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之前,请好好道别
2016-08-10月满天心
月满天心
李季兰,唐代女诗人,幼年时就“美姿容,善弹琴,尤工格律”。六岁时,她受父命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诗中有“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样的句子。因“架却”谐音“嫁却”,而被父亲认定女儿情思混乱。为杜绝她主动联络男人,父亲便将她送入道观。
男权社会的女子,必须从小就将自己修炼成一棵没有情感和个性的树。李季兰违背了这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她太美,情感太丰富,又太有才华。
青灯黄卷,苦修得道,并不是李季兰的选择,那是命运强加给她的,她喜欢尘世的花红柳绿,喜欢面对美好的男子,感受心灵颤抖的绵长情意。
李季兰遇到的第一个男人,是朱放,是一位隐居的名士,两个人可以谈论诗词,丰润生命深处那些渴望生长、开花的情之种子。
可惜的是,不久之后朱放做官上任一去不回。李季兰失落无比。很多女子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过客,打开她懵懂的春情,却又飘然远去,和真情无关,更不是深爱,他只是她向生命更深处和更广处探寻的一次机会。
李季兰真正爱上的,是另一位同样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陆羽。陆羽是茶圣,又是诗人,知己相对煮雪烹茶,两个身世同样枯寂的人渐生情愫。
一次,李季兰重病,陆羽急匆匆赶过去,悉心照料。煎药煮饭,端汤送水。李病愈后,两人的感情有了质的飞跃,心动情动加上行动,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将两颗心分开。
李季兰欣然写诗记录这段感动——《湖上卧病喜陆羽至》:“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可命运从不顺着谁的情绪和心意,李季兰和陆羽感情再好,作为一个女道士,她没有办法真的和谁厮守在一起。所以,他们的爱情,一面是美好,一面是纠结,在兜兜转转中年华渐失,寂寞如影。
陆羽依然独来独往,一生痴于茶,终成一代名人。李季兰心灰意冷,美满的爱情像玻璃窗外彩色的风景,她看得到,却摸不着。令人感慨的是,她的诗名和艳名却越来越大,竟然惊动了皇宫里专注于和贵妃排练歌舞,醉心梨园的李隆基。他召李季兰入宫一见。这是莫大的荣幸和际遇,李季兰想当一个真正的女人。茫茫人海中,她一直在等这个人,一个可以不顾世俗,勇敢接纳她的人。唐玄宗无疑是可以的,他有这个权利。
只是,这个机会来得太晚了。李季兰赶到长安时,恰逢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早带着贵妃仓皇逃命去了。李季兰在乱军中从此失踪。
她本来可以不做道士,她本来可以嫁良人,她是个才女,甚至可能因此得到皇帝的青睐,给人生增加一层接近幸福的光环。只是,人生没有如果,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清梦。
李季兰一边叹“禅心已如沾呢絮。不随东风任意飞”,一边又对尘世怀着炽烈如火的情感,说“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峰”。
电影《少年派奇幻漂流》中有这样的台词:“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地道别。”
李季兰就是这样,她放下了情爱,放下了世俗生活,却没来得及和这世界告别,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