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盐腔现状的诸多疑问
2016-08-15吴沈华
吴沈华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对于海盐腔现状的诸多疑问
吴沈华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明代有南曲“四大声腔”的说法,昆腔、弋阳腔、余姚腔等要么传唱至今,要么保留在了其他戏曲剧种中,唯独海盐腔踪迹难寻,这不免让人大为疑惑。
海盐腔;现状;疑问
明代有南曲“四大声腔”的说法,指的是海盐腔、戈阳腔、余姚腔、昆腔。昆腔传唱至今,戈阳腔保留在许多高腔剧中中,绍兴的“调腔”中据称有余姚腔的影子,而海盐腔却踪迹难寻,这不禁让人大为疑惑,难道根本就没有海盐腔?
这就得找一下史料。在明代李日华的《紫桃轩杂缀》中有这样的记载:“‘海盐腔’,明代南曲四大声腔之一。兴于浙江海盐,是古老的南曲流传到各地以后,与海盐一带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戏曲声腔”。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期,就有循王之孙张镃住在海盐,常命他的家僮唱曲,传说即是海盐腔。海盐腔曾是明代影响很大的戏曲声腔,流传地区也很广,不仅是浙江地区,也流传到了江西,甚至北方各地。明代上流社会常以海盐腔的“大戏”作为宴会上娱乐嘉宾的节目,后来海盐腔得以持续传播发扬,至元朝经过一系列改良成为当时社会上最为通俗、流行的声腔。据元代姚桐寿《乐郊私语》记载:“杨氏家僮千指,无有不善南北歌调者”,“海盐少年,多善歌乐府,皆出于澉川杨氏。”叙述了当时海盐澉浦一带的名士杨梓、鲜于去矜、贯云石等人研究海盐腔的佳话。贯云石和鲜于去矜等人对于北曲有着相当的研究,通过他们的努力传播,大量成熟优美的北曲传到了海盐子弟当中,故有“杨氏家僮并不兼善南北曲”一说。在《金瓶梅词话》第74回中,作者细致地叙述了“海盐子弟搬演戏文”的场景,苏州人唱海盐腔。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海盐腔逐渐传遍了神州大地。明代嘉靖年间的何良俊著有《四友斋丛说》一书,其中写道:“近日多尚海盐南曲”,更有“甚至北土亦移而耽之,更数世后,北曲亦失传矣。”其后,在明代万历年间,王骥德的《曲律论曲源》书中还引述了何良俊的言论:“迩年燕赵歌童舞女,咸弃杆拨,尽效南声,而北词几废,何元朗谓:更数世后,北曲必且失传”,可见明嘉隆以后,“海盐南曲”已成为南曲的代表,影响已及南北各地。
我觉得海盐腔不可能突然创立起来,也不可能突然地消失,至少会有一些线索。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江西省的戏曲声腔专家流沙等人偶然从当地的一部戏曲中发现了海盐腔的踪迹,这一发现在戏曲声腔领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此后,江西省的民间戏曲界组织声腔研究专家自发地对现存零散的曲牌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精细地筛选和科学地整理了相关资料。专家们还在抚州市的盱河戏中发现了部分曲牌在音调上和“海盐”中著名的民间音乐“骚子歌”有非常相似的地方,由此考证出了盱河戏中仍然保留着一些完整的海盐腔曲牌,而在孟戏中仍然保留着海盐腔的各种经典元素。在这一重大发现之后,越来越多的民间艺人和专家学者来到抚州寻找“海盐腔”遗留的踪迹,被历史尘封的海盐腔开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海盐人逐渐认识到海盐腔流传于世的重要意义。为了发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精髓,海盐地区建立了海盐腔艺术馆,这一举动大大方便了抚州地区和海盐地区的专家学者对海盐腔的联合开发和研究。2000年,在澉浦镇南北湖地区召开了我国第一次海盐腔学术研讨会,澉浦镇南北湖是海盐腔创始人杨梓的故里,各地专家纷纷云集于此,来自上海、江西、湖南、杭州等地研究海盐腔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在研讨会上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讨论,这对于海盐腔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我国,除了江西地区有海盐腔的遗迹外,1978年,文化部顾问,我国戏曲声腔专家马彦祥专程来温州,对永嘉昆腔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后认为,永嘉昆腔所依托用的声腔,正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永嘉昆剧又被称作温州昆剧。目前,永嘉昆腔中最为经典的压轴戏——《琵琶记》就是采用海盐腔进行演唱的。南戏的发源地在温州,而永嘉昆剧则是由南戏衍生出来的。我国古代时期,永昆声腔从昆山地区传入浙南地区,并融合吸收了当时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常见、最为流行的海盐腔,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改良发展而形成的。
那么“海盐腔”具体是什么声腔?
《金瓶梅》中有一句“戈阳腔以鼓为节,调又喧闹,海盐腔却是以拍为节。原来南戏的唱歌,尽是以萧管为主。”海盐腔风格委婉妩媚,体局静好,不是水磨腔,去掉自成一个体系,速度比苏昆快两到三倍。海盐腔是用官话而非海盐话来演唱的,是吴语化的南戏,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所记:“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之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
海盐腔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需要我们后人继续去探索。
J825
A
1007-0125(2016)08-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