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科技期刊核心作者群的测评研究

2016-08-11孔红蕊

科技传播 2016年14期

孔红蕊

摘 要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情报科学》核心作者进行测评,通过对核心作者群的相关分析,进而揭示《情报科学》核心作者队伍的特征。

关键词 《情报科学》;核心作者;被引频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7-0047-02

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和吉林大学共同主办的《情报科学》,是全国性图书情报学专业核心学术期刊,多年来一直是北大中文核心及CSSCI的来源期刊。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人才(此处指发文著者),而核心作者更是期刊提升质量和良性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1 ]。在借鉴期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情报科学》核心作者进行测评,进而揭示《情报科学》核心作者的人才特征。

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数据来自于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收录文献范围最全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简称CAJ-N)。对其收录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可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制定检索策略时,本文作了如下处理:为保证检索数据的全面性,选择“刊名”字段,输入检索式“刊名=情报科学”,设定“精确匹配”“2006年-2015年”。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检索。依据检索条件,CAJ-N数据库提供的检索结果为3?928条数据,将得到的题录数据从CAJ-N全部下载并导入到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通过查重和对不符合研究的题录数据进行清洗(剔除41条),最终得到3?887条题录数据。

2 核心作者候选人的遴选

究竟如何评价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内的核心作者?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业界和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课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借助不同的研究方法或指标曾对其进行过实证研究。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诸多研究结果或多或少存在商榷之处。早期的研究往往只考虑单一指标,如作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H指数等。通过对大量核心作者测评的文献的梳理,综合吸收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研究结果,笔者总结出核心作者理应包含两大显著特征:较高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二者不能顾此失彼。两个条件的具备,则评选出的“核心作者”可以称得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2.1 从发文量角度遴选核心作者候选人

对符合最低发文量和最低总被引频次2个指标的所有核心作者候选人进行比对查重,最终确定的核心作者候选人共计121位。

3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的测评

运用综合指数法测定核心作者共分4步来完成:第一步,计算平均指数。借鉴普赖斯定律遴选出核心作者候选人,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值进行精确计算时须考虑2个指数(发文平均指数和被引平均指数);第二步,确定权重值。对发文平均指数和被引平均指数赋予权重值;第三步,设定阀值。对测算出的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值的阀值进行设定,凡是大于该阀值的候选人才能被确定为核心作者,反之则相反;第四步,对核心作者进行排序。在确定的核心作者群中,按照每一位核心作者综合指数值的大小由高到低进行排名。

3.1 发文平均指数和被引平均指数

1)发文平均指数。发文平均指数(X),定义表述为“所有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发文平均值”。2006—2015年《情报科学》121位核心作者候选人发文量共计1?214篇,因此,发文平均指数为10.03。

2)被引平均指数。被引平均指数(Y),定义表述为“所有核心作者候选人的被引平均值”。2006-2015年《情报科学》121位核心作者候选人发表的论文共被引频次为10288次,因此,被引平均指数为85.02。

3.2 发文指数和被引指数的权重值的确定

以往研究者对作者生产力评价的关注远高于其影响力评价,将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指标权重设为0.7和0.3,或0.6和0.4,这种权重的设置只注重了学术成果的“量”的累积,而忽视了“质”的评估。为了使研究避免出现“一叶障目”,理论和实际上要求将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二者结合起来。通常情况下,作者的发文量和其被引频次相关性较差[ 2 ]。利用相关函数得到121位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关系函数图象(如图1)。计算得R=0.76288924,根据统计学知识,121位核心作者候选人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之间呈中度相关(0.8﹤R﹤1.0)。所以,在运用发文量和被引量两个指标对核心作者进行测评时应同时考虑作者的论文数量和质量,赋予两者同样重要的评价程度。为此,本文将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权重值分别定为0.5和0.5。

3.3 综合指数阀值的设定

运用综合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可以准确算出每一位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学术水平值。对测算出的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值的阀值进行设定,凡是大于该阀值的候选人才能被确定为核心作者;由公式1计算得到本文的阀值计算结果为100。本文最终确定的核心作者共有38位(见表1)。

4 结论

4.1 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与被引频次分布呈现无相关关系

文章对最终测定的38位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关函数Y=6.504X+66.21(R2=0.331)。根据相关函数计算公式,得到R=0.57532599(R∈(0.4-0.6)区间),由此推出,38位核心作者的发文量与被引频次之间是呈中度相关的。进一步说明了测评核心作者单单依靠发文量指标是不科学的,必须结合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指标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才能得出相对比较科学的研究结果。

4.2 核心作者队伍已初具规模,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2006—2015年《情报科学》已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一些在图书情报界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力的核心作者(如吴邱均平、靖继鹏、娄策群、胡昌平、赖茂生、黄晓斌、马海群)对《情报科学》研究水平的推动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38位核心作者约占核心作者候选人总数的31.4%,38位核心作者共发表论文606篇,占全部论文总数的15.59%,这一结果远远未达到普赖斯定律的理论值(5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情报科学》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4.3 核心作者的所属机构或地区具有“地域性”特征

由研究统计得知,38位核心作者所属地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13人)、南京和武汉(各6人);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数最多的是吉林大学管理学院(12人)。从作者机构或地区来看,《情报科学》拥有的核心作者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

参考文献

[1]廉清.《图书情报工作》核心作者群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55.

[2]李宗红.利用综合指数测评期刊的核心著者——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