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刻在民族记忆中的印痕
2016-08-12王霞
王霞
雪儿是坡娃从狼群中舍命救回来的一匹小马驹。它通体泛蓝光的白毛,蓝黑色的四蹄,蓬松的长尾巴,是那样漂亮英俊。它和坡娃一家,还有坡娃的小伙伴瓜灯和草灵,在野狐峪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
雪儿渐渐长成一匹健壮的骏马。战争爆发了,雪儿被日军强行掳走,身上被烙上日军的火印。
日本军官河野想把雪儿训练成自己的坐骑。但雪儿心中的主人是坡娃,它不肯接受河野的奴役。雪儿因不屈的对抗而沦为拉炮的战马,不得不忍受母子分离的痛苦,并遭受种种凌辱。同时遭遇不幸的还有处在日军大炮攻击下的野狐峪村。
历经战火和苦难之后,雪儿终于被坡娃带回了野狐峪,但身上的火印,成为它终身的耻辱。雪儿在村民们面前深深地低下了头,直至它赢回尊严。
这是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新作《火印》。
看完它,是在一个黄昏。光线已经很暗了,半轮明月早已挂在中天。深蓝的天幕背景上,几只大鸟无声地掠过。对面楼房的灯光次第亮起,如点点繁星。路灯下,有几个孩子和一只小狗在嬉闹着。一切是那么的温暖而安详。
我突然想到书中的那匹马和那个孩子,他们似乎正向我走来。
关于抗日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多,但战争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很少,以动物作为主角的更是罕见。然而,战争没有让儿童幸免,所有的生命都在遭受着涂炭。曹文轩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空白,通过精妙的故事构架及叙事方式,铺展开生动鲜活的细节,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
在《火印》中,所有的情节进展都突破了以往抗日题材小说的套路,让那遥远得恍若隔世的一段战火生活,在我们面前立体地显现。虚构的人物、事件、地点,却触动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些曾沉睡于岁月的记忆碎片,借助文字,与现在的我们重逢。我们穿越了时间,置身于历史,在一个虚拟空间里感受扑面而来的那种紧张、焦灼与混乱。
作者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惨痛与血腥,也不去肆意展现敌我的仇恨与对立,但战争的残忍与悲怆却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袭来。转瞬间,无数的生命都在战火中凋零;幸存的人们在生离死别之际,要面对被战争打碎的一切。
当黑暗将美好淹没,雪儿、坡娃、年轻士兵和村民们,藏起了悲伤,挺直了脊梁,把仇恨化作了捍卫家园与尊严的行动。而当雪儿载着士兵终于打败了河野,为野狐峪赢得胜利,为自己赢得尊严的时候,我们看到,战争在它的心中早已烙下了深深的伤痕,无法抹去。
雪儿是一匹马,曹文轩却把它当作有血性、有气节的人来写。他巧妙地借助雪儿的眼睛来看待这场战争,用它的经历串联起整部作品。大多数时间里,雪儿是沉默的,因此它在小说中的几处嘶鸣,格外振聋发聩。那是雪儿在苦难中抒发自己情感,是为自己的厄运呼喊,也是为所有受难的人呼喊,更是对战争的控诉。
战争是残忍血腥的,但是战争从来没能摧毁人类,没能阻止社会的进步。那是缘于人性深处永远存在着爱。这份纯洁的爱是人类社会永远的明灯,它引领着全人类走过一重重的黑暗,走向理智的光明。
《火印》就是以人性的爱作为小说明亮的底色,让读者在感受战争裂痛的同时,还心存温暖。坡娃与雪儿的心灵相依,坡娃和小伙伴瓜灯、草灵的情同手足,甚至日军小兵稻叶对雪儿和小马驹的呵护,都是战火中极为珍贵的爱与悲悯。
曹文轩借助战争中一段人与马的传奇故事,一枚特殊印记,书写了尊严、人性、亲情在战争中演绎的故事。作者站在人性的角度和高度去反思战争,审视战争对一些美好事物的摧残和毁灭,同时对友爱、尊严、温情等正能量进行大力弘扬。《火印》让孩子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增强对爱的感受与向往,对光明的追求与坚信。
《火印》,印刻着我们不能、不该,也无法忘记的一切!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