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计划”的建筑学业务实践基地建设探索
——以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

2016-08-12吴运法许杰青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建筑学建筑设计

吴运法,许杰青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

基于“卓越计划”的建筑学业务实践基地建设探索
——以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例

吴运法,许杰青

(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

高校培养的建筑学专业人才进入设计院企业工作后被发现缺乏工程能力,建筑设计教育与设计院人才需求不匹配。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框架的指导下,以建筑学专业业务实践基地建设为契机,探索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方法,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来解决建筑学教育与工程能力提升的衔接问题,并总结得失,为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卓越计划;业务实践;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地方院校

1 业务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

1.1当前建筑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注重人才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建筑学的实践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大学生从学生角色转变到职业建筑师的关键一步。近年来,社会对毕业生人才的素质要求有大幅度提高,从合作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生进入设计院后不仅不能马上胜任工作,而且需要一个很长的培训过程才能适应设计院的工作,这意味着建筑学教育与设计院的工程实践产生了断层,如何扩大建筑学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1]。

1.2教育部大力提倡卓越工程师计划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高,特别是我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建立和专业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和与国际接轨,市场全面放开,一方面建筑学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越趋向于国际化。“再工业化”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采取的重要发展战略,一方面可以重拾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将会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产生新的重大的影响。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将是巨大的,只有足够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撑起现代产业的飞速发展;其次,建设创新型国家更是需要大量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再次,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也迫切需要我国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部于2010年率先开始教育改革,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足国情,面对全球,培养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各类型工程与技术人才。

2 业务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

2013年,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申报“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并获批准,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框架的指导下,建筑学专业设置了校企合作业务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进行不断优化提升,将高校培养人才的机制与企业培养机制相结合,逐步建立一只高水平的工程教育联合教师队伍。

2.1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促进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其中,校内学习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设计以及创新能力为主,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搭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多学科协同能力培养,大力推进以项目为背景,问题为导向,案例为着力点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校外部分学习以在企业中学习企业先进技术与文化为主,通过结合工程实践理论来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2]。

2.2建立新型混合学生实习培养制度

将行业企业纳入为与高校并行的培养单位,建立起以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培养目标,让行业企业参与到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制定以及培养过程之中。并结合相关政策,探索在不断更新的市场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实习制度。

2.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联合教师队伍

建立一支具备较高水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包含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须按计划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和实践工程,因此要具备一定的工程经验,部分教师应具备企业工作经历,且工作年限满足要求。兼职教师须由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可从校外企业进行聘请。

3 业务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3.1构建“一干双支撑”的培养体系,大力整合实践教学模块

在建设建筑学专业业务实践基地之初,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及与用人设计单位的座谈,先后对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和修订,相对削弱技法训练,加大了设计思维知识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的教育,并收到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新的培养方案突出素质教育,建立设计课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干双支撑”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为发展主线,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有机的结合进去,以“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对应用型建筑类本科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全面立体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合理设置设计、理论、技术、表达、实践、修养等知识体系,知识培养符合学科内涵,并具有多元化特点,教育过程中重视突出职业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3]。

在加强建筑设计主干课程的主线外,实践教学课程具有分散联系不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节或者重复的问题,我们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对各实践课程教学模块进行了整合和划分(表1),使实践课程教学模块本身之间能相互贯通,并能与建筑设计主干课程和校内外的实践平台相互补充,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表1 实践课程教学模块

3.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打造“阶段式、平台化”培养途径

新的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教学模块,学生的学习包括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个阶段,为了配合这二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我们分别在校内和校外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

通过多年的教育评估和教学改革,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已经相对完善,计有: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所、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及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一系列平台,主要采取教师+工程师合作STUDIO(工作室)模式,将校内实践课程教学模块与之结合,校内教师和校外工程师联合指导。

同时我院建筑学专业依托本地区建筑设计机构较为集中、建筑科研单位力量雄厚的条件,与设计机构和科研院所长期保持着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先后与安徽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大型、知名的建筑设计机构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合作协议。进一步规范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学生在设计机构的实习阶段,由企业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课业指导教师,并定期为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实践指导活动。期间结合校企联合培养方案,由设计机构具体落实学生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活动,并提供实践场所与具体实践设备,安排学生实际操作,有条件的可以接纳学生参与实践创新和技术开发。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及其应承担的义务,建立业务实践基地,双方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正式挂牌。加强组织与管理,针对学生工程实践的管理,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间共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工作与学习制度,并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进行统一指导,且选派优秀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直接参与管理。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联合教师队伍,初步建成联合指导老师专家库。

高水平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及结合专业特色,采取以下措施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针对建筑学科实践教学要求高的特点,依托安徽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理顺教学单位与设计单位两院关系,包括工程实践的项目管理、技术管理及财务管理等,为教师从事建筑设计工程实践创造必要硬件条件[4]。二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合理配置老-中-青师资队伍,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技术岗位挂职锻炼以及获得相关领域执业资格,参与设计、施工与管理领域的各项工程实践和技术指导工作;积极发挥有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帮带工作,促进工程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水平、综合型施工、设计、勘察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积极参与国内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联合指导教师专家库,在现有联合培养专业实践基地以及联合指导教师的基础上,学院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指导教师的资质标准及认证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联合指导教师专家库。联合指导教师将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主干设计课评图教师。通过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实践人员在专业中任教,提高专业教学的市场化程度,力争使教学与建筑设计市场接轨。

3.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

二年级和三年级每学期建筑设计主干课程除了结合“专业评估标准”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外,增加了教评分离,公开评图环节,评委由不同年级教师及合作企业校外专家担任,评图结束后校外专家与学生进行座谈,通过交流增强学生对设计知识的理解,同时进行优秀作业的答辩,各年级的优秀作业,加以奖励,增加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热情。

四年级和五年级制定了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机制。四年级的课程设计安排在设计院中,真题真做,由设计院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统一命题,统一指导,共同评判成绩。五年级上学期的生产实习实践环节,由学院和校外业务实践基地联合指导,除了设计院生产实习过程中,增加考核项目,除了正常的生产实习成果外,增加了施工图知识测试及施工图制图测试,同时实习场所和实习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指导教师能参与到学生的设计院实习过程中,有效的杜绝了原来实习过程无法控制的局面。五年级下学期的毕业设计环节中,增加了开题答辩、中期汇报检查和预答辩的过程,校外业务实践工程师全程参与毕业设计过程,最终成绩由校内和校外教师联合评定。同时积极与校外业务实践基地合作,通过模拟设计院的工作环境,组织建立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专业团队,并以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要求控制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并熟悉未来的就业环境,提高多专业协作能力,从而顺利完成角色过渡。

4 结语

建筑学专业业务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仅要将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好,更多是师资队伍和教学培养方案的建设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包容的,它们既可以综合运用,也可以以一种合作模式为主,配之以其它合作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卓越工程师的实践教育任务,高校需要与合作企业通过反复沟通、探讨并进行尝试,才能够创新性地提出合适的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安徽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业务实践基地建设在这些年里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一些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缺乏积极性,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环节和内涵上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合作模式单一,需要继续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完善和改进。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

[2]张晟,林耕,刘辉.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为例[C]//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卜德清,张勃.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模拟设计院”教学模式[C]//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4]于红霞,郝赤彪,徐科峰.注册建筑师制度对建筑教育的影响[C]//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余义兵]

G642

A

1674-1102(2016)03-0129-03

10.13420/j.cnki.jczu.2016.03.0033

2016-05-11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13sjjd016)。

吴运法(1972-),男,安徽濉溪人,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设计。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建筑学建筑设计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