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2016-08-11李芸
李芸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从老师教发展到学生学,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反观我们的语文作业布置,虽然较之前也有了变化,但是从根本上还是表现为单调、枯燥、缺乏创新与实践,达不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一、语文作业设计情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结果
这学期,我们对初中三个年级近3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教师在语文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评价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探索作业设计的好途径,让作业更好地促进语文学习。
(二)结果分析
结果表明:①教师设计语文作业形式单调、繁琐,没有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而是以应试训练为中心,,大量的机械练,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②语文作业设计的缺乏开放性、层次性,削弱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阅读,实际上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领域,使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的主要途径,更是体现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语文作业中阅读的缺失,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如何创新高效地设计语文作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理念,优化目标
在语文素养观指导下的语文作业设计目标应有以下几点:①语文作业要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②“语文课程是实践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校内语文活动和校外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上,教师留的语文作业在基础知识上大多针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多是书面作业,以听、说、读方面的训练少之又少。
1.听力作业
布置听力作业,国内以英语教师居多,在语文作业上多以课堂听写呈现,语文听力作业应如何设计,教师可以多开发校外资源。比如通过自主选择收听电台,了解社会热点话题,从中提炼要点;听歌记词,体味歌词的韵律感及浓缩的精华;或者统一观看某档节目,让学生记录要点,就某一观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以辩论形式展开。通过外界获取的信息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锻炼听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最直观的方法可以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在校内还可以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等活动,校外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从评论时事、介绍新书等活动入手。
3.课外阅读
每期中学语文都有两到三本的名著导读,通过对名著的大致讲解、摘要,引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课外阅读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增长视野,开阔见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关注和重视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
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在布置语文作业时,不仅要从听、说、读、写方面锻炼学生,而且要注意各个元素间的相关性,把他们融合在一起。
(三)关注生活,激发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1】
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这一角度出发,语文作业可以设置一些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只有对语文作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做作业时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作业应呈现不同的形态,利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中学生的爱好广泛,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
1.引发独立思考
传统的语文作业,多以单一的形式进行,一般都由老师指定题目,学生作答,或者单一进行抄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完成的积极性不高。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吸引学生的独立思考,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因为人类的肆意破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例子,让学生从身边切实的例子中感受到大自然被人类肆意破坏的残酷现实,从而萌发出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分清层次差异
我们在作业布置上,做到了统一要求,却缺乏因材施教。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很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拒绝作业,而是由于一次次的失败经验变得不想去完成。因此,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习在完成作业时获得成功体验,老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程度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任务,让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兴趣选择作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语文作业,需要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审视和反思我们在作业布置上存在的问题,转变认识,让语文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推手,让学生真正从语文作业中受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