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极点
2016-08-12毕淑敏
毕淑敏
小时候猜一道智力题,问:从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出发,无论往哪里走,都是朝向南?
答案是:北极。
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儿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钱给人的好处是太多了,而且有许多人由于钱不多,而享受不到钱的好处。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需要想象,想象的规律一般是将真实的事物美化。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位大眼睛戴口罩的女士,就会想她若摘了口罩,一定美丽动人。其实不然,口罩里很可能是一对龅牙,人家原是为了遮丑的。
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象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人的生理结构而来。
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可有生命危险呢。更不屑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等。所以说,那些因公而须长期大吃大喝的人,得了肥胖症,真是要算“公”伤的。
钱能买来绫罗绸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穿得太多了,就会捂出痱子。要是一天老换衣服,变成工作,就是时装模特,和有钱人的初衷不符了。
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小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
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你主观上想不满足,造物也不允许你。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画和音乐……积蓄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那都是永无穷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我们很快就会离开它。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
精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在远没有金钱之前,人类就开始了精神的求索。人类最终也许将消灭金钱,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的精神永存。
(选自《幸福·悦读》2009年第5期)
阅读品悟
作者从小时候的智力题,引出“极点”之词,再以口罩之下的大眼女人,暗喻对钱带来的好坏结果的不确定,之后又从人的生理结构上,论述钱的得失所在:生理的需求有限,思想的追求才是无止境的,于是作者在精神层面上进一步阐述理想、爱情、自由等精神类的东西,这些都是金钱的盲点,从而否定了“钱的极点”这一说法,进而肯定了精神的皈依才是人的最终极点。论述严谨而深入,极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