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街景观规划中城市文脉的延续

2016-08-13宋昱萱曹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宋昱萱 曹磊

摘 要:商业步行街是现代商业空间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街不仅是城市商业和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和城市景观,也体现出了整个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商业街建设的同时也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商业步行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消失,因而使得城市中传统空间和文脉的丧失,取代它的是千篇一律的环境形象。怎样更好地延续和保护城市特有的文脉,将城市文脉的概念融入到商业街景观设计内,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文脉;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是独一无二的,它展现着这座城市的个性与美丽。商业步行街经历漫长的发展,从而拥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形成相对独特的城市特色。历史文化的浓缩和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建筑与环境的改造与更新又反映着城市文化的变迁。因此我们发现,商业街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

一、城市文脉的内涵

城市文脉是建筑与其所在城市的关系,它反映了整座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关系。其中包括自然、经济和人文,等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水格局

自然地景持续地占据着城市之中重要的地位,也是城市部落建立之初,场所精神诞生的起点。城市特定的山水地理特征的存在,使得居民在城市环境中获得一定的方向感和归属感。

(二)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和谐模式,同时也体现了城市聚落与自然地景之间的关系等。

(三)地标

地标可以帮助人们增強场所的方向感,在城市空间中进行定位,是人们对于城市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从而展现出来特定的场所精神。如埃菲尔铁塔已成为巴黎的地标。

(四)街道

街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街道界面。街道中发生的人们的行为活动同时也体现出了城市当地的历史演变、地方特色、民族文化,街道是塑造城市场所精神的重要方面。

(五)特色空间活动

在长期的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城市居民在其中形成了很多特色空间活动。这些特色的空间活动是最有人情味的景观,也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表现。如节日庆典、宗教仪式等。

二、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要素

传统商业步行街在本文中指以特定风貌为载体,在现代城市中融合历史环境的物质空间形态。商业步行街景观由街道界面景观组成,即商业街构筑物围合的面,分为底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侧界面即街道两侧建筑立面的集合,顶界面决定街道空间的框架。底界面即街道路面,包括商业区设施和景观。商业街必须有各种服务设施,主要分为以下七个大类:

1.交通设施——出租汽车站、公共汽车站、停车场、存自行车处;

2.栽植——行道树、盆栽等;

3.城市设备系统——用于街道照明的街灯、水电管网系统、公厕盥洗;

4.景观用途——铺地、雕塑、水池、旗帜、喷泉、钟塔等;

5.展示橱窗——商品展示或宣传广告之用;

6.街道设施——信箱、电话亭、垃圾桶、饮水器、坐休闲板凳、布告亭等;

7.特殊活动空间——供街头表演献艺之用(如绘画、雕塑作品的街头展、摄影展、街头文艺演出等)。

三、结合文脉的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步行街结合城市文脉的设计,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流和互动,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传统的历史人文和现代城市中的人文景观融会贯通;二是指在景观设计和改造中要将原有的景观改造利用,对有历史价值的景观要加以延续,景观的表现形式和做法也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例如,将传统的材料结合现代的做法来延续文脉,让人们在游憩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历史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的双重熏陶。

(一)南京的本土特征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一直是江南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及建筑形式。 十里秦淮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是集休闲旅游、餐饮娱乐、文化商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岸休闲之都。夫子庙商业步行街成了南京的地标和城市名片,也是步行街基于文脉设计上所要表达的主题。

(二)整体街道景观规划设计

从夫子庙的空间节点、尺度以及比例的设计来看,它的外部入口是街区广场,形成了“景观散步”,同时景观的处理打开了街道内部游人的视线。街道另一端以秦淮画舫为收尾,也是本条街最重要的文化主题。

在街道内部空间节点的设计上,以一个尺度级进行推移,空间会失去节奏,不利于人群的集散。但把这条街道看成3条相对较短的街道组合,将每个街道空间作为一个较小并有趣味和特点的整体。在每两个较小街道空间之间交界的区域设置小型的广场节点作为缓冲空间。这样有利于商业活动对空间的要求,游人在行走过程中也不会因为街道过长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小型广场的设计使建筑与环境更符合当地传统文化的背景,体现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的风貌。

(三)街道建筑与特色景观节点的塑造

1.泮池码头

内秦淮河长9.6华里,史称“十里秦淮”,自然景观甚美。它以水路城林自成一体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为依托,集观赏性、娱乐性、互动性为一体,体现了生态、人文、历史文化的和谐。加之一些人工自然景观的处理,如游船、壁画、灯光及画舫景观的优化。“乘画舫,游秦淮”成为首选活动。通过景观的重点强调及分散式的布置,以增强景观的主题,赋予节奏感。

2.夫子庙

夫子庙布局左右对称,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庙、市、街、景合一。每年一度的春节灯会、民俗文化庙会、大型祭孔乐舞表演等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赏。为市民在钢筋混泥土的森林中提供了珍贵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也聚集了人气,带来了商机。

3.街门

街門的设置除了围合街道空间之外,还有框景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城门的符号,唤起人们对于辉煌历史的联想。

(四)街道建筑景观

1.建筑色彩与质感塑造

商业街内部的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内部建筑不高,都是二三层。其建筑构成除了墙体,其余都是用木质材料所建造,南方传统民居的色彩装饰不同于北方民居多用丰富华丽来烘托氛围,建筑装饰色彩明艳夺目。而传统民居的建筑色彩讲究淡雅轻松,建筑色彩与环境色彩的对比和协调统一。在自然环境中透露出祥和与安宁。

2.铺装设计

步行街中的铺装设计是整个建筑环境整合与场所精神突显的重要环节之一。这种基于文脉的传统商业街空间形态的铺装设计应该区别于一般步行街的铺装设计形式,对于铺装图案和色彩的设计都要遵循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采取保持地面铺装色彩为中灰色基调,选用本地产的青石、青砖以及灰瓦来作为铺装的基本材质。在铺装图案上保持大面积的平整基调,在局部用能够体现夫子庙文化内涵的浮雕或线刻图案来增加铺装的细节以延续文脉。

(五)街道共鸣性景观的主要特征

1.功能的多样性

街道场所空间和节点广场的使用功能多样化对场所精神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节点广场为例,结合步行街内剧院前的小广场,还可以提供一些传统剧目的露天表演。广场上定期举行一些民俗游园活动,结合流动的小商贩以及临街的茶楼饭馆,形成一个集民俗博览和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南京传统民俗市井印象。 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内民间艺术大师还会现场制作民间工艺品:彩灯剪纸、微雕、绳结、烙画等。还可以观摩南京地方灯会,切身体验秦淮河畔的民风民俗,给街道空间增添了活力。

2.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层次上:造型和使用模式。标志物和文化雕塑的形态特征非常重要。例如,一系列体现南京民俗生活的人物场景雕塑以及体现当地历史风貌的文化雕塑,充分展现了传统民俗风貌区的建筑特色,给整个街区注入了历史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整个建筑环境的场所精神层次,成为街区的强烈标志符号。

四、结语

通过商业街景观设计与城市文脉的研究,目的是让原本失去城市特色的商业街重新重新恢复其城市的活力和场所精神。商业步行街不仅能提供给人们一个对物质欲望追求的购物场所,而且还是一个能提供人们精神享受的活动空间,可以说是城市经济及文化的活动中心。保护与延续商业步行街的传统风貌,对城市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传统商业步行街的改造、更新中,引入了文脉的理念,有利于城市风格、场所精神,以及传统商业步行街空间形态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尹安石.现代城市景观设计[M].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郭苏明.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中的场所精神[D] .江南大学,2003.

[3]陈为民.谈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J].商业地产城市开发,2004,(10).

作者简介:

宋昱萱,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曹 磊,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梁燕莺景观设计作品选登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初探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