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懂“毛坦厂”
2016-08-15张永谊
文 张永谊
其实你懂“毛坦厂”
文 张永谊
每到高考季,安徽的毛坦厂中学都会被推到风口浪尖。“毛坦厂中学”已经成为应试教育形象化的隐喻,这个特殊的“高考小镇”,也被“地狱”“集中营”“高考工厂”等标签化的名词所取代。一个视高考升学如命的国家,为何对一所本科升学率高达90%的农村中学充满鄙视呢?这似乎难以解释,但又似乎不需要作解释。处在当下,家有考生,大家都应该,也都能够读懂“毛坦厂”。
多少年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泾渭分明地将国人不平等地分为城里人与乡下人。生为乡下人,就意味着你拥有的社会资源先天不足,甚至将与愚昧、贫困为伍,且可能代际传递。若想改变命运,就得选择读书,拼命努力地学习考取大学。据说,毛坦厂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且复读生的比例很高,他们就是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命运乃至家庭命运的“拼搏者”。正因为此,才有“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官二代吗?”的励志口号。
自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大大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多元的创业就业通道,多选择的就学成才机制,高考的竞争性在大大缓解。但是,有着应试传统的教育文化,竞争的节点与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先是考不考得上,考得上了能不能上重点,上得了重点又看能不能上北大清华。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方面批评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另一方面又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给孩子到处报培训班;一方面呼吁教育资源均衡,另一方面又恨不得把所有优质资源都集中于自己的孩子,不惜代价地“择校”,企望孩子进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进去了还想着要择班级、择老师、择座位……
让我们再回头看“毛坦厂”,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总是希望通过教育、通过高考,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只不过处在毛坦厂这样的偏远小镇,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习资源都先天不足,让他们的拼搏染上了悲壮的色彩,当很多城里人在大谈“营养平衡”的时候,岂不知还有一大批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当我们以一种“审丑”的心态审视“毛坦厂”现象的时候,也只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异,随处可见的天价学区房、炙热的择校、盛行的家教,不都是“毛坦厂”的变种吗?
政府作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者,要做到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的丰富、多元、可选择,让教育拥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真正实现绿色、协调、持续,让教育改革的成果真正能够让人民群众乐于分享。
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真正推进教育资源的公平。政府作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者,要做到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的丰富、多元、可选择,让教育拥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真正实现绿色、协调、持续,让教育改革的成果真正能够让人民群众乐于分享。如果这些无法改变,故作高深的杞人忧天,义愤填膺的批评指责,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高谈阔论,对解决问题都丝毫无益,“毛坦厂”现象是被现实所选择,是学生的无奈选择,也是社会的无奈存在。
每个人都有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无论城乡,概莫能外。我们在反思“毛坦厂”的管理模式泯灭个性、不近人道之时,更多地则要反思这种现象存在的社会背景,思考我们还能为农村孩子提供哪些可以改变命运的通道,能让他们在培育兴趣、张扬个性的同时,实现上大学的梦,未来有一个平等竞争、施展个性才华的平台。
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影响个人终身发展,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但是,教育公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公平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