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敦煌壁画形式元素的平面性

2016-08-15邓炜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物象壁画敦煌

邓炜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论敦煌壁画形式元素的平面性

邓炜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因其巨大的艺术价值而熠熠生辉,壁画艺术更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站在平面化的立场上看敦煌壁画的平面性,虽本身与敦煌壁画的最初作者有着不同的立场和目的,但却有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启发意义,以扬弃的精神,挖掘敦煌壁画中符合现代审美趋向的因素。这里,平面性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解析元素。

平面性;壁画;几何;装饰

敦煌壁画的平面性因素既包含平面感的画面效果又以尊重主观感受的表达为基本表现方式。有两大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敦煌壁画的平面感视觉效果:一是它的功能,敦煌壁画的功能就是以图形的方式宣讲佛教教义,因此它要让人看起来有愉悦感,先从视觉上吸引人,物象外形要典型而直观,让人容易看的懂图像的意思。二是它的材料限制,敦煌壁画是以矿物色绘制在墙壁上的画种,这就决定了它不能拘泥细节,不能过多的渲染,材料决定了其技法特点,如大块平涂、程式化造型等。作为受中亚文化影响的敦煌壁画在消化为中国本土特色的同时,一直保留着平面感的表达和视觉效果特点。

平面感是对三维空间的压缩,使之成为一个在平面面积上的横向审美观念,消解了对自然空间的模仿,它自然而然的就会注重绘画语言本身的表现力,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就毫无刻意的引发出来。由此,敦煌壁画的平面性特点可以具体解析为:

一、隐性几何化造型

西方现代绘画从塞尚开始注重画面的几何形化表达,尤其到了至上主义那里,马列维奇他们甚至以完全不带有任何物象特点的几何形来表达主观感受。敦煌壁画虽然也有几何化造型倾向,但敦煌壁画的几何化与至上主义的几何化有所不同。敦煌壁画的最初功能在于宣传宗教教义,它要让人看得到显而易见的具体形象。因此敦煌壁画是在尊重物象形的基础上,通过对物像的解构,“拆”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形,合起来看它是具体形象,拆开看就是几何形的抽象组合,既有具象的特点,又有抽象的特点。所以它既要照顾物象结构的合理性,又要符合抽象几何美的节奏规律。这里就把敦煌壁画的这种造型方式称之为隐性几何化造型。西方现代绘画的几何化是目的,是有意识的追求,而敦煌壁画的几何化是手段,是无意识的材料特点和绘画功能自然而然形成的视觉表达方式。例如有的佛像头部光圈平涂为黑色块,把身体头部部分微向上倾斜的力向下压,刚好达到平衡。每一块拆开的几何形都既有整体感又有变化的节奏感,合起来看还典型的体现了物像的外貌、神态、动作特征。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形状的暗红色块像音乐一样富有节奏的散落在画面上。

二、注重外轮廓形的美

敦煌壁画里的形之美既表示单纯的形式之美,又有物性之美。既是形,又是物,这样的形不会落于空洞的概念化;既是物,又是形,这样的物就会带有抽象意味。只要外轮廓形简洁整体,就好看了:如果物形内肌理几何形变化简单,但外轮廓形变化丰富,就耐看,这也是一种虚实对应关系。敦煌壁画中,在描绘人物时,形受物的约束多一些,即“拆”开后的纯粹几何形抽象美要更多的受合起来看时所显现的物象

三、边形关系

这里说的边形关系一方面是指形本身的节奏变化,另一方面指形与形的遮挡、对比、削减等因素造成的形边的节奏和隐显变化。敦煌壁画中的边形关系变化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类:第一,外形本身的节奏变化,或直或曲,或急或缓,或扬或抑,体现在形本身的变化上。第二,图形本身没有变化,就一种颜色和处理方式,但图形的背景色变化多,如边形一侧与背景色对比强,另一侧与背景色对比弱,这就造成了该图边形的隐显变化。第三,背景色无变化,物形“拆”成多个几何形块,“拆”开的色块中有的与背景色对比强,有的对比弱,由此造成的视觉刺激的层次变化。第四,图形与背景色皆各有变化,夹杂中虚实相生,随机变化,这是变化最丰富的一种类型。

四、空间的自由组合

敦煌壁画的空间处理极为自由,没有近大远小,没有焦点透视,没有画眼,没有纵深,多采用满幅画面的散落式构图。远近关系靠平面的上下关系表示,上面的为远,下面的为近。而这种看似散漫的构图都是围绕着一个总原则服务的,即一切都是为了更明了的表述佛教教义。所以我们看到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大小比例关系不是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来定,而是根据佛教故事中不同身份地位来定。

五、色彩的解放

敦煌壁画的平面性特征,一方面强化了壁画形式元素外轮廓形的表现力,而另一方面就是促使了色彩的解放。这两方面的因素也使敦煌壁画的抽象成为可能。由于不必拘泥塑造真实物像,色彩从再现描述客观中解放出来,色彩本身的审美性和表现力得以彰显。色彩的主观使用,是敦煌壁画色彩的装饰意味以及装饰的表现性的基本出发点。独立的形式元素,具有完整的审美特性。敦煌壁画中存在的各种几何形因素的色块,都是由对物像的解构而来,对解构后的几何形的色彩填充也是由画面的形式需要而定,而非客观物象的自然色彩特征。

六、极端简化与装饰细节

敦煌壁画以平涂的凡何色块为主要的造型元素,简化掉了诸如质感、量感、体感等几乎所有的物质形态感。有所简化,就有所强化,因为简化一部分,正是为了强化另一部分。简化掉客观物质形态的同时,就强化了形、色、用笔等绘画语言本身的表现力。极端简化之后的几何形色块在敦煌壁画形式元素中占有主体和骨架作用,如何使画面耐看,除了几何形本身的外形节奏变化以及形与形之间的“奇、安”变化与平衡布局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变化丰富的装饰细节的点缀。如果说几何形块是“面”因素的话,那么装饰细节就是“点”因素。正是简化的几何形块和装饰细节的调和搭配,才使敦煌壁画看起来既恢弘大气又丰富多彩。简化几何形与装饰细节的调和使用,是敦煌壁画平面性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为画面增添了活泼感和丰富性。

[1]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文物出版社,2011年。

[2]赵声良:《敦煌壁画风景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

[3]樊锦诗主编:《解读敦煌系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俞剑华:《敦煌艺术考察记》,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J206

A

1671-864X(2016)08-0219-01

邓炜(1993—),男,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武汉纺织大学,装饰艺术研究在读

猜你喜欢

物象壁画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亮丽的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