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城”
2016-08-12旧时锦
旧时锦
上个月父亲告诉我,乡下的老屋卖了个不错的价钱,要我周末陪他回去整理东西。我答应下来后,低头继续手中未完成的工作。
室友走过来,看了我手中的东西一眼,惊叹道:“要不要这么贤惠,竟然把旧帆布包改成抱枕了,我这个原主人都认不出了!”
我笑了笑,珍惜一事一物,赋予它们二次生命,这点还是我从祖父身上学到的。
01
祖父从小就被他的父母送到一户木匠家当学徒,后来又到工厂去做技术工人,生产印刷机等机械用品,退休后一直赋闲在家。
我的童年大部分是在乡下的祖父家度过的,那是人一生中记忆最好的时候,可是我偏偏对祖父的印象十分稀薄。因为我们都太“忙”了,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有碰面的机会。
小时候的我像个假小子,跟在堂哥后面到处乱跑,爬树摘果子,趟着溪水捉泥鳅。而祖父整日坐在他的小屋子里,忙着进行各种研究,因此我家后院时不时传来锯木头、焊接金属和钉钉子的声音。
夏天,我的裤脚上难免会沾上泥巴,每次回家吃饭,免不了祖母的一顿数落。这时,闻到饭菜香味的祖父就会背着手,脖子上挂着他的眼镜,从院子后面的小屋慢慢踱步出来,坐在饭桌前等着开饭。
每当这时,祖母便会雷打不动地批评他不做事,把管孩子的重任全交给了她;而祖父也不还嘴,只是答应着,然后依旧我行我素。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在我跑出去玩儿之前,祖父把我叫进了他的小屋。
那是我第一次踏进祖父的神秘的小天地,里面出乎意料得整洁,中间立着一张长长的木桌,上面摆着各种各样我看不懂的小零件,阳光从小窗上打进来,照在祖父灰白的头发上。
祖父送给我两个不知是用什么改造成的小金属夹子,并教给我使用方法。只要将裤脚卷起来,再用夹子夹住,无论怎么跑跳裤脚都不会掉下来。
我如获至宝,没有了这层忧虑,抓泥鳅的效率也高了不少。两个金属小夹子,是我童年时对祖父最深刻的印象。
02
我到城里读中学后,和祖父见面的次数就更屈指可数了。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我也不例外。那时,我和许多孩子一样,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
而祖父依旧守着他的小屋,不顾家里反对的声音,每天捡回一些木料、金属废弃品,身上也经常沾着不怎么好闻的机油味,看着祖父粗糙的双手和洗得发白的工作装,我越发觉得他土气,生怕跟他扯上关系。
就这样,每次回去,爷孙俩的交流仅限于打招呼和离别前的再见。
高考后,我决定去一个离家很远的大城市读书。收拾行囊远行前,我照例回了乡下的旧屋。大概是做手工活的缘故,祖父的口齿比同龄的老人伶俐,谈吐很有逻辑,身体也算硬朗。
这时的我已经懂事,不会再嫌弃祖父的“土”,却也不会和他表现得十分亲近。
就在我和祖母准备午饭时,祖父忽然出现在厨房,说他有东西要给我。在小屋里,他递给我一个带着淡淡的原木香的小梳妆匣,里面放着一把小木梳和手持镜,表面的每一寸都被打磨得光滑无比,柄上还用繁体字刻着我的名字,简直可以用精美绝伦来形容。
这样一个小东西,不知花费了他多少心血和时间。
忽然,眼前的景物和记忆重合,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午后,面前的老人塞给我两个金属夹子,耐心地解释它们的用法给我听。只有那一头银丝透露出岁月的痕迹,无声地提醒着这位被我忽略许久的老人已经进入耄耋之年,而我也长大成人,即将肩负起责任。
原来,祖父对我的关心,还如10年前一样,一丝一毫没有减弱。
我不在乎木匣是用做哪一件家具余下的边角料改造成的,也没有感动得泪流满面,只是答应祖父,会好好使用它。
那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踏进祖父的城。
03
祖父走时正好赶上我的毕业季。在大学里,我同时修两个专业,一文一理,任务都不轻松,开夜车改论文准备答辩是常事,不要说祖父了,连和父母的联络都少了许多。
一天中午,我收到父亲的信息,说昨天夜里祖父在梦里走了,是祖母醒来准备早饭时发现的。据祖母说那天晚上临睡前,祖父破天荒地对她说,他的望远镜快完工了,做好之后就可以带她去桂林旅旅游。
说到这里,祖母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读懂了她这一声喜忧参半的叹息:喜的是,在祖父的心中,祖母和他的手工制品一样重要,走之前还惦记着;忧的是,祖父给祖母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承诺,再没有机会实现。
葬礼过后,祖母将后院的小屋上了锁,直到今年再次打开。这座老旧的宅子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有几处建筑结构已经不稳,因此祖母决定卖给别人进行翻新改造,同意随我们搬进城里养老。
回到家乡,我发现老屋的一切都变了,新的电视机和冰箱在木质结构房屋的衬托下,显得怪异极了,唯有祖父的工作间原原本本保存了下来。
其实我们都明白,祖父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支撑起这个家,供3个儿子读了大学,又看着新一代子女长大成人。
如今,人们不断将过去的东西翻出来再次追捧,我常会想起祖父的小屋,他像一员英勇的大将,守卫着那座属于他的城池,用勤俭的品格守护着每个家人。
我将做好的抱枕摆在了客厅的沙发上,不知情的人完全看不出它是由一个半新的帆布包改造的。我想,这大概是纪念祖父的城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