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对错
——《现代启示录》之启示

2016-08-15曾薇佳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战争人性

曾薇佳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00)

我们没有能力判断对错
——《现代启示录》之启示

曾薇佳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00)

战争呈现给我们的不总是生命的陨灭。在《现代启示录》制造的影像空间中,战争更多的是在消磨人的精神和人性。湄公河的河水变成了鲜血,也彻底洗掉了美国士兵们身上文明世界的最后一丝秩序。科波拉在拍完两部《教父》后终于有能力向世界表达他的观点:人类社会不一定一直在进步,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就足以毁灭所有涉入者的现代属性。这是本片、也是越战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现代启示录;科波拉;越南战争

当我们翻开人类的历史,会发现这是一部由战争构成的被血和泪沁润的罪恶之书。和平年代,我们无法感受战争带给人们的巨大伤害,只能从文艺作品、史料以及老一辈的口中隐隐感知到战争的基因。我曾单纯地以为战争是罪恶的,因为不论从哪方面来看,它都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战争同其他任何事物都一样,带有绝对的两面性。比如,推动社会进步(暴力革命战争),改变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科技发展(所有战争)。但无数个导演用他们的镜头企图告诉我,再怎么美化战争,他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一场毁灭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灾难。在电影的世界里,战争从来都是极端抨击的对象。在建立了完善的价值观后,我理解了电影艺术家们的做法。正如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所说:“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们永远要站在蛋的一边,去冲击体制的高墙。”我们如何站在人民的一方去定义战争的真正意义,是永恒值得思考的问题。

1979年,距美军撤出越南战场已有六年时间,科波拉也依靠两部《教父》积累了足够的声誉和实力,于是决定在此基础上拍一部表达自己对于越战思考的不受好莱坞商业生产模式影响的文艺片。他早就说过第一眼看到《教父》的故事就觉得俗不可耐超级倒胃口,但迫于经济状况还是硬着头皮拍了出来,没想到取得了商业和艺术上的双重成功,反倒是这部筹备数年耗尽心血的《现代启示录》不受影评人的青睐。评论界表示看不懂科波拉想要表达什么,笔者认为这部电影给我们的启发显而易见且震撼心灵。当时尚处在“冷战”思潮控制下的美国还无法正视这场把美国拖入12年噩梦的远东之战,于是美国主流媒体刻意忽略、屏蔽掉了这部刺入世俗表面粗糙外壳的深刻巨作。

较之这部作品有对比性的当属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同是反映越战,库布里克把这场灾难的原因更多地归于人性和体制。不论是胖子派里的“体制异化”悲剧还是越南少女独自一人担当狙击手,最后悲壮死去的“命运使然”悲剧,背后都隐藏着库布里克对于这场战争吞噬人性的思考。但《现代启示录》更突出了环境对于人性的巨大影响,本片在环境塑造上下了大功夫,环境成了一种超越正常思维的隐喻,并起到了推动叙事的作用。贯穿始终的原始热带雨林仿佛炼狱,折磨着思乡心切又丝毫不熟悉南亚的美国士兵,高大的棕榈树好像冥界晃动的招魂幡,湿热的空气,茂密的丛林,如瘟疫和蚊蚋般的恐惧慢慢吞噬掉了人内心理智与疯狂的临界点。随着漂泊的船顺着湄公河溯源而上,威拉德一行人渐渐被剥离了正常人的社会属性,还原成只有本能和原始欲望的兽物。这种对空间的极致塑造让我想起了赫尔佐格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阿基尔带领他的属下在亚马逊热带丛林里丧失了自我,空旷又闭塞的亚马逊河成为人性的试练场,他们本想征服自然寻找黄金,却反被自然逼得忘记了初衷。再强大的现代文明终不敌原始纯粹的自然之力。

全片最令我震撼的是科茨将军的一席话:“那些接种过疫苗的孩子们全都被砍掉了胳膊……胳膊堆成了一堆……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要忘记这个场面。”这就是从未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越南原始文明对抗异端的方式,毫不吝惜牺牲生命。有时我质疑东西方的文化为何如此不同,现在我渐渐意识到,西方经过人文主义思潮和启蒙运动后把人性放在第一位,把人当作人;而大部分东方社会不会考虑人性,他们第一考虑的是自己坚定不移信奉的祖先。这种观念的错位在一本描写非洲种族大屠杀的小说《百日》中同样有深刻的表现。卢旺达是瑞士的殖民地,西方殖民者把他们的文明价值观强加给从未开化的原始非洲人,结果就是间接助长了种族大屠杀的严重性。当主人公亲眼看着他曾经的图西族女佣被胡图族的邻居杀掉,原因仅仅是他想要她的自行车。当整个国家陷入谣言和疯狂当中,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止只有原始欲望的兽性。所有胡图族人拿起武器,不论平时和图西族人有没有矛盾,都肆意的杀人。他们这么做没有任何原因,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只因政府允许,就把这当作一项任务,和平时受到的种树培训没有任何区别。作为一个有理智的西方人,主人公感到他的价值观被生硬地瓦解。他爱这片土地,却无能为力阻止一切发生,“因为我希望公平,于是我犯罪。因为我犯罪,所以我公平。”[1]科茨将军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人。他刚开始对这种疯狂原始的人性感到震惊,但他马上利用了这一点,使得不带感情的杀人机器为他自己服务,从而背离了自己的国家和信仰,不为任何人而战,沉浸在自己的帝国里无法自拔。

于是又思考到另一个影片提出的终极问题:我们为谁而战?美国发动了一场极为无聊的战争,最终它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还葬送了一代人的青春。数以万计的美国青年毫无准备地被送上战场,他们或热血,或迷惘,却在战场上消磨掉了一切锐气和理想。开篇出场的比尔·基尔高将军,一身牛仔打扮,象征着标准的美国西部征服者。他确实和属下相处良好且善于鼓动士气,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荒谬的。为了冲浪,无缘无故地袭击一个村庄,导致美军和越南平民无意义的牺牲。我们眼睁睁看着越南平民的村庄被炸掉,又眼睁睁看着美军的直升机被平民扔的手榴弹炸掉。从这里,我们的是非观念开始丧失,我们既同情越南人的遭遇,又同情美军做着无意义的牺牲,就像我们面对一只螳螂在捕食一只蝉,如果救了蝉,螳螂马上会饿死;如果不救蝉,它就会被螳螂吃掉。接着,当船行驶到一处亮着彩灯的关卡时,这里更是一派疯狂的景象。战壕里放着摇滚乐,有些士兵半睡半醒,有的边骂边向不知何方的传来的时隐时现的声音疯狂射击。这里不像战场,倒像充斥着70年代迷幻文化氛围的露天酒吧。思乡心切又无处发泄的美国青年们把这里变成了逃避恐惧的游戏场,像一群孩子拿着真枪实弹在厮杀。“浸透了杀气的童心在血泥中嬉戏。”[2]威拉德不断问“谁是这里的指挥官?”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知道,这里已然失控,而美军什么也没有意识到。科波拉用极为平静的镜头向我们传达了巨大的恐怖:战争毫无意义,千百万无辜的生命不过是国家权力机关玩弄在鼓掌间的筹码。

我还想着意分析一下兰斯这个人物。他是这条船上坚持到最后没有丧生的和威拉德一起活着离开的唯一一员。一开始他不过是被扔到战场上不谙世事的青年之一,他的性格和思想彻底转变在于偶然和“兔女郎”相处的15分钟。我难以形容这极端环境下的第一次性经历和一个褪去万人瞩目光环袒露真心的邻家少女到底带给兰斯多大的震撼和打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从观念上彻底与这场战争决裂。之后他把脸涂绿,不顾安危地放烟雾弹,甚至在深入科茨将军老巢时完全融入原始人阵营,没有被野蛮当作异类(这也是他没被杀的原因)都能表现出他的理智已被原始本能侵占,他唯一所想的都是那天在破旧飞机中的破处经历。这种情结有点像《百年孤独》中何塞·阿尔卡蒂奥难以忘怀并影响他一生的性启蒙。战争再一次发挥了它邪恶的一面:让人麻木、空虚到没有活着的理由。

最后,我们回溯一下历史。我们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影响太深,大部分人都认可社会达尔文主义,即“人类的明天比今天更好的”观念,实则不然。一场无意义的局部战争就能使我们积累了几千年的文明准则溃烂,人类又有什么自信去昂首阔步地向世界宣称明天更美好?我们也无法判断美国的举动到底是像上帝一样为越南带来了文明的曙光,还是一场无休止屠戮的灾难。战争有很多张脸,在《西线无战事》里是那只翩翩起舞的、子弹来不及射中的蝴蝶,在《英国病人》里是那本记满了半生沧桑的笔记本,在《全金属外壳》里是越南小女孩死前睁大的双眼中凝视的仇恨和童真的恶,在《现代启示录》中则是一条流淌着血与罪恶的湄公河和飘荡在河上的科茨临死前念叨着“恐怖、恐怖”的声音。战争是比和平更能使人异化的年代,借用安吉丽娜·朱莉导演的《血与蜜之地》里的一句话“爱可以改变我们的欲望,战争会改变我们是谁”。《现代启示录》带我们看尽了原始的人性的罪恶,也嘲笑了20世纪持续了最久的一场近似于玩笑的战争,庞大的近乎史诗般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只能反思,警醒,在这场漫长的噩梦中探寻自己的影子……

让我们回到开头,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发出近似于心跳的轰鸣,棕榈树林瞬间被燃烧弹变成了火海,威拉德倒置的面部特写时隐时现,低沉的男声唱着:“所有的孩子们都已疯狂,都已疯狂”……

注释:

①卢卡斯·贝尔福斯.百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②刘慈欣.超新星纪元[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曾薇佳(1995-),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电影学。

J905

A

1007-0125(2016)08-0095-02

猜你喜欢

战争人性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逼近人性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他们的战争
功能与人性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