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爽约”的民众温情与政府担当
2016-08-11
酷暑中的济南,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热,一个是雨。7月19日,济南遭遇了一场全城参与的暴雨大演习,虽然最终暴雨未至,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座城市不忘历史、勇于革新的品质。
9年前的7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席卷泉城,短时间雨量迅速达到180毫米。暴雨造成的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至今还是济南人抹不去的黑色记忆。可是这次,做好了充足准备的人们相信,即使“最强暴雨”呼啸而来,济南也不会再次发生过去的梦魇。
每年夏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关于暴雨和洪灾的消息不绝于耳,武汉大水、安徽告急、邢台大水……几乎每一座大型城市都有被淹的经历。面对洪灾带来的天灾人祸,我们一方面应该思索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弊病,另一方面,是否该想一下,经济发展的初衷是什么?如何重建被大雨冲毁的信心?
(本专题12-25页)
海绵城市与“7·19”总动员
就像9年前的“7·18”,今年的“7·19”注定深深印在济南人的记忆深处,两者一悲一喜,境况迥然不同。
一位网友说:“哪怕让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举措最终变成一幕未被派上用场的喜剧,也不要因为它的缺席而演出悲剧。”
这种观点来源于济南市政府为民所做的一系列举动:7月18日15时,济南市气象局及时发出的“重要天气预报”。泉城上下紧急动员,电力、通讯、铁路、民航启动了应急预案,交通管制在低洼地段实施,市内泄洪闸口全部放开,5000多辆公交车蓄势待发,400多辆志愿者组成的救援车队随时待命……
当日下午,济南市政府向全市下达了历史上首个调整上下班时间的“避雨令”:7月19日下午15时提前下班,20日上午推迟上班。
“避雨令”给济南市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尽管“最强暴雨”爽约,但“避雨令”让人们感受到济南市政府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和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他们已经把人文关怀嵌入了城市的管理理念,把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融进了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之中。
“避雨令”的信心,来源于9年以及更长时间内,这座城市不断的自我探索。近几年来,全城人热议的海绵城市,正是应对暴雨洪涝灾害的有力措施。针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一些地方已展开积极探索。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建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示范区内建设项目超过8成投资采用PPP模式;武汉市明确,城区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均要配套海绵城市建设设施。
城市规划的最高境界,就是协调好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海绵城市的试点和探索,正是协调城市与自然的重要方式。
软实力与硬实力双管齐下
一提起水灾,人们就会想起1998年的特大洪水,济南人会想起2007年的惨痛记忆。假如,今年的超强暴雨和当年的情况类似的话,我们显然难以控制极端气候条件所带来的灾害。另一方面,18年过去了,9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取得长足进步之后,防灾、抗灾、救灾体系也随之得到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成为水灾(尤其是城市水灾)发生的人为因素。从武汉洪水可以看出,城市化改变了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接下来的安徽汛情,则暴露了在对大江大河治理进行重点投入的同时,对中小河流防洪治理的薄弱环节。至于邢台大水,则是水利工程名存实亡、生存空间不足等诸多因素引起的。
加大防灾、减灾的总体投入固然重要,但是,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不仅要在建设上重视城市排水系统工程,而且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从根本上避免违反自然规律的模式和速度。
暴雨并非一国一地的问题,从全球范围看,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已有不少先行的经验,比如立法与环保并重的纽约、科学规划,完善预警机制的伦敦、推动全民蓄水的东京。
国家对解决城市积水难题高度重视,在2013年时就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6项重点任务,要求保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坚决杜绝“拉链马路”、窨井伤人现象,10年时间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此后住建部等多部门“对症下药”,各地政府也宣布动辄数亿,在数年内根治内涝。
如今,不少地方宣称治理城市内涝成功,“看海”将成记忆。也确实,过去“看海”榜上的一些城市,今年并未出现在榜单上。不过,新的看海城市正在“崛起”。
济南作为内陆城市,要想战胜暴雨,化害为利,目前还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过,“避雨令”无疑开了个好头,城市决策者不仅敢担当,还善作为,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软实力”打动人心、凝聚人心,“硬实力”设施完备、科学规范,形成制度,打造出暴雨治理的济南模式。
多年停喷的百脉泉,在雨水的滋润下开始汩汩冒出泉水,惊喜了一城的百姓。通过这次“7·19”抗洪总动员,这座城市的信心更加饱满,在谈到9年前那场灾难时也变得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