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接:重庆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概述

2016-08-15

汽车与安全 2016年4期
关键词:总队道路交通全市



链接:重庆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概述

重庆直辖后,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持之以恒地加大“人、财、物”投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层基础得到有效夯实,人防、物防、技防等管理手段得到极大丰富,形成了用好“交通安全办公室”、推进“生命工程”建设、规范农村劝导站设置等一批实用实效的经验做法。

地理环境

重庆市集大农村、大城市、大库区、大山区多元特征为一体;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道路交通安全面临较多风险因素。截止2015年底,全市人口3300万,约60%居住在农村地区;全市机动车驾驶人667.76万人,机动车保有量465.75万辆,约56%的车辆长期行驶在农村地区;全市14万余公里道路中,县、乡、村道路12万余公里,农村公路占87.2%。

事故环境

直辖以来(1997年至今),重庆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52起;其中1998年发生10起,2002年发生8起;直辖后的前6年(1997年-2002年)为事故高危期,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6.8起;2003年-2012年为抒危期,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1.1起;2013年至今为平稳期,全市已连续42个月未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其中农村道路自2004年石柱“9.25”事故后,没有发生过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重庆从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灾区步入平安区。

成立安委会交通安全办公室

1982年,市政府制发《关于成立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交通安全办公室的通知》,正式设立“交安办”。目前,全市形成以市“交安办”为龙头,区县“交安办”为骨干,乡镇“交安办”为分支,农村劝导队(站)为末梢的四级防控组织体系,全市41个区县、100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交安办。市交安办先后牵头组织各区县、各部门开展“交安行动”“两化一整治行动”、摩托车集中整治等全市重大专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五支力量

一、交巡警公巡队。全市共有906个公巡队,包括170个专职交巡警公巡队,736个乡镇派出所公巡队。重点管理国省县道,同时负责指导乡镇政府、派出所管理乡村道路交通安全。

二、乡镇交襛办(专兼职安全员)。全市100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乡镇交安办。全面负责辖区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工作。

三、乡镇派出所公巡队。全市管辖有农村区域的736个派出所,重点负责乡村道路执法、隐患排查和基础源头管理,与交巡警公巡队具有同等的路面执法权。

四、执法小分队。全市1007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小分队。由乡镇(街道)政府牵头,乡镇派出所公巡队、交通、交安办、农机监理和司法共同参与,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联合执法。

五、农村劝导队(站)。全市7172个通行乡村道路的行政村(居)全部设立农村交通安全劝导队(站),负责村社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上述“五支力量”在“两化一整治”和“交安行动”等重点专项工作的牵引聚合下,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构建了一张严密的路面查控网络,大幅提升了执法效果。

规范公路巡逻民警队建设

重庆总队认真贯彻落实部交管局公巡队建设系列部署要求,着力加强公巡队规范化建设。

队伍建设现状

截止2016年2月20日,全市共建立公巡队906个,落实公巡民警3407人,协勤2858人。其中,专职公巡队170个(一等54个,二等60个,三等56个),专职民警1051人,协勤1286人;乡镇派出所公巡队736个,专兼职民警2356人,协勤1572人。

管辖区域情况

全市公路里程14万余公里,其中,国道7245公里、占比5.2%,省道10250公里、占比7.32%,县道7031公里、占比5%,乡道13034公里、占比9.31%,村道10万余公里,占72.4%,专用公路462公里。

出台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公安局、重庆总队下发公路巡逻民警队规范化管理相关文件,规划全市公巡队建设蓝图,确定建设目标,明确任务、明晰责任。

交巡警执法站建设情况

按照部交管局公路防控体系规划部署,在全市国省县道布建执法站155个,其中,一级执法站41个,二级执法站114个,并确保建设标准、装备设施、勤务要求和警方配置的“四统一四到位”。

工作成效

近三年,重庆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持续下降。2013年,发生交通事故1220起,死亡人数264人,受伤人数1809人。2014年,发生交通事故1178起,死亡人数256人,受伤人数1822人,同比下降3.44%,3.03%,0.72%。2015年,发生交通事故1076起,死亡人数185人,受伤人数1618人,同比下降8.66%,27.73%,11.2%。

推进交通安全劝导队(站)建设

劝导站主要设置在进入国、省、县道的乡镇、行政村路口、赶集地进出口、多条乡村路交汇路口,按照管控道路和重要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工作成效

全市涉及农村道路管理的39个区县共成立交通安全劝导队(站)7172个,劝导员2万余人,年均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620万余起,宣传教育810万余人次;全市农村道路死亡人数和较大事故数在全市总量中的占比由高峰时的35%和49%,大幅下降至目前的24.9%和28.8%,有力确保了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

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七大职责”

看:观察过往车辆是否有号牌、是否超员,摩托车驾乘人员是否戴头盔

宣:宣传安全法律知识

报:对拒不接受安全检查或拒不改正违法违章行为的,利用手机、照相机等设备固定证据后立即报告镇街交安办派员现场处置

查:查看驾驶人员证照是否齐全、是否买保险

劝:对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尤其要加强对五种严重违反行为的劝阻。①客车、校车、面包车的超员;②货车、拖拉机违法载人;③摩托车未悬挂牌照,未戴头盔,超员;④机动车未悬挂牌照;⑤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

纠:对无证驾驶、超载、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封:遇冰雪天气、泥石流、滑坡塌方、重大疫病等特殊情况,向乡镇政府报告同意后,对村道采取封闭管制措施

做好宣传预防工作

重庆总队在抓好“交安办”、生命工程、劝导队(站)建设等工作的同时,着力于提高农村地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促使村民养成良好交通出行习惯,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短信平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2014年全市累计发送信息390万余条。

农村大喇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全市共建农村大喇叭24016个,全市村镇覆盖率达65.4%,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营造了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强化了农村群众的文明交通理念。

运用板报、警示牌和宣传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全市8225个行政村,8718所农村中小学校均建立了宣传橱窗和板报,并根据不同时期交通安全重点及时更新宣传内容。

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宣传。全市已有的8718所农村中小学均建立了校外辅导员制度,实现了“一校一警”,全覆盖的目标。

利用赶场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重庆总队充分利用农村地区“赶场日”这一群众生活习俗,指导各支(大)队借助农村地区“赶场日”,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现场咨询、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图片展等主题宣传活动。

利用“红白喜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重庆总队把开展农村“红白喜事”劝导宣传作为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指导各支(大)队及时进村入户,上门对“红白喜事”户主开展耐心细致的交通法律法规宣传。

开展“山体墙体”交通安全宣传。各区县共计投入宣传专项经费4030.6万元,新建(改建)宣传标语牌212处,是近年来建设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经费投入最多的一次针对国省县乡道路开展的交通安全宣传标语牌建设活动。

开展“文艺下乡”交通安全宣传。从2014年4月起,总队联合市文明办和市歌舞团,利用周末和农村赶集日在41个区(县)开展“交通礼仪进万家、文明微笑满渝州”文艺下乡活动,现场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交通安全歌舞和小品,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同时,通过现场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小礼品和宣传手册。今年将持续推进该活动在全市的深入开展。

针对重点车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重庆总队指导各支(大)队加强对客货运车辆、接送学生车辆、摩托车、微型面包车等重点车型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贴。随时提醒农村地区重点骂驶入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开展2015年文明交通宣传作品评选。该活动共收集宣传作品1380余件,其中文艺作品38件,微电影脚本35个,微电影成片4部。

开展“送头盔下乡 保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公益行动。按照部局农村宣传工作部署,重庆总队结合农村地区摩托车多、不爱戴头盔等现状,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送头盔下乡 保安全出行”交通安全公益行动。该活动依托农村劝导站建立“漂流头盔”借用点,在进入国省县道的乡镇村路口、通行客运车辆的乡镇村进出口、乡镇村赶集地进出口、多条乡村路交汇路口等位置,设立“漂流头盔”借用台账,在民警执勤、巡逻和农村劝导队工作中发现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无其他违法行为)的,先暂扣其有效证件,将“漂流头盔”借给当事人,让其在规定时间内,戴着自己的头盔归还,并领回证件,以此督促其驾乘摩托车务必佩戴安全头盔。

探索打造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大阵地”。2015年重庆市共新建宣传阵地119处(一类宣传阵地46处,二类宣传阵地73处)。其中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比例达到32%。今年,重庆总队还将继续推进“五大阵地”建设工作,拓展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范围,提高人民群众接受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打造权威、便民的微警务平台。重庆总队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重庆交巡警”官方微博、微信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安全宣传阵地;自2011年官方微博上线以来,累计发布20000余条信息,官方微信推送信息4000余条信息;官方“双微”集权威发布、交管业务服务、路况查询、建议收集、舆论引导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同时建立了全市41个区(县)级交巡警新媒体集群,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交通安全新媒体矩阵。

提高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水平。充分整合利用安监、公安、交通、农机管理资源,在全市建立具有督检、预警、考核等6大功能为一体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农村系统),切实提升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管理水平。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市9个区县。318个乡镇交安办试点应用。

通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全面掌控了农村地区人、车、路等基础信息和执法管理情况,实现了动态采集、动态管理、动态预警、跟踪考核,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实现有纸化到无纸化的转变,提高了基层工作效率,实现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远程监督,实现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化、信息及时化、预警动态化、考核具体化、效果最大化”的管理目标,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农村道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完善生命工程建设

2003年以来,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针对90%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在基础防护设施缺乏或不完善的危险路段这一现实,重庆总队紧紧抓住完善道路防护设施这一核心,以“超前投入、主动预防”为导向,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交通、安监等职能部门一起,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启动了以全市边坡坡度在45度至90度、路堤高度超过6米以上的危险路段及通行客运车辆的路段安装防撞护栏为主要内容的“生命工程”建设。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市累计投入36亿元,安装防撞护栏1.8万余公里。其中,农村道路1.3万余公里,道路安全防护能力明显提升,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直辖以来,重庆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52起。其中,1998年发生10起,2002年发生8起;未实施生命工程的前六年,重庆市年均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6.8起。生命工程实施后的第一个五年(2003—2007年)即降至年均2起。 2008年至今,全市仅发生1起两车相撞致12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实现了重特大翻坠事故“零发生”。据不完全统计,“生命工程”防撞护栏至少有效防止了近4000起坠车事故,避免了8000多人伤亡,部分群众在护栏上缠上红丝带,感谢“生命护栏”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猜你喜欢

总队道路交通全市
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探究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所有的“象”往之路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口袋书系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