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2016-08-12周小敏

光明中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护理

周小敏



穴位贴敷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周小敏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肿瘤血液科(郑州 450007)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将8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观察组44例联合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及相应护理,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疼痛状态。结果观察组VAS评分(5.21±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2±0.62)分,观察组硫酸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68.14±12.14)mg/d明显低于对照组(112.52±17.28)mg/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综合护理可降低癌性疼痛患者镇痛药物用量,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癌性疼痛;穴位贴敷;护理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癌肿患者的生活质量,解除癌性疼痛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中具有重要的价值[1]。本研究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恶性肿瘤伴癌性疼痛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33~56岁,平均年龄(44.01±9.12)岁;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4.12±9.0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原发癌症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癌性疼痛参照入组前24h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标准[2],VAS评分≥4分。

1.3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原发疾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均符合上述癌性疼痛的诊断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对照组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30 mg/次,疼痛难以忍受时服用,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适当调整硫酸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药物组成:清半夏10 g,大黄5 g,薄荷10 g,醋延胡索10 g,全蝎10 g,细辛6 g,丁香10 g。将上述中药配制并将其研成粉末,采用蜂蜜调和成膏状,将中药膏剂放置于穴位贴敷片(5cm×5cm无纺布敷料贴,中间放置防渗圈,背面附有硅油纸)的防渗圈中。取转移灶疼痛部位阿是穴,配合辨证穴位,其中肺癌取孔最、风门、尺泽、内关穴;肝癌取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行间穴;胃癌取三阴交、足三里、中脘、手三里穴。局部清洁皮肤,揭去贴敷片硅油纸,完全贴敷于所选穴位上,保证防渗圈中心与穴位完全契合,贴敷完毕后采用大鱼际按摩5~10min,如无不适则可完成,根据患者疼痛发作规律选择贴敷开始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医嘱、药物性质、耐受力调整贴敷持续时间,一般夏季6~8h,冬季8~12h,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2护理方法(1)贴敷护理: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与既往史,对于初次贴敷患者应仔细询问患者中药贴敷片过敏史,评估女性是否处于月经期、心理、体质、年龄、疼痛耐受程度、贴敷部位皮肤状况等,详细解释中药穴位贴敷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增加配合程度,贴敷前准确选取穴位并暴露贴敷部位,清洁皮肤,必要时剃去毛发。准确选取穴位,贴敷期间注意观察贴敷部位皮肤状况,对于贴敷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停止用药,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对症治疗。贴敷完毕后擦拭皮肤,并持续观察皮肤情况。(2)并发症护理:①水疱:对于小水疱,则等待自行吸收,对于大水疱,应局部消毒皮肤,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覆盖无菌敷料,保持水疱周围皮肤完整。②疼痛:若贴敷部位出现针刺样疼痛或烧灼感,应即刻取出贴敷片,擦拭皮肤,避免用力拉扯。③过敏:轻度过敏可以适当缩短贴敷时间,重度过敏应即可停止用药,对贴敷片过敏者应及时更换敷料。

1.4.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缓解有效率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的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5.21±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2±0.62)分,观察组硫酸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68.14±12.14)mg/d明显低于对照组(112.52±17.28)mg/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的比较

3 讨论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约占50%~80%[4]。硫酸吗啡缓释片是治疗癌性疼痛的常见药物,但大剂量应用容易导致排尿困难、便秘、嗜睡、呼吸抑制等药物不良作用[5]。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中医治疗方法,其将中药制成药膏直接贴在患者穴位上,刺激腧穴,传导经气,疏通经络,改善患者脏腑功能[6],但部分患者易出现水泡、过敏等并发症,影响耐受性。我科通过对穴位贴敷患者综合护理,有效避免相关不良反应,使患者遵医嘱完成穴位贴敷治疗。本研究显示,观察组VAS评分、硫酸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说明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综合护理可降低癌性疼痛患者镇痛药物用量,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亚琴,刘永军.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及展望[J].光明中医,2014,29(7):1580-1581.

[2]李芸蕊.强阿片类药物在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8):64-65.

[3]景洁.肺癌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25例的临床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5,36(3):208-209.

[4]丁昊.加味失笑散脐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5):91-92.

[5]尹艳芬,周晋华.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4,29(10):2248-2251.

[6]张永刚,任宁卫,赵维东,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枕治疗高血压病120例[J].光明中医,2014,29(11):2342-2343.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6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10-1483-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曾宝珠2015-06-27)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患侧穴位贴敷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肢体偏瘫76例疗效观察
不同证型慢性支气管炎穴位贴敷的疗效比较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