学习路径;探索项目化管理模式,积累了学习载体开发经验;探索社区教育新领域,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关键词:终身学习;体验式学习;体验基地;学习路径;实验研究

终身教育是承载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植根于日常生活,基础在市民群众。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社区教育的区域之一,上海近年来积极应对市民终身学习的新动向、新需要,着力开发、拓展和利用社会各类资源,突破传统的社区教育方式,创设了一批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并同步开展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市民学习路径”的实验研究项目。自2013年项目立项以来,吸纳全市科技、文化、高校、区县等不同系统的社会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实验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步进行、互为促进的办法,推动社区教育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生活。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市民多元化学习需求日益增长

一是学习载体不断丰富。上海的老年大学、社区学校、咫尺课堂、宅基课堂等各类学习场所,为市民学习提供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学习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二是文化消费意愿逐渐强烈。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消费偏好都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膨胀,投资于学习、提高生活质量的意愿不断增强。三是体验式学习方式兴起。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的传播方式,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选择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进一步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融实践性、自主性、感悟性和快乐性为一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期待获得更鲜活的学习内容和更新颖的学习体验,希望从参与式、交互式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智慧和成长。

2.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仍不均衡

一方面,现有社区教育资源不足。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市民需求,比如老年大学和社区学校一位难求就是很好的例子。据统计,2013年全市接受老年学校和远程教育的老年人比例只有15%左右,能进入教育资源较好的市级、区县老年大学的比例更是不到2%;很多社区学校的学员学习了多年,但只有入校,没有毕业和离校,因为离开后没有可以继续学习的地方。另一方面,大量社会教育资源闲置。尽管多年来一直推动各类学校和社会机构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但中小学、高等院校,各类科普机构、文化机构乃至企业等公共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度有限,利用率仍然不足。一些民间社会组织拥有学习资源,也有参与社会服务的意愿,但缺乏与政府机构的合作渠道,没有找到服务市民的契合点,仍长期处于服务“小众”的状态。如何开发、整合好存量和闲置的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有效、可利用的公共资源,是当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城市基础建设的努力方向。

3.创新学习载体成为改革共识

一是树立社会教育共同体意识。对现有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是一个长期、动态、渐进的过程,要打破教育资源的分散格局,改变各自一摊、单打独斗的教育资源存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就要创新载体,寻找能促进各方可持续合作的新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二是培育一批开放式学习基地。围绕满足市民学习方式的新变化,有必要整合一批优质社会机构和教育资源,以灵活、多样、人性化、可选择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内容丰富、参与性强、可预约、可线上线下互动的教育载体,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资源开发管理模式。

基于上述背景和考虑,以体验式学习基地建设为突破点,以探索性、试验性的实践为基础,“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市民终身学习路径”实验项目应运而生,顺势而进。

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为探索创新市民学习路径的重要载体,体验式学习基地建设顺应了新学习理论的要求,也根植于多年来社区教育的广阔实践土壤。

1.理论基础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学习者通过不自觉或自觉的内省积累来把握自己的行为情感、认识外在世界的过程。其理论溯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从做中学”的“经验学习理论”。此后,哈恩(Kurt Hahn)将体验学习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进行开发,探索了一套用于弥补学校教育缺失的校外拓展训练方式,发展学生亲身体验挑战、突破和冒险的成长经验。二战结束后,体验式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得到推广,对象扩展到军人、学生、职员,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和管理训练等。

20世纪80年代,是体验式学习理论成熟时期。大卫·科尔布(David Kalb)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型”,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循环模型描述了体验式学习过程,包括四个步骤:(1)实际经历和体验——完全投入到当时当地的实际体验活动中;(2)观察和反思——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实际体验活动和经历;(3)抽象概念和归纳的形成——通过观察与思考,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论;(4)在新环境中测试新概念的含义——运用这些理论去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自己新形成的概念和理论。

综合有关的理论界说,体验式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1)主动学习。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2)寓教于乐。学习过程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3)学以致用。学习者带着明确目的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中模拟应用场景,获得实用技能,或得到身心放松。(4)情景化。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或真实的场景中,带来各种丰富的学习体验。

新世纪以来,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员工培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新入职员工的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更好更快融入企业文化和业务团队,习得工作技能。而将体验式学习理论和技术迁移到社区教育中,则是新近的探索,既符合成年人的学习规律,又展现了社区居民对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创新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机制,丰富和拓展了终身学习方式。

2.实践基础

上海是我国较早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城市之一,社区教育在政策、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丰富的积累。2006年1月,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内最早出台的省级指导性文件;2011年1月,市十三届人大通过了《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2007年,市教委成立终身教育处。2008年起,基本构建成17个区县有社区学院、220个街镇有社区学校,5 500个村居有居民学习点的三级架构,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终身教育网络。此外,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实验研究,2005年以来全市已结题的实验项目共1 017项;全市教育系统编制内教师从事社区教育的有1 400多人,建立了远程教育学习网、老年人学习网、社区教育网等信息化学习平台。各类学习型组织蓬勃发展,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小区学习点等形成社区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区教育的活动覆盖更广人群,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

围绕提升提供教育服务的能力,更加贴近群众办好社区教育目标,2013年6月,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工作,建立了红色文化、科普教育、文化艺术、智慧生活、海派文化、服饰文化、陶艺制作、创意手工等8家“上海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并进行了授牌。各基地整合了所属高等院校、文化科普系统、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区县的教育资源,依托现有场地、人员、设备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探索社会教育资源整合模式,努力创设学习体验项目,深化体验式课程的开发,探索提高教育资源知晓率和利用率的激励措施,形成了以实验促进社区教育、以社区教育深化实验的良性循环。

三、目标、方法及设计

本项目是一种开放情景下的社会实验,既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规则,又遵循教育社会活动的规律,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本质上,本实验属于一项行动研究。

1.实验目标

本实验以8家体验基地为载体,围绕探索有效的社会资源整合机制、创设新的市民学习模式,设立了4个方面的目标任务:(1)针对不同类型的体验基地,形成相应的组织建构模式和资源整合机制;(2)在理解体验式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形成一批不同类别的体验式学习模式;(3)探索体验式学习基地管理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载体开发管理经验;(4)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动,形成一批理论成果,并对实践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归纳,上升到规律层面的认识。

各体验学习基地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分析开展实验工作的基础,对实验条件、特色和不足进行实事求是地自我评价。在此基础上,各基地与专家组共同研究商讨,确定实验方向,明确实践探索的重点课题,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各有突破、有所侧重(见表1)。

表1 各体验式学习基地的实验基础与实验方向

续表

2.实验方法

本实验课题突出实践研究的定位,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做到行动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相结合。

(1)文献研究法。梳理体验式学习的理论资料,对学习模型、理论演进、应用领域、指导意义等进行探讨,提高对实践的指导性。

(2)行动研究法。组织8个基地的管理者、教学者、学习者开展研讨,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在行动中完善研究设计,改进课程开发。

(3)经验总结法。每季度、每年底对阶段性的实践做法进行总结归纳,及时提炼规律性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予以验证和修正。

3.实验设计

项目启动以来,基地办公室建立项目组,以“工作项目化、活动实验化、市民学习体验化”为推进方针,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的实验路径,将社区教育工作与体验式学习基地建设实验同步实施。

项目组以整合社会教育资源、8个体验基地建设为自变量,以学习者参与率、学习体验和满意度等为因变量,控制实验节奏,统一实践步调。基地办公室制订了考核评估意见,每年底开展试评估,指导各基地建立健全项目运行机制,鼓励他们结合实际创新管理举措,提高管理绩效。在实验基地类型的选择上,注意贴近日常生活,保证其在体验项目的开发上有潜力、有空间。比如,从教育资源的属性上,分为五大体验类别:艺术体验类(文化艺术体验基地)、科普体验类(科普教育体验基地)、文化体验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服饰文化体验基地)、创意体验类(陶艺创作、创意手工体验基地)、生活体验类(智慧生活体验基地);同时从带给学习者不同体验类型上,分为三大功能类别:感受型基地(文化艺术、科普教育、红色文化体验基地)、拓展型基地(海派文化、智慧生活体验基地)、提高型基地(服饰文化、陶艺创作、创意手工体验基地)。

表2 学习体验基地的功能分类

四、研究的推进策略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设经历了试点立项、指导推进、深化总结三个阶段,贯穿和坚持了理念创新、试点先行、逐步扩大、项目深化的工作策略,成为一个从理念到实践、从感性到理性、从目标到评价的不断演进的完整实验探索过程。由于实验项目是社会情境下进行的开放式实践研究,因此也必然是一个理念与实践的交融和互相作用过程。课题组始终贯穿和坚持融合、体验、创新等工作理念,使实验工作本身成为螺旋式深化的过程。

1.从整合资源到融合发展,在工作理念上谋求突破

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覆盖了不同领域的行业资源、人文教育资源、高校资源、社区资源、校外教育资源,是新形势下社会力量办终身教育的新形态。通过组合、拓展、开放、共享和优化等办法,依托高校的专业和师资优势,打破围墙,开放资源,主动对接,普及与提高并进,满足了市民多层次学习需求。

资源整合的过程体现了融合发展的理念。在管理模式上,尝试建立一种统筹、协调的运作机制,8大体验基地的工作由体验基地办公室牵头,各体验站点由体验基地承办单位牵头,形成了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的机制,通过定期工作例会制度,进行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在评价方式上,根据“扶持、培育、激励、引导”的原则,研发了导向型评估指标,明确了评估原则和工作目标,实施指导性的工作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

2.从概念体验到过程体验,在载体建设上谋求突破

体验基地初建阶段,重点关注自主性、感受性、互动性、实践性等体验式学习特征的展示,从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项目体验做起,逐步拓展开来。例如,消防博物馆的“火灾逃生与临危自救”体验项目,消防官兵在现场与市民互动,帮助市民掌握打逃生结技能;文化艺术体验基地根据站点特色,开发了场馆导览、视听感受、互动讲座等体验项目;海派文化体验基地以“黄浦约见”的形式,邀请文艺界名人——王汝刚、马尚龙等为嘉宾,就“海派文化与市民生活”主题与参与活动的市民座谈。

随着实验走向深入,更加重视过程体验,着力完善体验基地的运作模式,让市民在参与式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好的情景和情感体验。即:体验基地—体验站点—体验项目,过程体验更强化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创意手工体验基地整合区域资源,在布艺、纸艺、木艺等体验项目中,讲解示范和制作探究相结合,市民在体验过程中充分享受创作的快乐,增强了体验的内涵。

3.从实验验证到突破创新,在内容设计上谋求突破

各体验基地以实验创新为着力点,以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对已有的体验模式进行实验验证,同时针对各体验基地的问题,预设发展目标和方案,在实验中寻求创新和突破。

(1)探索了“1+N”(一个基地多个站点)的体验基地建构模式。如文化艺术体验基地成功拓展到27个站点,海派文化体验基地汇聚了9个站点,智慧生活体验基地拓展了系统内跨区的7个体验站点。“1+N”的基地建构模式成功复制推广至其他基地,创意手工体验基地探索了“1+N+n”(“1+6+25”)的跨区域建构模式,即一个基地,横向覆盖6个区县,纵向延伸本区25个体验站点,满足了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群就近参与学习体验的需求。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在17个站点的基础上,建构起“一地多点”组团共建、强强联动、特色定位的基地运作模式,形成了“生活类、综合类、亲子类、科学艺术类、安全类、生态类、城市发展类”等7大类科普教育学习体验站,构建了完整的科普学习体系。

(2)创新了市民终身学习方式。各体验基地基于自己的基础和特色,精心设计了常态化体验项目和专题性的体验活动,学习者通过情景式(创意手工的“三馆一厅”)、场馆导览式(文化广场的剧院开放日)、艺术导赏式(中华艺术宫、当代艺术博物馆)、互动交流式(话剧艺术中心的后台之旅)、公众参与式(当代艺术馆的画展互动区、话剧艺术中心的观众自编自演剧目)、沙龙活动式(艺研所的艺谈沙龙)等多样化的体验方式,充分感受了体验式学习的乐趣,也对终身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从实地参与到数字体验,在空间拓展上谋求突破

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大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的社会影响,是体验式学习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如,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开发了数字陈云纪念馆,让人足不出“沪”,便能身临其境浏览全国各地的陈云纪念地,形成以线下实体展馆参观体验和线上3D感知体验并驾齐驱的体验模式,丰富了多元化宣传展示手段,提升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生动性和便捷性,实现馆藏资源、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和协作交流的网上共享,提升了体验基地传播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上海中国画院体验站点也创设了网上体验平台,市民中的书画爱好者可将作品上传至画院网上体验平台,由书画艺术家进行远程指导。此外,海派文化、创意手工等体验基地也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活动推介和作品展示。

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效应,借力上海“学建网”成功开设“体验基地”专栏窗口,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互通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体验基地微资讯。通过这两个信息平台,市民能便捷地了解到各个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的体验式学习概况,以及参与体验学习的资讯。

5.从政府推动到民间介入,在参与主体上谋求突破

公共资源是体验式学习的基本支撑和关键枢纽,而民间力量的加盟,则丰富了学习载体,弥补了公共资源重普及、个性化较弱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教育辐射力。目前,幽篁里古琴文化中心、喜玛拉雅美术馆、龙美术馆等一批优质民营文化艺术资源也积极参与体验基地建设,并开始探索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民营资源的介入,不仅增添了体验基地的运作活力,也丰富了市民终身学习体验资源,如敦煌艺臻体验点的“敦煌文化”资源,东方美传统文化促进中心体验点的“东方雅集”传统文化资源,都不同程度地填补了文化类体验项目的空白。

五、成果与特色

1.探索社会资源整合模式,拓展了全市终身教育网络

支撑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石,是教育资源,而资源整合的过程,则是融合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上海的教育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也是分散、不均衡的,在不改变“硬分布”的状态下,可以通过“软机制”加以优化,构建不同教育资源之间功能互联、载体互通、课程互动的纽带,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为终身教育服务。基于此种认识,各基地通过实验,在如何吸纳非传统社区教育资源服务社区、服务大众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五种资源整合方式,也证实关于社会资源整合的实验目标是可以渐进达成和逐步实现的。

(1)行业联动模式——促进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不同行业专业性强、差别性大,但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调动行业力量推动市民终身学习,可以激发这个潜在“资源库”的能量。“科普教育”和“文化艺术”体验基地就分别依托各自行业的资源优势,以行业内某一家公立机构为中心,发挥龙头作用,联合系统内其他知名机构,采取“1+N”方式,整合全行业优质教育资源。

(2)辐射拓展模式——促进人文教育资源的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有一定的同质性,名人故里的不同文物和古迹也有内在关联的文化基因。通过发挥龙头机构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文化设施的互联互动,可以促进学习体验基地的平面拓展,增强体验内容的丰富性,形成课程互补效应。

(3)开放服务模式——促进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高校是人文资源集中的场所,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文教中枢。打破高校教育围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高等教育服务大众、服务民生的体现。“陶艺创作”和“服饰文化”两所体验基地,就分别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东华大学承办。两个基地以所在高校优势专业、优秀师资为依托,专业性强,能很好地满足市民高层次的学习和生活体验需求。

(4)区域联动模式——促进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海派文化”和“创意手工”体验基地分别由黄浦区社区学院和闵行区社区学院承办。基地与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公共文化机构和企业组织密切合作,将社会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并以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为基础设计体验项目,形成了区域性的“社会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共建共享的资源整合模式。

(5)系统联动模式——促进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由上海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承办的智慧生活体验基地,通过整合17个区县的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站点资源,开展系统化的校外教育特色活动,实现了校外教育资源向社区的服务拓展。

2.探索体验式学习模式,创新了市民终身学习路径

各实验基地通过创设参与式的互动场景,营造印象深刻的互动感受,让市民在有兴趣、乐趣和较为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得方式,丰富了终身学习体验,印证了关于体验学习成效的实验预期目标。目前,经过实验探索积累了情景项目体验、专题活动体验、辐射社区体验、网络拓展体验等4种体验式学习模式,其中情景项目体验和专题活动体验构成主要的市民体验式学习方式。

(1)情景项目体验。这是各实验基地最常见、普遍应用的体验学习模式,旨在通过创设互动性、实践性的学习情境,使体验者获得切身感受和启发,实现场景化的学习。各基地在运作过程中,都比较重视各具特色的体验项目开发和设计。例如,科普教育体验基地下设的体验项目都设有DIY学习体验苑;文化艺术体验基地根据站点特色,开发了场馆导览、视听感受、互动讲座等体验项目;创意手工体验基地则以“激发创意灵感”为指导思想,设计低碳环保、地方特色、简单易学、时尚美观的体验项目。

(2)专题活动体验。围绕某一个主题来设计相应的体验活动,有利于扩大基地影响力和市民知晓度,是各体验基地主要的学习体验方式之一。各基地的专题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比如,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发挥不同场馆特色,在上海城市规划馆体验站点开展“走街串巷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专题体验活动”;在昆虫博物馆体验站点开展“秋鸣——鸣虫爱好者专题体验活动”;在纺织博物馆体验点开展“老纺织看新纺织”;在中华艺术宫站点开展“高端讲座”;在文化广场开展“剧院开放日”;在戏剧中心开展“文武双星说老戏”等活动。

(3)社区参与体验。体验基地与社区联动,送体验项目进社区,进一步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方便更多的市民参与。比如,红色文化进社区、进高校、进地铁,科普教育与科普教育志愿者双进社区,文化艺术进社区、进学校、进楼宇等,创意手工在社区设体验点已常态化。

(4)网络互动体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微信、微博)拓展体验方式,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首批体验基地都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辐射优势,探索各种类型的网络体验方式,作为体验式学习的补充方式。

3.探索项目化管理模式,积累了学习载体开发经验

探索与体验基地相配套的管理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是实验预期目标,也是实践研究的重点之一。经过各体验基地的探索和努力,围绕基地运作,建立了伙伴式项目管理模式;围绕内涵提升,推进了“一点一品”建设;围绕优化服务,加强了体验基地规范化管理和能力建设。

(1)构建“伙伴式项目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包括四个管理学要素:

共同愿景。各基地、站点分属于不同的党政条线和区县大口,与课题牵头方没有直接上下级隶属关系,但推进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共同愿景是一致的。为了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共同目的,走到一起,也构成长期坚持、不断改进工作的内在动力。

契约管理。基地办公室探索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从项目申报、评审、授牌,到现场指导、定期交流、年度评审、绩效考评和项目退出,都形成规范化、可操作的工作制度。

资源共享。参与体验式学习基地实验的各教育机构,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加快和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向大众的开放步伐,体现公益性、服务性机构的公共属性。

支持保障。基地办公室建立专家组,每月巡回指导,定期例会交流,并在财力资金上予以扶持,保证可持续推进。

(2)推进“一点一品”建设。创评“一点一品”是加强体验基地内涵建设,提升体验式学习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基地办公室统筹指导下,以创评活动为契机,各基地梳理现有的体验项目和专题体验活动,精选有基地(站点)特色的、受市民欢迎的项目和活动参评,进一步完善体验项目实施方案,更好地突出实践性、互动性、感受性和学习性,加强对体验项目和专题体验活动的过程管理,促进体验基地和体验点建设。通过“一点一品”建设,有效增强不同体验点的创先争优意识,促进了质量提升,使实验工作向着更有实效、更具特色、更富内涵的方向发展。

(3)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能力建设。各体验基地按照授牌时的实验目标和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虽然各基地制度不尽相同,但都注意结合实际完善管理制度。比如,科普教育体验基地的各站点,建立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机制,统筹协调各个站点的工作,并每年一次考核评估。文化艺术体验基地的各站点,进行合作签约,建立了体验项目舆情反馈机制、联络员和负责人的工作平台制度、体验站点考核评估激励制度。海派文化体验基地则建立了体验站点准入机制、考核评估制度,签订年度委托协议书,引入志愿服务机制。智慧生活体验基地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市民信息管理数据库,收集、管理好市民参与体验活动的信息,每月向体验基地提交相关数据与信息。

4.探索社区教育新领域,深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是理论得以萌发的土壤,理论是实践走向深入的指南。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基层实践者走到一起,围绕共同目标,共同研究,也共同实践,共同总结,使课题研究本身就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很好案例,达到了实验预期目标。

六、结论与展望

1.结论

本实验项目自2014年3月正式启动以来,遵循“实践探索与项目研究同步进行、互为促进”的原则,采取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边推进的项目推进方法,历经两年半,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呈现出资源集聚和优势释放的亮点,8大体验基地已下设体验站点104个,建立终身学习体验项目259项,组织专题体验活动1 508次,参与体验的市民375万人次,形成了上述实践特色和制度成果,取得了预期成效。我们认为,可形成如下实验结论:

第一,社会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富矿,在当今广大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不断增长、丰富多样、持续高涨的状态下,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分人群、有重点、按需求,积极挖掘开发社会资源,并努力将其转变为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适时提供和主动引导大众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第二,资源整合的过程体现了融合发展的理念。在现有条件下,要整合和利用好社会资源,必须在“共建共享、联手联动、合作合力、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形成共识,组建共同体,以破除固有的体制障碍和利益藩篱。这是要有勇气、韧劲和智慧的。

第三,体验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一种组织、引导、实施学习进程的理念和原理,符合人的学习规律。要把握体验学习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无论是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还是团队活动或是网络学习,都要将体验学习的理念及原理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使学习者真正乐意学、持续学,学有所获、学以成人。

第四,基地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甚为重要。起步时就要明确各自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各自特色。要处理好统一性和特色性的关系,坚持做到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典型引路。尤其是要强化基地—站点—项目体系的健全和有机整合。这是最基本的组织保障。

反思实践,本实验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深化探索的地方,这也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一是体验项目有待精细化开发,不少一线实践者对体验式学习理论和方法认识掌握还不到位,部分项目设计没有很好地体现体验式学习的理念,体验流程不清晰,市民参与体验学习的成效不明显。二是参与率和知晓率有待提高,许多市民还不知晓体验基地的存在,有的知晓但不明了参与的途径和渠道,说明舆论宣传和媒体推介还不够。三是项目发展不平衡,各基地管理团队和师资水平不一,推进力度不同,有的凭老经验做事,“新瓶装旧酒”,“实验”意识不强,探索创新力度不大。四是理论研究有待加快,与体验式学习的相关实践探索和经验概括不少,但理论研究总体有待深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不多,需要更多基础理论研究者参与其中,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度解读和总结提炼。

2.展望

上海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进程中,将更加注重提升市民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学习能力,更加注重促进社区教育向社区学习的转变,使市民在体验式学习中,赋予自我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学习带来的获得感和快乐感。为此,体验式学习实验项目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一是激发社会活力,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市民体验基地建设,实现跨部门合作机制。要充分发挥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的资源优势,根据市民的学习需求不断拓展、优化各类体验基地,在政策、资金、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持。积极支持民营机构参与体验基地建设,探索与民营机构互利共赢的资源利用模式,通过跨行业、跨组织、跨系统、跨区域的资源融合,逐渐形成遍布全市的体验基地辐射网络,最大限度地提供便捷的体验式学习场所,为市民提供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优质学习资源。

二是注重体验内涵,逐步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特色体验品牌,满足市民的多元学习需求。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不断深化体验学习的内涵发展,推出一批更加符合市民学习需求、具有体验式学习特征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强的体验学习项目。积极构建分层次体验的模式,形成“初次体验学习强调兴趣度,二次体验学习关注参与度,深层次体验重在探究度”的模式架构,在优化项目设计和体现学习元素等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经验和做法。对现有的成熟体验项目要进一步培育为特色体验项目,形成特色体验学习的品牌,以品牌项目孵化更多的体验项目,形成更多的优质体验项目,推动体验式学习内涵式发展。

三是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体验基地的教育服务功能,实现体验式学习的新发展。以互联网思维谋划未来的工作,探索在新的社会变革中,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的有效融通。依托上海学习网,创建“上海市民网上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创新体验式学习的路径和方法。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体验项目与社区教育课程的有效对接,为社区教育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场所,感受更多的学习资源。鼓励体验基地通过站点联动、项目对接的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体验基地内各体验站点也应加强联动及跨基地体验点的合作。支持现有的体验项目与教育机构(如中小学校、高校、社区学校)的特色课程、社会机构(如行业协会)的特色活动和社会组织(如企业)的特色项目对接,扩大体验基地的辐射效应。建立一批区级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形成市级和区级体验基地的辐射效应,在全市建立起更多的市民体验学习场所。

参考文献:

[1]李文君.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2(4):83-89.

[2]朱瑛,任淑秋.社区教育:上海的成就与思考[J].成才与就业,2013(9):4-8.

[3]夏海鹰.学习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探究[J].教育研究,2014(6):48-52.

[4]程仙平.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思考与策略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5(2):32-40.

[5]王素霞,范运栋.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管理机制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48-49.

[6]刘书艳.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57-60.

责任编辑虞晓骏

收稿日期:2016-04-20

DOI:10.13425/j.cnki.jjou.2016.03.006

作者简介:周嘉方,华东师大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学习型社会与社区教育管理研究(jfzhou1949@126.com)

Research Report on "Lifelong Learning Experience Base: Learning Path Innovation of Shanghai Residents"

ZHOUJia-fang/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base complie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learning theory, and is also rooted in the years of extensive community education practice. This project, as a social experiment in openness, taking eight experience bases in Shanghai as the carrier, adheres to the practical strategy: innovating concept, piloting first, expanding gradually, deepening the project, and continuously deepens action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Through more than two years of field and practical research, it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social resource and expands the Shanghai lifelong education network. It also explores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 and innovates the citizen's lifelong learning path. By exploring the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learning carrier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s accumulated. By exploring new area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deepened; some replicable and scalable experiences are accumulated.

Key words:lifelong learn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base; learning path; experimental study

猜你喜欢

实验研究终身学习体验式学习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