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密码”圆财富梦, 造“乡愁馆”传承民俗文化
2016-08-11胡习周
“破烂王”夫妻打拼获百万财富
20年前,武汉新洲凤凰寨村18岁的余红梅找舅舅借了几万元,开起了蜂窝煤店。她个子小巧、长相秀气,但胆识气魄却不输男人。她的童年很苦,妈妈在她不满7岁时去世,留下姊妹5人,她是老大,上到初一就不得不辍学给人当保姆。主人家的女儿与她同年同月同日生,吃穿用像个公主,而她只能穿着破旧寒酸的衣服躲在厨房里。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幼年的她,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扎下了根:一定要奋斗,努力过上和那个女孩一样的生活!后来她做过财务,养过家禽,打过工……到18岁时,她已经在社会上历练了四五年,她想自己出来开店。
于是,余红梅借钱开了一家煤店,正是在这家店里,她认识了小伙子胡习周。20出头的胡习周高大魁梧,诚恳能干,两个年轻人在朝夕相处中相爱了,但余父了解到胡习周小学没毕业,家里是凤凰村最穷的一户人家,而且还有一个疯娘时,强烈反对女儿嫁给他。余红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定,胡习周也跪在余父面前苦苦哀求。父亲撂下一句话:“我不拦着你,但有你哭的时候。”
1998年,20岁的余红梅结婚了。没有婚戒,没有风光的婚礼,甚至没有父亲的祝福。婚后不久,余父出了车祸,肇事司机逃走,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塌了,夫妻两人既要照顾父亲,又要照顾4个年幼的妹妹和神志不清的婆婆,欠下了1万多元外债,一时陷入窘境。
一次,余红梅在外婆家住,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老人,外婆随口说:“拾荒不要本,一年多少能赚几个钱的。”儿子出生3个月后,余红梅咬咬牙,和丈夫走上了拾荒之路。怕见到熟人,他们先到邻村去捡。“第一天卖了27元钱,我给孩子买了两条裤子,一袋洗衣粉,还有一点青菜。”
但日子一久,乡亲们还是知道了,大家指指点点:“老人捡破烂不稀奇,一个新媳妇儿怎么也捡起了破烂啊?”胡习周心疼不让她去。余红梅不以为意:“我只知道爸爸等着我,妹妹们等着我,儿子也等着我,我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多捡垃圾换到钱。”胡习周眼里含着泪:“小梅,我欠你100万。”
那时他们推着小车,拉网式地把周边走遍了,每天回到家脚肿得鞋都脱不下来。可是无论多累,胡习周发现妻子每晚都在灯下画着什么,他凑近一看,余红梅说:“这是我的‘拾荒密电码。这些竖线都是我们去过的地方,数字是我标注的时间。垃圾生长是有周期的,一个小村子的周期是3个月,3个月之内不要重复去。打了‘×的地方不要再去,村子稀一天走不了两家。农民下苗的时候,会有尼龙袋,瓜农收西瓜,会有编织袋。夏季有袋子,冬季有薄膜……”妻子说得头头是道,胡习周佩服极了。
很快村里的妇女也效仿起来,一位村民说:“余红梅确实厉害,她说去哪里捡,哪里就一定有垃圾。”凤凰村的拾荒人开始跟着夫妻俩,余红梅就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拾荒队,那是后来公司的前身。靠拾荒,两人很快还清了欠债,还有了小小的积蓄。
2006年,一次,夫妻俩在家准备把捡回的旧木桶当柴烧,无意中被山东收古董的客商刘总看见,他说:“这种木桶,你们供货给我,每个5元,有多少我收多少。”余红梅意识到这是极好的商机,她和丈夫商量:“捡垃圾不是长远之计,咱们拿出积蓄和刘总合作吧。”丈夫点头:“我没读过什么书,你是大当家的,我听你的。”余红梅欣慰,丈夫总是这样满心地信任自己、支持自己,当初真没看错。
夫妻俩开始给山东客商供货,一干就是几年。由余红梅发展出来的60多人的拾荒小分队专门为她提供旧木桶,一年最多能卖出七八万个桶,收入几十万元。
胡习周说:“他们收这么多桶,看来这桶一定很值钱。”余红梅也一直在琢磨这事。一次她跟着货车去结账,发现了玄机,原来他们把桶收去后,经过打磨、加工制成工艺品出口,价格能翻几十倍。余红梅和丈夫思考能不能自己做出口贸易呢?
2010年,夫妻俩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出口贸易权。小作坊成了大厂房,公司整合了原来的拾荒队伍,难登大雅之堂的木桶摇身一变,成为了外国人眼中的时尚“宝贝”。几年时间,他们甩掉了“破烂王”的帽子,成了身家数百万的老板。
财富激增,心中家园却流失
夫妻俩为收购木桶生意,长期深入边远深山,也会接触些其他老物件,都一并收购。一次,一个收购商看中余红梅花5元钱收到的一个笔筒,余红梅大方拱手相送,没想到收购商以2万多元的价格转手,原来笔筒是用名贵的黄花梨木制成的。当然也有鱼目混珠的事,买到假货只好认栽。后来,他们又寻得一个年代久远的鱼盆,花2000元收到,以1万元卖出去。沾沾自喜没两天,就听到一个让他们倍受打击的消息,收购商以40万元的价格转手了。
这次失算让两人一夜无眠,胡习周叹气:“唉,咱到底是农民,有眼不识金镶玉。”余红梅说:“咱们去学习!我就不信认不清它们。”余红梅的倔劲又上来了。
第二天一早,余红梅就去买古玩鉴赏的书籍,两人还前后报了湖北省鉴定师学习班,向业界有名的教授请教。她拿出当年自学的劲头,参考古籍,看原图,对比细节。通过自己的努力,余红梅和丈夫都获得了省级古玩鉴定估价师证书。如今,他们对家里的上万件宝贝如数家珍,该物件是哪个时期的、大概值多少钱,心里门儿清。
一次,他们从拆迁办那里收回一扇雕工精致的古代格子门,听收购商说这个东西是拿去做古建筑的。余红梅和丈夫特别留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一些老旧房子价值数百万元!而且古宅越来越少,以后的价值还要大。夫妻俩暗暗吃惊,此时夫妻俩手下有3支木工队、1支木雕队和1支泥工队,他们都懂古代房屋建造技艺,夫妻俩准备做古宅生意。
2012年底,余红梅和丈夫成立了第二家公司。他们承接全国各地的园林修复和古屋重建项目,聘请了6名管理人员常年带领100多人的专业队伍在全国各地施工。这几年,他们的古建公司陆续完成了甘肃兰州世界第一梨园奇园仿街、福建泰宁司马府第明清园、湖南望城区红色博物馆等十几个大型项目。出口生意和古建公司共为他们带来过亿元的收益。
他们还发动亲朋好友和手下的工人们到全国各地搜罗古旧房子,连曾国藩女儿夫家的老宅子也位列其中。他们把收来的宅子小心拆解,每根柱子、每个构建都编上号,然后运回自己的仓库,再在家乡凤凰复旧如初,异地复建。
夫妻俩手里的老房子成了“香饽饽”,许多收购商不惜千里上门找他们购买老宅子。每次成交,看着工人们把宅子一点点拆解,运上货车,余红梅总是站在那里,久久不能离去。胡习周看见说:“小梅,我曾说过,欠你100万,现在我终于做到了,我要好好弥补你之前吃过的苦。可是咱赚的钱越来越多了,我怎么觉得你不开心呢?”余红梅有些失落:“习周,我看它们被拆得七零八落,未来不知流落何方,我心里就不好受。”
2013年12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余红梅的一座老房子前潸然泪下。老人是个台湾老兵,祖籍新洲,当他回到故乡,看到梦里的家乡全然改变,既欣慰又失落。得知凤凰村有老宅,他特地来看。老人握着她的手老泪纵横,买走了一套清代桌椅,并和她约定明年再来。送走老人,余红梅感慨:人老恋家,落叶归根,故乡承载了多少老人的情感寄托啊!
第二年春,一个神秘收购商上门,开门见山说准备花560万元收购余红梅的一座老宅。在诱人的价码面前,余红梅却踌躇了,她的眼前浮现出那位台湾老人的背影,老人回来看不到房子该是怎样失望?余红梅最终拒绝了收购商。
此时,余红梅心底有个强烈的想法:她要为无数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园做点什么。
留存百年老宅承载乡愁
“习周,咱不卖了,咱做一个大园子,把老物件啥的都陈列起来。”胡习周愣住了,他们好容易拥有了两家公司,过上了人人羡慕的生活,妻子为什么要折腾呢?他第一次反对妻子:“小梅,这是我们奋斗好久才得到的生活,咱不是小孩儿,你知道一个园子投资多大吗?”余红梅轻轻地说:“你想过没有,再过许多年,我们老了,小时候的掀棚、石轱辘、水车……都看不到了,我们会像老爷爷那样失落吗?我们从一穷二白到现在,一直在拼命赚钱,钱越多就越快乐吗?没有。我现在只想按照内心的意愿来做事。一个人不能总是赚钱,还得有个梦。”胡习周仍然担忧:“投资园子的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两个农民能做到吗?万一投资失败了,我们再去捡破烂吗?”
余红梅没有说话,她拉着丈夫来到他们的仓库,那里面堆满了数以万计的雕花木门、八仙桌、寿匾等,余红梅说:“它们堆在这里,只是待卖的商品,我想给它们找个家。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我相信我们行!”她的眼里有着义无反顾的决心,丈夫点了点头:“好吧老婆,我听你的。”
余红梅夫妻要建民俗博览园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议论纷纷,但更多的人觉得他们勇气可嘉。为了园子早日落成,余红梅和丈夫一起去了苏州看园子,还到丽江、安徽、湖南等地的老建筑群中去考察。
2014年,民俗园终于破土动工,但因为土地性质等问题,迟迟未获城管部门批准。前期资金投入几百万元,如果项目搁浅,钱就打水漂了,夫妻俩心急如焚。恰在这时,一个当地的通讯员报道了凤凰镇凤凰村的这个园子,引起了区领导重视,来调研后,他们对夫妻俩“传承民俗文化,挖掘民间遗产”的做法很赞赏,当即拍板通过。于是,一片青砖白墙的旧式徽派建筑出现在凤凰寨。
踏进园子,老宅子的沧桑感让人心静,雕镂的窗棂,斑驳的墙壁,旧式的家具,大气的天井……件件都期待着远方的游子,时间的翅膀仿佛扑棱棱停住。
在民俗长廊展示区,旧农具让中年游客惊喜。一位老先生对园子大加赞赏:“现在民俗教育缺失,很多年轻人看不懂老房子,这个民俗园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有好处。”
在澳洲留学的儿子,打电话给老妈:“妈妈,你真棒,那个园子我发到朋友圈,好多同学要我带他们来中国,今年夏天,您等我和同学来参观。”2015年8月底,博览园迎来了儿子和一群海外留学生,余红梅的讲解令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儿子一脸骄傲的表情。90后的孩子们被这些老宅子吸引,余红梅很欣慰。中国的,才是世界的。她说:“劳动人民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犁耙、锄耧、蓑衣、宰滚……这些物件几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这座园子抢救了它们,这比赚钱更有意义。”
民俗博览园预计总投资2.5亿元左右。目前,余红梅夫妻已经倾囊而出,两个公司的收益不断地投入到民俗馆的建设中去,但这是个巨大的工程,耗费资金、人力、物力、社会资源无数。单凭个人力量,很难维继。他们呼吁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建设民族文化的事业中来。
乡愁小滋味,回味忆无穷,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老宅里娓娓道来,更会有一种坚韧的力量。老宅无声,告诉我们许多今天已经模糊的观念,已经混淆的道理,能给治国者,给为官者,给从商者,给独处者,给年轻一代以润物无声的反省和启示。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