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荣耀与悲哀
2016-08-11陈彦斌
陈彦斌
1
古往今来,几乎没有哪种鱼得到过鲤鱼那样多的荣耀和尊敬。
鲤鱼是一种野生淡水鱼,是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鱼种之一。
全世界现在大概有3000种鲤属鱼类。除了鲤鱼以外,还有鳊、鲢和鲫等几十种。由于水质不同、水温相异,生活在不同水域里的鲤鱼长得也有些不一样。比如黑龙江中下游既有浑身炭黑、腹部白或浅色的黑鲤子,也有红尾巴梢的松花江鲤鱼,还有一种小脑袋、粗身子的罗锅鲤鱼。这里的鲤鱼大的可达50千克以上,小的不到50克。
2
鲤鱼生命力顽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同时,它们也会根据水域环境的变化及时改变活动范围,其中在大面积的水域中进行迁徙,便是人们所说的“洄游”。
鲤鱼洄游主要由繁殖、索饵和生存等因素决定,它们喜欢生活在有水草的地方,那里通常是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鲤鱼可以在那里摄取到丰富的食物。水草茂盛处也是鲤鱼绝好的产床。如果江河里水情发生了变化,鲤鱼会从湖泊或河道朝大江大河迁徙。一年之中,它们总有几次这样的迁徙。
每年北方到了初夏时节,草长莺飞,大雨滂沱,黑龙江水陡涨,在那哗哗水流声中,鲤鱼就要发情交尾了。黑龙江中下游的渔民把鲤鱼这次繁殖叫“咬汛”。
鲤鱼“咬汛”发生在每年涨草芽子水时。发情的雌鱼随着倒灌江水游进产卵地,招引雄鱼追逐求爱。为了后代的健康考虑,雌鱼不会随便哪条雄鱼求婚就一口答应,也会吹毛求疵地挑选一番。它会跃向更深更广阔的水域,只有能追赶上它、体格强壮的雄鱼才能最终成为它的“夫君”。
在那场风花雪月的追逐后,雌鱼和中选的雄鱼会游向水草或芦苇繁茂的地方,产卵受精,繁殖出下一代。
整个咬汛期,鲤鱼全部精力都放在繁衍后代上,防范意识就特别差,也是最好的捕鱼时机。人们会用木棍敲打船帮的办法,惊扰蜜月中的鲤鱼。趁它们逃窜,设网捕捞。可怜的鲤鱼不会想到,刚刚开始的甜蜜生活也常常意味着灾难的来临。
3
鲤鱼吻骨比较发达,常拱入水底淤泥摄食。因为它们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需靠消耗能量维持恒定体温,所以每次摄食总量并不大。
鲤鱼和多数淡水鱼一样,都属于无胃鱼类,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因此平时少吃勤食。这样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就很强。冬季,鲤鱼躲在厚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状态,不吃东西,体内脂肪在经过漫长寒冬后,消耗殆尽。春季一到,气温回升,鲤鱼便摄食高蛋白食物补充能量。而秋季为了迎接冬季,它们也会增加摄食量,储备能量。每到这时,它们也会因为贪吃,落入人类诱饵的陷阱。
生活在江河里的鲤鱼都有逆水游动的习性,但并不是无限制地一直朝上游游动。一旦游到活动范围边界,它们就会折返顺下游游去;等到了下游边界,它们再游到靠近岸边浅水处,继续朝上游游动。每日每时,鲤鱼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这种习性也被渔民掌握,一道道水下的渔网成了它们的末日杀器。
另外,鲤鱼具有向暖、向阳及合群习性。其实,黑龙江里除了鲶鱼、黑鱼和狗鱼等少数凶猛食肉鱼外,多数鱼类都喜欢过群居生活,鲤鱼也不例外,这是它们共有的食性和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所有素食或杂食鱼类喜欢集群而动,也是出于防避敌害的本能。
4
鲤鱼原来生活在中亚平原的湖泊或水流平缓的江河中,经我国传到朝鲜、日本,后来陆续传到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由于适应性非常强,各种环境中几乎都能生存,如今鲤鱼已经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
我国的鲤鱼养殖历史十分久远。据《诗经》记载,殷商时期,西伯周文王已经凿池养鲤了。到了周朝,鲤鱼成为最名贵的食品之一。孔子的儿子出生后,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为感激君主赏赐,孔子为其——子取名鲤,字伯鱼。
在唐朝,鲤鱼的身份更是身价百倍。因为当朝皇帝姓李,而“鲤”与“李”是同音,爱屋及乌地使鲤鱼也跃上了龙门,成了皇族象征,连朝廷使用的凭信——符,也刻成鲤鱼形状。皇帝把鲤鱼形佩符赏赐给大臣,用以显示其尊贵。不过,也正因为“鲤”字和皇族姓同音,所以“养鲤”“捕鲤”“卖鲤”“食鲤”“杀鲤”等也都成为大忌,违者重罚。生怕因为疏忽犯了忌讳的养鱼户只好另觅养殖对象,于是,最理想的养殖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在唐代陆续应运而生,并传承下来。
唐代以后虽然恢复了养鲤业,但由于鲤鱼生长缓慢,只能屈居配角,被排除在“四大家鱼”之外。这也是为什么鲤鱼是被驯化最早的鱼种,却偏偏没有列入“四大家鱼”的原因。
5
除了成为盘中餐外,古人还提及用鲤鱼形信匣传递信息,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至今民间依旧留着逢年过节、拜访亲友送鲤鱼的风俗。在人们的心目中,鲤鱼不仅是勤劳、善良、坚贞、吉祥的象征,还是一种图腾。把鲤鱼示为吉庆有余的年画更是比比皆是,如杨柳青年画就有众多鲤鱼主题。《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在民间也被广泛流传。
故事说,东海里的鱼听说禹王要挑选能跃上龙门的鱼管护龙门,立刻成群结队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个个争先,不肯落后。最后是不畏艰险的一条金背鲤鱼率先取得了成功。在跃过龙门的瞬间,它得到了禹的点化,变成了一条黄金龙,并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
后来,古代“学校”招生出榜时,都有在学生姓名上点红的作法,后又把“童生进仕”喻为“鲤鱼跃龙门”。
6
你可能注意到,有一种漂亮的观赏鱼叫锦鲤。它为什么和别的鲤鱼不一样呢?
原来,真正把鲤鱼作为观赏鱼来饲养,始于我国明朝万历年间。
神宗皇帝在御花园里饲养红鲤鱼以供观赏。当时,有一位功臣准备告老返乡,皇帝特以红鲤赏赐,令他带回故乡江西饲养。这种鲤鱼形似荷包,故名“荷包红鲤”。至今,荷包红鲤仍为江西婺源主要特产之一。
后来,荷包红鲤传到了日本。在日本越冬时,由于寒冷鲤鱼突然发生了变异,产生了有色彩的品种。有人将这种彩色鲤鱼反复交配、改良,终于培育出美丽的锦鲤。开始锦鲤数量较少,多为日本皇家贵族和达官显宦的观赏鱼,或者饲养在寺院神社中,百姓难得一见,故又称为“神鱼”,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注:也有人认为锦鲤的源头是我国广西龙州锦鲤、江西兴国红鲤和浙江杭州金鲤等)。
日本人把锦鲤看成一种艺术品,有水中“活的宝石”的美称,并培育出黄斑、大正三色和昭和三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名贵品种。锦鲤的寿命很长,可以活到七十多岁。
锦鲤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姿态优雅,模样千变万化。鱼在水中游动,时隐时浮,特别飘逸,的确像一颗颗会动的宝石,一时锦鲤的玩赏价值甚至超过了真正的宝石。
锦鲤不仅可供观赏,赏心悦目,而且容易饲养。因为鲤鱼本身就是杂食性鱼类,主人能食用的东西,它们几乎都能吃,即使主人外出旅行十天半月不喂,也不用担心锦鲤会饿死。
7
在我国传统年画中,鲤鱼的形象更是受人喜爱,除夕年夜饭,餐桌上还会摆上鲤鱼,希望新的一年富富裕裕。
受汉文化影响,日本及东南亚也有许多与鲤鱼相关的习俗。比如日本人生了儿子,亲朋好友便拎着鲤鱼上门贺喜,或赠送鲤鱼形象的礼物,寄意新生的婴儿健康如鲤,不怕艰险,搏浪前进。
不过,现在由于过度捕猎、水质污染、近亲繁殖、饲料中添加剂等诸多原因,国内野生鲤鱼已经不多见,塘养鲤鱼也不再受欢迎。更奇怪的是,国外因为生长环境优渥,缺乏天敌,竟出现了巨大鲤鱼繁殖过快的困惑,形成了外来物种泛滥的灾害。
曾有过无上荣耀的鲤鱼,如今正经历着一言难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