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读《裸猿》

2016-08-11张连友

森林与人类 2016年7期
关键词:灵长类动物性祖先

张连友

灵长类研究专家会告诉人们,灵长类动物是我们“人类的近亲”。的确,按照生物分类,灵长目动物是哺乳纲动物的一个目,而在这个目下,有人科、人属、智人种,这个智人简单说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也恰是在做灵长类动物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想到有关灵长目动物以及人类的一些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平时,我们一般很少想这类问题。

从进化的角度看,我认为有两点最为重要。一个是,我们成为高度智慧的人,我们缔造着一个高度文明的世界。这也是我们与灵长目其他动物最大的分野。另一个是,我们跟所有灵长目其他动物不同,我们拥有光滑的皮肤而不是满身毛发——我认为这是人类生理上配合文明发展的要件或者说基础,所有的美和卫生等文明特征都有赖于这又一伟大的进化。

英国动物学家、人类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主要据此把人定义为“裸猿”,也就是无毛猿的意思,这是他著名的人类学著作——《裸猿》里的定义。这本书和《人类动物园》、《亲密行为》共同成为《裸猿》三部曲。因为做这个灵长类专辑,想到了这本书。

作为一位动物学家,莫利斯在《裸猿》中从性、抚育、探索、搏斗、进食、安适等方面探讨了人类的种种生物行为,不仅角度新颖,而且有着许多非常独到的见解,这本书最经典最精彩的内容也都在这些章节里。例如对“裸猿”(也就是人类)两性的吸引与抑制、对“裸猿”梳理行为不同于一般灵长类动物的特点等。在另一面,许多人通常认为是人类文化范畴的现象,如家庭、宗教、社会管理等,莫利斯从生物角度提出了见解,这是非常难得和有价值的。另外作者最后归纳的人与其他动物的“猎物、共生、竞争、寄生和捕食者”的五种关系概括,也对我们更好处理人与动物或者自然之间关系很有意义。

这本不断再版的畅销书曾一度短时间成为禁书,原因就是对于人的动物性的毫不回避的描述以及作者精彩的但在当时一些人看来是惊世骇俗的论断,更多的是一些内容令一些人不愿意面对——文化的人类与动物性的“裸猿”的反差。

我的理解,通过探讨人的动物性一面,莫利斯其实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思想:人类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人类生物进化却相对缓慢,现代高度文明的人类,还带着几百万年前进化而来的种种特征。在文化方面,我们是高度智慧、高度文明的人类,但我们也不过是一种有着很多并不完美的灵长目动物特征的“裸猿”。人类必须正视这一切,才能让人类文明健康发展。

《裸猿》这本书首版于1967年。我们简单联想一下,就知道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二战之后的和平时光带来人口快速增长,一些生态问题引起关注——《寂静的春天》这类书的大量出版,更为让人忧虑的是人类掌握了核武器技术,也就是说理论上人类有能力毁灭地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表现了对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忧虑甚至悲观。像《裸猿》(人类不过是裸露的猿)、《人类动物园》(城市不过是人类把自己关起来的动物园)书名本身就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因文明的发展而产生一些自我膨胀和危险行动的警告。

50年后的今天,我们其实应该乐观看待人类的未来和地球的未来。比如,人们曾经认为人口无节制的膨胀会导致其他动物领地被人类占领,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并不像上世纪60年代那样快,而对于核武器的管控和对于自然的保护,人类表现得越来越理性和积极。

我想这恰恰是人类高度进化、高度文明的积极结果,人类有自审和自纠的态度和能力。其实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就是一个积极进化的历程。人类的祖先曾经也和现在的灵长类一样,是树栖生存,但是大概在一两千万年前的时候,地球的森林出现了减少的波动,这时,是人类的祖先果断走出森林,来到旷野。这一步是进化史决定性的一步。在新的环境下,食物的改变、食草动物的竞争、食肉动物的威胁,可以想象那个漫长阶段人类祖先是多么艰难和危险。但是,人类学习了肉食动物合作捕猎,开始了驯养和种植……最为重要的是,人类通过智力进化改变自己的现实,弥补自己动物性方面的先天不足、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等,从而完成了从树栖猿到旷野猿再到狩猎猿的进化,最后成为今天的人类。

每当想到包括“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在内的依赖森林而生存的动物依然生活在森林之中,愈加感到人类进化的伟大和幸运。我们已经从一种动物进化到能够影响所有动物的命运,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这意味着,保护森林以及其他动物栖息地,已经是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相信人类,有着积极向好的伟大基因。endprint

猜你喜欢

灵长类动物性祖先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乌龟: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始祖鸟不是鸟祖先
我们的祖先是条鱼
为什么人们都说猴子聪明?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