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经济效益能值分析
2016-08-12冉茂钧贵州省德江县长堡镇林业环保站贵州铜仁554300
冉茂钧(贵州省德江县长堡镇林业环保站,贵州 铜仁 554300)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经济效益能值分析
冉茂钧(贵州省德江县长堡镇林业环保站,贵州铜仁554300)
针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经济效益能值,结合西溪湿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其能值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湿地公园是湿地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有效模式的结论。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经济效益;能值分析
湿地公园建设为湿地保护的有效举措之一,现阶段国家正对此给予很高的重视。在本次研究中,选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四大指标体系的建立(净环境、净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产出率),对湿地公园生态经济效益能值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将西溪湿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湿地的总面积为60km2,为杭州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候调节、水源供应以及防洪消灾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该湿地逐渐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农田利用与房地产开发迫使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现有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及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使湿地的水质每况愈下。为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当地启动了综合防护工程,修建国家级湿地公园是首要的任务和工作。如今,国家湿地公园的一期和二期工程已经完成建设,同时实现对外开放。
2 湿地生态经济效益分析方法介绍
2.1能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措施
研究表明,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为要具备充足的能源贮存、能源反馈及能值实际产出,将能源的实际产出等效划分成直接经济收入与无法进行交换的产出,以此为系统发展的有效判断提供可靠依据。此次研究在这一前提下实施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从经济与环境两个角度入手,创建多项指标体系,如净经济效益、净环境效益以及环境产出率等,为评价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对于生态经济系统而言,其能流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经济系统能流示意图
由图1可知,系统能值的投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分别为可更新与不可更新资源,还涉及一定系统反馈。而能值产出的其中一部分能通过交换获取一定量的经济收入,提升能值的经济产出,还有一部分为生物正常生长时的有机物质,大多贮存于系统当中,逐渐形成基础的环境能值。不同指标对应的表达方法为:
(1)净经济效益等于经济收入减去经济反馈;
(2)净环境效益等于有机物质产出减去不可更新资源的投入;
(3)经济产出率和经济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相等;
(4)环境产出率和环境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相等。
净经济、净环境效益为有效衡量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中,如果净经济效益为正,则表明经济产出超过投入,系统可以再次进行反馈,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如果净经济效益为负,则其无法维持可持续发展态势。如果净环境效益为正,则表明系统所贮存的能值可以进行不断的积累,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如果净环境效益为负,则说明其能值正在持续降低,会使系统出现资源枯竭的危险[1]。
经济、环境产出率为有效衡量系统实际产出效率的重要指标。其中,经济产出率为系统实际收入和投入之间的比值,主要表示在一定投入条件下系统在经济层面上的实际产出。而环境产出率为环境能值实际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值,主要表示在一定投入条件下系统在环境层面上的实际产出。
2.2技术路线
能值分析流程为:
(1)资料收集:收集并整理和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资料,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等方面。
(2)编制能量系统图:明确系统对应的边界与内容,编制能量与能值的系统图,形成一个系统图解。
(3)制作能值分析表:包括系统对应的能量流、经济流与物质流。
(4)创建能值指标体系:创建一套完善的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包含上述提到的净经济、净环境效益和经济、环境产出率。
(5)深入分析并评价公园建设前后的系统实际发展情况。
3 分析结果和讨论
3.1系统能流
湿地系统输入能值的其中一部分是来源于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另外一部分来源于系统反馈。在修建湿地公园以前,湿地环境中的所有居民都将渔业生产为主,系统反馈的投入将芦苇、淡水鱼与竹林等农业生产为主[2]。公园建设活动开始后,过去的生产模式依然保留,但已经不开展新的生产活动,经济反馈为公园建设的重要前期投入。
在修建湿地公园以前,系统输出能值以养殖业位置,农作物生长会产生一定有机物质积累,还能提供一定生态服务功能。公园建设完成后,除了以前的养殖业与农业生产,旅游经营也会带来很高的经济产出。
3.2能值投入和产出对比
3.3能值指标分析
公园修建前和修建后的净经济效益都是正,表示经济方面的产出超过投入,系统可以再次进行反馈,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对于净环境效益而言,修建公园前为负,现有的基础能值不断损耗,表示现有的生产活动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但并不适宜环境的持续发展,最后必定造成资源固结。在公园建成后,净环境效益变为正,基础能值得到了很好的积累和增加,尽管在此过程中损失一定经济效益,但环境具有了很强的可持续性,保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产出效率角度讲,公园建成后,系统的经济产出效率下降了0.69,在完全一致的投入能力下,经济产出能力仅有过去的六成左右。然而,通过公园的修建,系统的环境产出效率提高了1.95,增幅可达到40%,效果十分明显[5]。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国家级湿地保护公园的修建,系统经济反馈得到显著提升,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动植物等湿地资源得到了理想的保护,系统的有机物质积累大幅增加,环境产出提高40%。此外,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为经济反馈提供有效的保障,填补系统的经济产出效率损失,确保系统得到可持续发展。
4 总结
(1)本次研究从经济与环境两方面入手,创建了指标体系,分别为净环境、净经济效益和环境、经济产出率,以此为基准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分析。
(2)但从能值的投入产出中看,在公园建成以后,经济反馈大幅提高,水质等得到显著改善,发挥出应有的保护功能,有效提升了环境产出。
(3)公园建成之后,净环境效益从负变正,基础能值得到了很好的积累和增加,尽管在此过程中损失一定经济效益,但环境具有了很强的可持续性,保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4)在公园修建早期,所需经济投入相对较大,产出很低,但在系统正常运转后,用于维护方面的费用大幅降低,系统将表现出很理想的产出效率。除此之外,公园的建成也很好的带动了周围经济不断发展。因此,湿地公园是湿地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
[1]任丽燕,吴次芳,岳文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经济效益能值分析[J].生态学报,2009,10(03):1285~1291.
[2]丁晓荣.太湖流域中小型湖泊湿地保护与利用模式评价——以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湿地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04):298~303.
[3]骆林川,董国政.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潜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01):84~88.
[4]马 进,陈克龙,曹生奎,刘志杰,赵志强,韩艳莉,苏茂新.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7(02):22~25.
[5]吴得卿.基于SWOT分析的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5,8(11):279~282.
2016-6-20
X37
A
2095-2066(2016)19-02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