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药雕刻师徐立平:母亲点燃我梦想的“引线”

2016-08-10风飞页

分忧 2016年8期
关键词:火药引线航天

风飞页

童年那懵懂的梦想

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员工,温荣书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在四川、内蒙古几地辗转,最终来到了秦岭深处扎根,并在1968年生下了儿子徐立平。

这位内敛温和的女性,对儿子徐立平从小便实行温和教育,在儿子的童年记忆里,母亲几乎没有对自己动过手。儿子也自小养成了温和的性格,遇到困难从不急躁,这种不疾不徐的性格,让母亲很是放心。

徐立平对母亲从事的工作很好奇,想知道母亲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但好几次开口问母亲,都被她回绝: “小孩子别打听那么多,危险”。母亲从来没有带徐立平到她工作的地方去过。

当年,母亲刚刚走上这个岗位时才19岁。上班没多久,单位就发生了一次事故,同事的手指和耳朵全被烧掉了,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但是母亲就是不怕危险,心里想着只要合理规避危险,把事故可能性降到零便会没事。但她坚决不让儿子和自己的工作有任何接触,所以,只要当儿子表示出一点对自己工作的好奇,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打消他的念头。

可越是遮遮掩掩,就越是勾起徐立平的求知欲望。那是暑假的一天,12岁的徐立平听到屋外雷声滚滚,一会儿瓢泼大雨便落了下来。徐立平知道母亲早上上班时没带雨伞,于是急忙拿出两把雨伞夺门而出,径直奔向母亲工作的单位。一路上,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徐立平终于到了母亲的单位。

他站在母亲的车间门口,望见一群工人正低头工作,四周的机器设备引起了他无比的兴趣。他似乎忘了此行的目的,正好奇地四处张望,母亲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他身边。母亲佯装生气,批评徐立平不该冒雨来送伞。批评完后,母亲终于经不起儿子请求,给他讲了自己的工作。

当听到母亲的工作是给火药整形的时候,徐立平眼睛一亮,对母亲充满崇拜,忙摇着母亲的手要继续听更详细的细节,可是母亲却以要工作为由拒绝了。这让徐立平更加渴望深入了解母亲的工作,并在心里暗暗种下一个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和妈妈一样,干令人骄傲的工作。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987年,和母亲当年一样,也是19岁的徐立平,从技校一毕业就开始了和火药相伴的工作。母亲知道,尽管自己不愿意儿子涉足火药整形这一高危行业,但此时,已经不可阻挡,儿子选择的东西是如何也拉不回的,于是她变阻拦为鼓励,对儿子说:“小心工作便没问题的,妈相信你。”

这句话给了徐立平一颗定心丸,他坚定地走进了母亲工作过多年的车间,开始了自己与火药“亲密接触”的工作。

虽然徐立平在心里做足了准备,但进厂的第一课,还是让他吃了一惊。“我师傅带我去看了一个点火试验,现场的轰隆声、腾起的蘑菇云,当时就把我看呆了,确实看呆了,因为我真的没有想到它会这么惊险。”

这堂课给徐立平留下了一辈子的记忆,从那时起,他就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规避危险,胆大心细,练好手中这把刀,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一刀一刀地勤学苦练,用坏的刀超过30把的时候,徐立平的手终于有了感觉,药面的平整度越来越高。

1989年,我国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为了不影响后续的研制进度,专家组决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药。此时工作不到三年的徐立平,自告奋勇加入了挖药突击队,要知道当时的就地挖药,危险程度绝不亚于制造火药。

火药发出了刺鼻的气味,再加上精神高度集中,每个人在里面只能干十多分钟。徐立平为了让大家多歇息一会儿,轮到他挖药时,每次总要多干上五、六分钟才出来。终于,经过两个月的连续奋战,徐立平和队友们挖出了三百多千克火药,发动机故障成功排除了,但他的双腿却几乎无法行走。

后来,徐立平又碰到了同为航天二代的妻子,夫妻二人在相同的工作中相扶相携。如今徐立平一家有11口人,其中有8人是航天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调离,都坚定地守在自己的危险岗位上。

力量源自于母亲

与火药共舞,讲求的是分毫不差,如果出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差错失误,都会危及很多人的生命,损坏公私财产,甚至影响国家航天计划。

面对着火点极低的火药,只需钢丝球轻轻一擦便会爆炸,在故障发动机里挖火药,一旦出现意外,一点逃生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操作。平时,徐立平苦练雕刻功夫,力争把雕刻精度精确到0.2毫米,而在同行业中0.5毫米就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的最大误差了。

儿子天天和危险相处,母亲却从不表露自己的担心,因为她知道,家人的过度担心只会给他徒增压力,让他在雕刻火药时心神不定,而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平稳而宁静的心态,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都会影响刀尖的稳定游走。

在家里,母亲成了徐立平最坚强的后盾,他常常会把工作中的一点一滴都分享给母亲,而母亲则会平静地说出儿子的进步,遇到儿子情绪紧张时,她又会像导师一样去开导。一次和母亲聊天时,徐立平抱怨说现在用的雕刻刀一点都不好用,有时候根本不好使力。“那不如自己设计试试,也许能够事半功倍呢。”

正是母亲的这句点拨的话语,让徐立平开始设计新的刀具。一把、两把,直到设计出了二十多种刀具,有两种获得了国家专利,其中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火药整形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发动机点火之后,火药便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发动机很可能会偏离轨道,甚至爆炸。目前,火药整形还无法完全用机械来代替手工操作,这在世界上都是一个难题。药面平不平,一刀下去切多少,都要依靠徐立平自己的判断。

经过近三十年与火药的长期接触,火药的毒性无情地侵入了徐立平的身体,因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干活,造成了徐立平的身体变形为一侧倾斜,双腿也一粗一细,头发更是掉了一大半了。在一次执行工作任务后,徐立平的情况让母亲吓了一跳。看到徐立平上厕所都要两个人扶着,母亲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但是她没有让儿子发现,怕他难过。

曾经和徐立平一起干这个工作的人都离开了原来的岗位,有人问温荣书,为何这么危险的工作还要让儿子继续干下去?“再危险的岗位都要有人去干!”母亲的话平实而坚定,让儿子心中充满了力量。

如今,徐立平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6厂发动机药面整形岗位班组长,全国仅有20个人做着和他同样的工作。徐立平是一位普通的技术工人,却做着极不普通的工作,这份工作也获得了各方的认可。他曾荣获“感动四院十大人物”、“生产技术能手”、“中青年技能接班人”、“航天人才培养先进个人”、“航天技术能手”、“航天基金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带领所在班组获评集团公司安全奖励,2016年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并入选3月“中国好人榜”。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火药引线航天
神奇的火药
航天梦,我的梦
火药的来历
逐梦航天日
“火药弟弟”
论“引线规”的设计原理及应用
鞭炮迷宫
变压器引线设计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