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舆论与公共安全治理

2016-08-11万晓燕

科技传播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舆情舆论

万晓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

新媒体舆论与公共安全治理

万晓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

新媒体快速发展,使公共安全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境。随着公共安全治理中新媒体舆论事件曝光的数量急剧增多,新媒体舆论的传播速度加快,如何正确引导和监督新媒体舆论成为紧迫问题。

新媒体舆论;公共安全治理;监督;引导

新媒体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人们通过更多的搜索平台更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一方面,公众可以在通过新媒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评论丑恶现象,对时事新闻事件发表观点和提出建议;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舆论表现出来的自发性、及时性、迅速性、无序性、匿名性和难掌控等特性,也给公共安全治理工作带来新的困境。

1 新媒体舆论

新媒体不但有着能够改变传统媒体的技术特性和存在方式的能力,同时还能通过混杂与交融形成更加复杂的媒体文化现象[1]。

关于新媒体舆论,本文认为,新媒体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博客、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对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发表意见的一种互动传播媒体形态。公众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主体,因其具有自发性、及时性、迅速性、无序性、匿名性和难掌控等特点,发挥着其强大的威力。

2 公共安全治理中新媒体舆论引导及监督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公共部门使用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媒体来进行舆论引导,但因新媒体舆论自身的一些特性,给公共安全治理工作话语权和主导权带来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众舆论传播碎片化明显,没有“守门人”把关,新媒体让不同时空的人一起分享信息、发表言论,使这些言论常常处于无序状态,引起群体的盲目跟风。

第二,公众在舆论引导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和突出。意见领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鼓动性,但也存在一些思想极端的人群。

第三,舆论平台复杂化,公众在此平台宣泄和表达社会情绪,有时言论会因失去理性而出现一些不理智行为,严重者可能产生网络暴力。

第四,某些问题由于少数机关干部缺乏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了解,使得其通过新媒体对舆论的引导和监督显得软弱无力。

第五,少数部门与公众互动不及时,当公众言论和部门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时,会对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影响。

第六,随着公众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如果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不能与时俱进,就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舆情导向。

第七,公众发表言论和观点的自由性,会使观点呈现良莠不齐和真假难辨的现象,部分群体利用假信息制造舆论,造成破坏性。

3 公共安全治理中新媒体舆论监督及引导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直面民意,如何加强新媒体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不仅是党执政能力建设和水平的体现,还是检验其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新媒体背景下,政府部门要做到善待新媒体,转变意识理念,健全新媒体舆论检测分析综合体系,提高对其的调控能力;善用新媒体,掌握正确社会舆论动态,传递正能量有利于对网络民意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善管新媒体,打造官民互动平台,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加强媒体自律精神,完善网民舆论监督机制,优化舆论环境,更好开展公共安全治理工作。

第一,善待新媒体,转变意识理念,健全新媒体舆论检测分析综合体系,提高对其调控能力。

政府部门要想用好新媒体和新媒体舆论,就应该以平等互动的心态去对待,而不能去控制新媒体和控制新媒体舆论。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和信息筛选机制,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全面舆情监测体系,24小时感知网络安全动态的同时增强安全防御能力、威慑能力和对新媒体舆论的调控能力。加快对新媒体的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督措施,化解在新媒体上出现的新风险。

正确把握社会公众的社会心理,全面把握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认真研究和判断新媒体舆情,在尊重舆情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公众在新媒体舆论上表达的合理诉求。

第二,善用新媒体,掌握正确社会舆论动态,传递正能量有利于对网络民意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一方面,对在新媒体上出现的一些极端舆论要正确引导和化解,在适当时机下还要进行批驳和澄清。

正能量是历史和社会文化的基因,传递正能量有利于正确引导和培养新媒体舆论。对于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可以利用软件技术快速捕捉舆情方向,并密切关注各门户网站、主流论坛、区域性论坛、社区论坛、网络都市报、微博、微信、博客、公众号等,跟踪信息,对相关主体的论坛贴吧、留言板、公众号、微信等进行重点监视,观察和掌握公众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利用分析软件对舆情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对偏离正确舆情方向的公众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其进入正确方向。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新媒体内容的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正面宣传,有意识地培育公众接受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渗透到各个新媒体平台上,用这些精神食粮来滋养公众和社会,才能更加顺利地对网络民意进行科学引导。

第三,善管新媒体,打造官民互动平台,有效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倾听民意,善解民忧,向来是国家治理者的从政之要、为政之道。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公众关切、答疑解惑。

第一时间就本地有关新闻,市民密切关注的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梳理,以最快速度主动公开事件相关信息,表明政府立场,主动承担相关责任,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相关热点话题要迅速展开政府危机公关,引导市民正确的认知态度,通过一些办法积极打造官民互动平台,科学有效开展公共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第四,加强媒体自律精神,完善公众舆论监督机制,优化舆论环境。

对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2]。

新媒体自身也要加强自律,可以定期召开新媒体自律座谈会,传达国家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网信办出台的内涵精神,公布一些对违规违法事件的处理意见。自律协会要严守政治底线,用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自律意识,严格规范发布内容,认真对待新媒体良性发展。对新媒体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政治、法律、业务等知识的培训,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强化正面宣传。

4 结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大有作为。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维护公共安全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多方参与,一起营造新媒体良好舆论环境,传递正能量,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这种管理模式顺应“善治”的理论体现。

[1]张少元.论新媒体对当前舆论监督格局的影响与变革[J].采写编,2010(6):5-7.

[2]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420/c40606-28288948.html.

G2

A

1674-6708(2016)167-0132-0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5BXW005)(项目编号15-1207)。

万晓燕,讲师,研究方向为传播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舆情舆论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