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模式对于学生体育行为及锻炼意识的影响
2016-08-11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王 静(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体育课程模式对于学生体育行为及锻炼意识的影响
王 静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大学时期是个体接收系统化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直接关系着其自身的身体健康和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4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模式,分别为并列型、二段型、全选型和俱乐部型课程模式。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加强对正确体育课程模式的选择,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从而帮助其缓解身心压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领域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本文以高校体育课程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探究了其对学生体育行为和意识的相关影响,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满足新时期学生的体育需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育课程模式对于学生体育行为及锻炼意识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以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师范大学4所分别开展并列型、二段型、全选型和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高校的40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向其分别发放关于体育行为及锻炼意识的调查问卷400份,并将400份问卷进行回收,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6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0%。
1.2.2 数理统计法
借助SPSS 11.0 和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在不同体育课程模式下的体育行为
2.1.1 对学生体育锻炼强度受不同课程模式影响的分析
给出体育强度的概念,即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相关程度。本文在研究时对学生体育锻炼程度等级予以划分,分别为大汗淋漓、中等出汗、稍微出汗以及发热与毫无感觉,上述5个等级所对应的学生体育锻炼强度则分别为:高强度负荷、强负荷、中等负荷以及小负荷与无负荷。利用SPSS 11.0对4种不同体育课程模式下学生体育锻炼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占中等负荷及以上比例最大的体育课程模式为俱乐部型课程模式,俱乐部课程模式下,中等强度及以上的学生比例占据此类型学生总人数的80%。二段型课程模式以及全选型和并列型课程模式下,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学生人数则分别占其各自总人数的75%、75%和70%。根据调查结果可知,与其他体育课程模式相比,基于俱乐部课程模式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最大,而并列型课程模式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则最弱。
2.1.2 对学生体育锻炼频度受体育课程模式影响的分析
同样,给出体育频度定义,所谓体育频度,即在某一段时间内,个体体育锻炼的次数。研究时,将具体时间段确定为1周,研究目标即探究1周内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图1给出了基于SPSS 11.1软件和Excel软件包处理的4所大学不同体育课程模式下所对应的学生体育锻炼频度。由图1可知,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其每周大都参加2次体育锻炼,而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的学生大都集中在吉林大学,即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下的学生。其次为俱乐部型和全选型,并列型体育课程模式下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少,大都集中在0次和1次。
2.1.3 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受不同课程模式影响的分析
对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进行界定,研究过程中,将学生的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定义为学生参与一次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在综合考量后,将30min及以上的时间段定义为学生积极体育行为的标准,以此为依据,收集并整理学生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的相关数据,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下,30min及以上的学生人数最多,其次为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和全选型体育课程模式,最后为并列型体育课程模式。
综上所述,对学生体育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的2种课程模式为俱乐部型课程模式和二段型课程模式。需说明的是,无论是体育锻炼强度和频度,还是参与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基于并列型课程模式的学生体育行为最不显著。
2.2 学生在不同体育课程模式下的锻炼意识
2.2.1 对学生关于体育锻炼的认知受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影响的分析
将相关评价标准选定为学生是否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计划》这一纲领性文件;将学生对此文件的认知与了解程度进行以下4个级别的划分,分别为非常了解、了解以及一般和不了解,相关数据统计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当前,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下,学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最深,其次,为俱乐部型和全选型体育课程模式,而并列型课程模式下,学生几乎并不知晓或不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图3 各体育课程模式下学生体育锻炼认知情况
2.2.2 对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情感体验影响的分析
体育情感,即个体在参与相关体育活动后的内在心理表现。若在体育运动后,感觉舒畅、愉悦,则有助于个体提高其在未来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和频度。笔者针对“参加体育活动后,你是否感觉自己心情舒畅,愉悦”这一问题对被试对象进行调查,进而得到结论如下:运动后感觉到“快乐”与“很快乐”的学生当中,主要以二段型人数最多,在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学校(吉林大学)的90人中占有45人,占该学校调查人数的50%,其次,为俱乐部型学生,共35人,全选型与并列型体育课程模式下,感受到“快乐”与“很快乐”的人数则分别为30人和15人。由此可见,在参加体育运动后,情感体验较为舒畅和快乐的学生大都是参与二段型课程模式的学生,而学生情感体验最差的则为并列型课程模式。
2.2.3 对学生体育动机受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影响的分析
给出体育动机定义,即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原因,是个体从自身需求出发,以某一特定目标为出发点,而参与体育运动的驱动力。在研究过程中,将积极的体育动机拟定为愉悦身心、兴趣驱动、提高身体素质以及丰富文化生活等,而消极的体育动机则包括课堂要求、教师监督、应付考试等。结果表明,俱乐部型课程模式下,表现出愉悦身心兴趣驱动等积极动机的学生数量最多,为80人;其次,是二段型课程模式下的积极动机学生人数,为71人。此外,各并列型课程模式下,基于消极参与动机的学生人数最多,达到75人。由此可见,对于并列型学生而言,驱动其参与体育锻炼和课程的内在动力主要为应付考试和教师监督,从而在难以激发其体育行为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逐渐下降,甚至消失。
综上所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以及情感体验具有最优效果的课程模式为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最为积极的课程模式则为俱乐部型课程模式。而全选型与并列型课程模式下,学生在体育认知、情感体验与体育动机方面的情况则并不乐观。
2.3 学生体育行为和意识受不同课程模式影响的相关因素
2.3.1 课程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对并列型体育课程模式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以学生个差异为出发点,开相应的体育课程,注重群体中基本单位的共同发展,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正是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是较为困难的,而此种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目的也较为单一,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教师大都以学生体育基础的培养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其教学目的虽然单一,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却在此种指导思想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全选型课程模式则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主,注重体育习惯的正确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其教学目标也大都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提升、身心健康等,目标较为多元化。俱乐部型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对其教学目标除了全选型模式下的目标以外,还包括了社会适应目标,其课程目标更加多元化。这也是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俱乐部型课程模式对于激发学生体育行为和提高其体育锻炼意识效果最佳”的原因。
2.3.2 课程模式的操作程序
基于全选型课程模式的课程操作程序,主张的是在个体大学的全过程中实施以“三自主”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教学,即学生个体自主对上课时间以及授课教师与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从理论层面分析,其侧重的是学生的自我需求。但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在全过程课程模式下,高校学生的体育行为以及体育意识并未达到较为理想的情况。而在一年级开展体育基础课程,二年级与三年级开展以选课形式为主的俱乐部与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下,学生却拥有更加积极的体育行为,且其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也相对较强。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其在高中期间受考试压力的影响,使其并未形成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识,也并未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而刚进入大学阶段,便要考试以“三自主”的形式进行选课,则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并导致高中和大学的体育课程出现严重脱节,难以适应我国高校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强化体育基础的基本需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本文分别从体育锻炼强度、锻炼频度与持续时间等方面探究了体育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体育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的2种课程模式为俱乐部型课程模式和二段型课程模式,而并列型体育课程模式则最不易激发学生体育行为。
在体育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方面,主要探究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及其体育情感体验与体育动机受不同体育课程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段型体育课程模式下,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和情感体验效果最佳,而俱乐部型课程模式下,学生的体育动机更为积极,而基于全选型与并列型课程模式的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相对薄弱。
3.2 建 议
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意见。首先,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建设应与我国学生的基本情况相符,由于学生个体处于高中时期时,具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学业方面的心理负担,故导致其并未在此阶段形成对体育课程的正确理解和认知,从而降低了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未来在进行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时,高校和教师应将此点予以充分考虑,尽量避免在学生刚入学期间选用基于“三自主”的全选型课程模式进行教学,而应以二段式或俱乐部型课程模式开展体育教学,从而在帮助学生形成对体育运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强化其体育基本技能,使其从高中体育较好地过渡到科学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中来,为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和行为奠定基础。其次,高校可开设具有较强趣味性的体育项目,通过引入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其自身个性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增强学生体验,激发其体育动机和意识,为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1] 孙玲玲,谢成超,王海飞,等.“90后”为主流的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12):23-26.
[2] 李翠琴.高职新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3).
[3] 周伟.体育课程分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6).
[4] 陈善平,包静,闫鹏程,等.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的体育教学因素[J].体育科研,2014(3).
G807.4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3-067-03
2015-01-19
王静(1982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