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化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2016-08-12李修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低碳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斑状集安锆石

李修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通化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李修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对胶-辽-吉活动带北部通化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片麻状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114±17Ma,并遭受了晚期1889±53Ma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斑状花岗岩形成于1888±8Ma,与区域变质作用时代基本相同,反映该区曾经历一个陆内拉伸盆地的发育、闭合和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

片麻状花岗岩;斑状花岗;通化地区;胶-辽-吉活动带

1 引言

胶-辽-吉活动带是我国华北克拉通东部最重要的一条古元古代活动带,其北起吉林南部的通化、白山地区,向西南经辽宁东部、胶东半岛,最后止于安徽蚌埠,绵延上千公里(图1a)[1]。其主要由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镁铁质侵入体和绿片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带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包括胶东地区的荆山群和粉子山群,辽东地区的南、北辽河群,吉南通化地区的集安群和老岭群等。胶-辽-吉活动带尽管研究多年,但有关它的变质演化与大地构造属性却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该活动带属于陆内闭合裂谷[2],另一种观点认为其属于陆-弧或陆-陆碰撞带[3]。目前看来,碰撞模式的证据主要来自于该带南部,由于胶东地区高压麻粒岩的存在[4~5],对其成因的争议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北部的辽吉地区,由于变质程度普遍较低,且广泛发育非造山的A型花岗岩(辽吉花岗岩),难以用碰撞模式解释[1]。最近,在对通化地区条痕状与斑状两类古元古代花岗岩开展锆石U-Pb定年过程中,发现二者岩石组成与形成时代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截然不同的大地构造演化环境。

2 区域地质概况

图1 华北克拉通构造分区(a)[1]与通化地区地质简图(b)

通化地区是吉林南部早前寒武纪基底出露最为广泛的地区(图1b),岩石种类齐全,既有古老的太古宙TTG岩套,也有古元古代的变质表壳岩(集安群和老岭群)、基性侵入岩,还有一系列同造山和非造山的花岗质侵入体,包括古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淡色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等。其中,片麻状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岩性以黑云母钾长-二长花岗岩为主。斑状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南部,未变形,以发育石榴石和钾长石斑晶为特点,侵入了古元古代集安群变质岩系。集安群变质沉积岩系主要分布于中部,包含了蚂蚁河、荒岔沟和大东岔三个岩性组,分别以含硼、含墨和含夕线榴为代表,变质程度较深,局部达到了麻粒岩相。古元古代老岭群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由石英岩、片岩、千枚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组成,变质较浅,仅达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同时,还发育一系列新元古代-中新生代沉积盖层和花岗岩。

3 测试方法

锆石制靶和LA-ICPMS锆石U-Pb原位分析在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学实验中心完成,激光剥蚀系统为美国NewWave贸易有限公司UP193SS型深紫外(DUV)193nm、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所使用ICP-MS为美国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的7500a型。激光束斑直径为36μm,实验中采用载气He,流速0.88L/min,激光频率为10Hz,预剥蚀时间5s,剥蚀时间45s,元素积分时间Si和Zr为6ms,U、Th和Pb为20ms,其它元素为10ms。年龄计算时以标准锆石91500为外标进行同位素比值校正,标准锆石TEMORA,QINGHU为监控盲样。

4 样品描述与测试结果

4.1片麻状花岗岩(样品TH1106-1)

图2 通化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手标本与显微岩相图片

样品TH1106-1取自红石村附近(图1b),外表呈黄或浅粉色调(图2a),中细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包括:黑云母5~10%,石英25~30%,斜长石25~30%,微斜长石40~45%,长石均不同程度蚀变(图2b)。该样品中的锆石以柱状为主,晶形较好,粒度介于150~350μm之间,长宽比在2~4之间,属典型岩浆锆石。利用LA-ICPMS共分析了32颗锆石,结果显示,Th含量 (ppm)介于66.9~996之间,U含量(ppm)介于168~1273之间,Th/U比值介于0.23~0.93之间。年龄最大值为2137±14Ma,最小为1410±17Ma。在锆石U-Pb年龄谐和图上(图3),多数数据点偏离了谐和线,表明存在较严重的Pb丢失。但仍有一些数据点位于谐和线上或其附近,并集中在2100Ma附近,15个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114±17Ma,反映了该花岗岩体的侵位时代。另有四个点的不一致下线上交点年龄为1889±53Ma,反映其曾遭受后期热事件改造。

图3 片麻状花岗岩(样品TH1106-1)锆石U-Pb年龄谐和图

4.2斑状花岗岩(样品TH1118-1)

样品TH1118-1取自台上镇附近(图1b),主要矿物组成为:石榴石3~5%,黑云母5~10%,斜长石15~20%,碱长石45~50%,石英20~25%。其中,石榴石斑晶一般1~10mm,钾长石斑晶可达15~30mm(图2c,d)。该样品中的锆石以柱状为主,粒度介于100~350μm之间,长宽比多在2~4之间。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内部发育不规则的韵律环带,类似变质成因锆石。利用LA-ICPMS分析技术,该样品共测试了33颗锆石,结果显示,Th含量(ppm)介于33~158之间,U含量(ppm)介于135~553之间,Th/U比值介于0.07~0.58之间,表观年龄则集中在1841~1935Ma之间。在锆石U-Pb年龄谐和图上,所有数据点都位于谐和线上 (图 4),其中最老一个点的年龄为2159± 22Ma,与上述片麻状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大体相同,很可能为继承或捕获锆石。其余数据点都集中在1850~1900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888±8Ma,反映了该花岗质岩石最后侵位年龄。

图4 斑状花岗岩(样品TH1118-1)锆石U-Pb年龄谐和图

5 地质意义讨论

花岗岩作为地球壳幔物质分异的重要产物,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构造指示意义。对于通化地区的片麻状花岗岩,路效平等(2004)利用离子探针SHRIMP锆石U-Pb定年技术获得区内条痕状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16Ga,并依据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其为铝质A型花岗岩,形成于拉张环境[6]。本文对片麻状花岗岩(样品TH1106-1)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侵位年龄为2114±17Ma,同时存在一组1889±53Ma的改造年龄,说明其与集安群一道经历了变质改造。对于区内广泛分布的斑状花岗岩,由于富含石榴石、矽线石和堇青石等富铝矿物,显示与泥质片麻岩的同源特征,且本身未遭受变形,很可能为后造山环境下变质岩石发生深熔产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锆石具有岩浆和变质锆石的混合特征,年龄集中,加权平均年龄为1888±8Ma,该值既反映了岩浆侵位时代,也限制了变质时代。斑状花岗岩中保留了一颗2.16Ga的继承锆石,说明片麻状花岗岩为集安群变质表壳岩提供了部分物源。可见,片麻状花岗岩与斑状花岗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对应了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前者很可能形成于2.1Ga发育的陆内拉伸盆地,由于地幔物质上侵,导致太古宙TTG发生部分熔融。随着盆地扩张,海水侵入,形成集安群和老龄群陆源碎屑沉积建造,其物质来源既有太古宙物质,也有新侵位的A型花岗岩。后期碰撞造山,盆地闭合,发生区域高级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晚期,在1.89Ga左右,变质表壳岩发生深熔作用并形成S型斑状花岗岩。

[1]赵国春.华北克拉通基底主要构造单元变质作用演化及其若干问题讨论[J].岩石学报,2009,25:1772~1792.

[2]卢良兆,徐学纯,刘福来.中国北方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6.

[3]贺高品,叶慧文.辽东-吉南地区早元古代两种类型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1998,14:152~162.

[4]周喜文,魏春景,耿元生,张立飞.胶北栖霞地区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2004,49:1424~1430.

[5]翟明国.华北克拉通两类早前寒武纪麻粒岩(HT-HP和HT-UHT)及其相关问题[J].岩石学报,2009,25:1753~1771.

[6]路孝平,吴福元,张艳斌,等.吉林南部通化地区古元古代辽吉花岗岩的侵位年代与形成构造背景[J].岩石学报,2004,20:381~392.

李修亮(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岩石方面研究。

P534.5

A

2095-2066(2016)13-0091-02

2016-4-10

猜你喜欢

斑状集安锆石
集安组织理事会会议闭幕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储层成因与分布
锆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地质应用
热镀锌汽车板斑状缺陷形成机理及改善措施
俄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集安最美 因为有你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西准噶尔乌尔禾早二叠世中基性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构造意义
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希勒沟石英岩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
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