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作用

2016-08-11徐桂华王晓立

科技传播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公众

宋 欣,徐桂华,王晓立

潍坊市气象局,山东潍坊 261011

探究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作用

宋 欣,徐桂华,王晓立

潍坊市气象局,山东潍坊 261011

本文通过描述气象微博特点,阐述气象微博内容,提出对发展气象微博的5点思考,表明气象微博是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的一种新兴手段,正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开创了网络时代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新领域,需要我们对气象微博前景进行深入探究。

微博;气象;服务;思考

微博(Micro—blog)也称一句话博客,是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通过WAP、WEB等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用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且实现即时分享。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给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气象服务带来新的冲击。依气象部门调查,微博仅次于手机短信,在公众最希望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途径中列第二,在城市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1]。因此,为我们要深入探索新媒介传播背景下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吸引公众关注,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拉近气象部门与公众的距离,提高气象信息的受众面,实现气象信息多元化的传递实效。

1 气象微博特点

1.1内容丰富多彩,丰富服务方式

微博一次可输入140字的内容,而传统的手机短信只能输入70字,相比之下,微博在气象信息服务方面具有更大的文字编辑空间,微博除文字信息,还能插人图片、网址、音频与视频功能,使其在传播时可图文并茂,音频共享,微博的这个特点丰富了气象服务方式,发展了气象服务的多样性,实现了气象服务的新形式。

1.2信息发布及时,服务实时传播

气象微博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快速发布和传播气象信息,信息的发布时间和频次可灵活根据公众需求增加发布频次,实现滚动适时发布,与电视、12121声讯电话等气象服务产品相比,在传播气象信息时更及时快速,实时性强,尤其在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时,能使关注的用户第一时间接受到预警信息,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信息传播广泛,裂变传播覆盖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更关注信息的时效性。气象微博的传播是一种裂变式传播,当气象微博发布完气象信息时,微博关注用户可在转发过程中进行无数次的裂变传播,进一步扩展传播量和传播范围。超过其它媒介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使公众气象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宽广,扩大了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和受众面,公众接受气象服务信息的覆盖率提高,实现信息再传播的零距离。

1.4微博互动交流,提升服务形象

气象微博不仅可向公众传递信息,还可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使用户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参与者,得到、听取用户对公众气象服务的反馈意见,了解服务需求,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使气象信息传递更亲民化,建立公众和气象部门有效互动沟通的桥梁,扩大微博的影响力,提升微博的公众气象服务形象。

2 气象微博内容

目前,气象类微博的定位是发布气象服务信息,从全国气象微博来看,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天气实况、气象科普、生活气象[2]。

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对公众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常规内容:精细化预报、3h短临预报、24h预报、短期天气预报、一周天气展望,节假日天气,从气象服务角度看,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性是目前公众气象服务面临的迫切需求。

灾害预警类气象微博是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各级气象服务部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号,并进行相关防护和应对措施传播,通过用户阅渎和转发大范围引起公众关注,减少灾害性天气对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天气实况类微博主要包括雨情、能见度、气温及灾害性天气实况信息,天气实况微博的传播根据服务产品特点,以文字描述、图片信息、视频动态形式搭配发布,增加服务信息实用性,为公众掌握气象实况信息提供便利。

气象科普类微博主要内容包括气象名词、气象谚语识等,如什么是梅雨、副热带高压、,二十四节气等,这对面向公众开展气象科学知识普及,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质,宣传气象科技发展和气象文化有重要意义。

气象微博在服务生活气象方面的信息时,需要积极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康等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产品,如舒适度指数、紫外线指数、旅游指数等,吸引公众关注,方便公众生活。

3 气象微博思考

目前,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中比较被动,发布内容主要以天气预报为主、内容不丰富、科普性不强、互动性不够、形式陈旧,气象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优越性还没有及时体现出来,没有充分发挥出气象微博的特点,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气象微博工作,完善气象微博发布平台,提升气象微博的发展空间。

3.1健全规范流程,建立官方微博

官方气象微博是个及其严肃的平台,必须保证其唯一性。但由于微博注册开通很简单,信息发布门槛低,官方气象用户名被抢注的现象严重,现行的认证制度不完善,官方和个人微博混在一起,容易引起网友的误会,影响气象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3]。针对这一情况应建立规范的微博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加强对其信息发布的安全管理。

3.2加大重视程度,建立盈利模式

气象微博作为新兴气象服务传播手段,还没有形成盈利模式,无法同时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现有公共气象服务体制下得不到应有重视。但其传播特点符合公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气象部门的形象,需要领导加大重视本地微博发展的力度。另外,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和资源,尝试建立气象微博的盈利模式,让气象微博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为气象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3建立微博团队,发挥微博特点

气象微博的传播价值最终是由传播内容决定,如何创作出使气象微博关注者满意的服务信息呢?这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微博服务团队,培养一批文字功底好、沟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微博制作队伍,丰富微博传播内容,加强对微博传播形态研究,突出其形式多样的特点,发挥它的强大传播功能,运营气象与微博长效发展的机制,实现气象服务和微博的互动双赢。

3.4了解民众需求,开展满意度调查

气象微博的特点当中有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有利于气象与公众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服务需求,因为需求是发展的最大动力,要做好微博气象服务,就要定期收集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开展满意度调查,针对公众的留言,及时回复,耐心解释公众的咨询,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气象服务工作,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与社会反响,促进微博的气象服务快速成熟。

3.5宣传气象微博,扩大微博覆盖

气象微博在保证信息内容高质量的情况下,就要努力提高微博覆盖面,因为气象微博要在用户关注后,才能获取服务信息,如果没有用户关注或关注用户甚少,气象微博就失去了其传播的价值,因此要想吸引公众,扩大影响,需充分发挥其特点,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微博推广活动,如在“3·23”世界气象日、“5·l2”国际防灾减灾日等重大活动期间,组织人员开展微博宣传,也可与电视、网站等新媒体进行联动宣传,增加气象微博的关注程度,扩大其的覆盖面。

4 结论

微博气象服务日益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才能适应公众不断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实现气象信息在网络时代的有效传播,就要充分认识到气象微博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特点和功能,吸引、服务公众,促进气象服务的多样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气象部门形象,增添公共气象服务的手段,满足公众在网络时代对气象服务的要求。

[1]刘成成,杨琨.气象微博成最亲民公共服务方式[N].中国气象报,2012-03-23.

[2]李娟,张岚,陈睿.浅析微博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8):206.

[3]吴根平.我国政府微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1(6):230-233.

G2

A

1674-6708(2016)167-0115-02

宋欣,助理工程师,潍坊市气象局,研究方向为气象服务。徐桂华,潍坊市气象局。王晓立,潍坊市气象局。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公众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