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游戏中教师介入的策略探讨

2016-08-10邵敏

成才之路 2016年19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策略

邵敏

摘 要:从角色参与指导、平行指导暗示、语言启发、材料暗示指导、伙伴互动五个方面,研究在幼儿区域游戏中教师介入的策略。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幼儿兴趣和需要为前提,支持幼儿游戏开展,推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幼儿;区域游戏;教师介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74-01

在游戏的王国里,孩子们悠然自在。成人的作用在于用教育的眼光关照幼儿的游戏行为,在最适宜的时候加入孩子的世界,推进幼儿的发展。下面,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幼儿的需要为前提,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研究几种教师介入游戏的策略。

一、角色参与指导策略

教师担当一定的角色加入到幼儿游戏中,通过与幼儿的角色互动,对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做出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引导游戏发展。案例片段一:建房。毛毛、闻闻、明明选择了三处空地,用不同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房子。当老师来到建构区时,他们的房子已经搭建好。闻闻自豪地说:“老师,我们的房子建好了!”老师说:“三个小区都很漂亮,就是到朋友家做客不方便。”明明提议:“我们建一条路吧。”老师赞许地说:“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孩子们用积木在房子中间建成了马路,还种上了小树,一个立体交互的小区已成规模。【分析】这次的区域游戏中,老师以买房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建构活动,引导幼儿发展游戏情节,以原来的作品作为素材,通过想象或添加进行创造和丰富,有效推动他们朝最近发展区迈进。

二、平行指导暗示式策略

教师在空间上接近幼儿,不明确指出幼儿的问题,而是用肢体动作暗示有关信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案例片段二:瓶宝宝戴帽子。两名幼儿在同一张桌子上尝试开、盖各种瓶盖。男孩盖的几个都不对应,只是将瓶盖顶在瓶子上,而女孩将瓶盖拧得很合缝。看到这一情景,老师什么也不说,故意用腿碰了一下桌角,桌子晃动了一下,男孩的瓶盖相继落下,女孩的瓶盖依然完好。看到这样,男孩意识到自己没有盖好,女孩主动和男孩一起收拾瓶盖、拧紧,男孩也找到了方法,将自己的瓶子找到盖子,拧好。【分析】这次的区域学习活动,老师并没有着急直接指出男孩的问题,而是通过撞击桌子后发生的后果让男孩自己明白问题所在,将学习的要求间接地以肢体语言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三、语言启发式策略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通过对幼儿提出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来引发幼儿思考,让幼儿通过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案例片段三:有趣的滑道。毛毛选择了斜坡实验的材料,乐此不疲地让他的小汽车在长短不一的滑道上滑行,比较、思考着。毛毛说:“老师,看,小汽车在长滑道上比短滑道滑得快。”老师说:“再试一试。”毛毛又让小汽车同时滑行,结果两辆车跑的速度一样快,毛毛百思不得其解。老师又问:“为什么和刚才的结果不一样?”毛毛想了想:“是不是短滑道是斜的,长滑道是平的?”老师继续鼓励她:“你多试几次,做一下记录,然后再想一想。”说完就走开了。【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抓住了问题的“泉眼”,坡道的长度、高度,让孩子不断地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反复尝试并进行记录,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四、材料暗示指导策略

将教育意图隐含在所投放的材料中,通过提供或改变活动设备和材料来影响孩子的活动行为,支持和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的学习和发展。案例片段四:串串乐。在生活区,老师布置了串好的几种窗幔,将一件套娃按次序排好队。甜甜选择了串窗帘的游戏,她看看篓子里的彩色片片,又看看老师已挂好的窗幔,观察了两分钟,开始自己拿篓子里的片片按照颜色间隔开来的方法串起来。小鱼儿选择的游戏是套娃,他举起套娃问:“老师,这个怎么玩?”旁边的甜甜指了指柜子上排好队的套娃,小鱼儿看了一下,将套娃取出,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开始边排队边调整。【分析】环境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利用环境暗示法,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这时环境和材料作为一种促进幼儿交流和对话的方式而存在,成为区域游戏的“第三位”老师。

五、伙伴互动策略

对幼儿来说,从伙伴那里可以学到许多先前不会的本领,可以从伙伴口中知道许多新鲜的东西,还发展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使幼儿学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案例片段五:牛奶瓶大变身。俊儿拿着一只牛奶瓶问:“老师,牛奶喝完了,瓶子能做玩具吗?”月月说:“我妈妈用这个灌了水种花呢!”看着孩子们对牛奶瓶有兴趣,老师要趁机渗透废物利用的意识。“想一想能用这瓶子做什么?家里有的明天都带来。”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空瓶,有的装上瓶盖做成了汽车,有的装上火箭头制成火箭,还有的做成了大树、娃娃。【分析】这次的区域游戏,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启了幼儿的创造之门。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自主探索、分享经验,通过想象和再创造构建了自己的世界。

六、结束语

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介入是一门艺术,必须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前提、以支持并推进幼儿游戏的开展为目的。在游戏中教师要不断地观察幼儿,灵活地运用多种介入策略,有效地介入幼儿的游戏,不断地推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J].幼儿教育,2004(11).

[2]陈建林.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幼儿策略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