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演讲见证历史进程
2016-08-10吴德广
吴德广
表达中国态度
中国领导人出访通常去三个地方演讲:当地名校、国会,或者在欢迎宴会场合。中国领导人的演讲是传递重要信息、表达态度、增进交流、促进友好的方式,也是领导人展现个人形象的舞台。
外交讲演是国家领导人在国外访问时在公众场合发表的公开讲话,在于阐述国家关于涉及双边和国际关系问题的观点、立场和政策,当今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互访发表演讲已是礼宾活动中重要项目之一。
2014年7月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清华大学演讲。
近年来在重大外交活动中,习近平主席都会以演讲的方式,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态度。其演讲特点可亲可敬又沉稳大气,善于打比喻、讲故事,内容“接地气”,充满自信,风格独特。有媒体评论:“通读他公开发表的外交演讲、外报文章、会见外国元首的记录,能够很自然地感受到其中浓厚的世界主义情怀。这种情怀,源自人类传统而又超越传统;这种情怀,是他演讲的动人之处,也是他沟通中外的密钥。”
“应该有中国人民的声音”
有一桩外交活动,让人难忘。1995年5月9日晚,俄罗斯为庆祝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庆祝宴。俄方礼宾官告诉中方人员,当天上午在卫国战争纪念馆揭幕仪式上讲过话的领导人就不再致祝酒辞。可是宴会开始不久,主持人便邀请在揭幕仪式上讲过话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等人上台讲话。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现自己是唯一在场的亚洲国家领导人,而欧美国家领导人纷纷上台祝辞,中国未被安排上台讲话,江主席对此有些不悦,他拒绝了主人的干杯,马上找人向叶利钦办公厅主任提出上台祝酒的安排。然而,主持人没有答应,并撤走麦克风,准备表演节目。此时江主席果断地站起来,他走近叶利钦,直接用俄语说:“我希望代表中国讲几句话。”叶利钦当即回答:“我同意。”他招手让礼宾官过来,做了布置。立式话筒重新拿回舞台,江主席上台,祝辞简要明了,赢得全场的热烈掌声。
事后江主席说:“我是中国人民的代表,在这样的场合,决不能没有中国人民的声音。”
周恩来发言振聋发聩
回想起中国领导人在国外演讲,确有温故知新之感。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领导人在外国演讲众多,例如周恩来总理在印尼万隆举行的重要发言,邓小平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的演说,江泽民在日本广播协会大厅发表的题为《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的演讲等,都成为重要外交历史文件载入史册。
1955年4月18日,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对新中国外交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时,为了争取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中国成为万隆会议的积极参与者。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举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代表团排除万难,如期到会。在发言中,周恩来强调“求同”而不是“立异”,主张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碍亚非国家求同和团结,并表示中国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建立正常关系。周恩来充满智慧地进行阐释和解惑,用平等的态度来平息争论,赢得了各方的尊敬和赞同,一举扭转外界对新中国的偏见,会议气氛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求同存异”原则的补充发言,看似是周恩来即席讲话,实际上是他利用中午时间亲自动笔,临时写成的。这个补充发言成为历史进程中光辉的一页。
“三个世界”理论震撼联合国
1974年4月7日,邓小平一行乘专机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前来欢迎的侨领动情地说:“邓先生这次出来工作,中国可大有希望了。”邓小平到达代表团后,立即召集代表团二秘以上外交官开会研究工作。他对大家说:“这次会议将要载入史册。亚非拉国家受人欺负那么多年,今天提出要建立经济平等关系,这可是划时代的事件。我们中国一定要支持,我们要配合他们通过一个好的文件和行动纲领。”
4月10日,邓小平在纽约联合国大厦的大会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这篇精心准备的演说稿,全面阐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的对外政策。
邓小平说:“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邓小平在发言中,还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出了中国政府的主张。邓小平指出: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际经济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来管,而不应该由少数国家垄断;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参与决定国际贸易、货币、航运等方面的大事等等。
邓小平的讲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永不称霸的承诺,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响和热烈欢迎。邓小平演讲后,大会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与邓小平热烈握手祝贺。邓小平的联合国之行,进一步向全世界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中国外交史上闪耀的一页。
世界进入了向多极化发展
1992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应邀访问日本,笔者随行。7日江总书记在日本广播协会大厅发表了题为《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的重要演讲。演讲向日本全国做了现场直播。他的演讲受到在场的日本政界、经济界、文艺界以旅日华侨和留学生等2500多人的热烈欢迎。
江总书记分析了国际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他认为,两极格局已经结束,世界进入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转折时期。江总书记说,享有持久和平,谋求经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发达了也永远不称霸。
江总书记的访问和演讲给日本民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日本创价协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盛赞江总书记的访问和演讲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
哉风”。
这场演讲是此次访问的一个亮点,我作为随行礼宾官,深深体会到礼宾演讲所占的分量。
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被誉为俄罗斯“外交官的摇篮”。中国国家主席先后三次在此演讲,留下佳话。其中一次是1994年9月3日,秋意正浓,江泽民在访俄期间到此发表演讲。这是他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出访俄罗斯,正是这次访问,把两国关系推进到构筑“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国际关系学院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人。台下的听众中,有一群由主人邀请来的贵宾,他们是苏联斯大林汽车厂的老职工。1955年,不满30岁的江泽民远赴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实习。这些老职工,曾与江泽民一起并肩工作过。
江泽民的演讲激情澎湃,内容丰富多彩,既谈到了中俄人民传承已久的深厚友谊和中俄互为最大邻国的合作前景,也介绍了中国建设情况和外交政策,强调要为中国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大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那一次江主席的行程极为紧凑。他在演讲后,还会见了汽车厂的老员工,与他们品茶叙旧,共唱俄文民歌《喀秋莎》。这次演讲活动给大家留下历久弥新的记忆。
外交演讲会的礼仪
中国领导人出访演讲受到东道国的重视。多年来中国外交部长或中国驻外大使也曾在驻在国发表演讲,很受欢迎。近年来访华的外国领导人在华演讲越来越多。在中国名校,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或学术机构发表正式演讲已经成为他们访问的重要活动日程之一。外交演讲越来越多,引人注目。
中国领导人出访通常去三个地方演讲:当地名校、国会,或者在欢迎宴会场合。中国领导人的演讲是传递重要信息、表达态度、增进交流、促进友好的方式,也是领导人展现个人形象的舞台。讲演人的身份、讲演的内容、讲演的场合三个因素取决于外交演讲的重要性和分量。
如中国领导人访问日程安排有困难,不能在当地名校、国会上专门举行演讲会,客随主便。在欢迎宴会上讲话或是祝酒,也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宴会上祝酒辞比较短,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有实质内容的。例如: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2月21日晚周恩来为尼克松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双方的祝酒辞就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公开亮相的讲话,他们的祝酒辞有着特殊的政治分量。正如尼克松所说:“我们在这里讲的话,人们不会长久记住。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却能改变世界”。祝酒辞在外交场合中有其妙用。有时双方领导人的祝酒辞就是双方重要外交文件的一部分。演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
艺术。
中国领导人在国外演讲,是一项重要礼宾活动。此项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重要。礼宾官必须事先与东道国礼宾部门商定。中国驻外使领馆必须全力以赴协助东道国礼宾部门组织好演讲会。包括为中国领导人的演讲场地打前站、主席台的安排、协助主办单位组织邀请出席者。安全第一,与安全部门制定细致的安全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
——习近平于2015年9月22日在西雅图的演讲
中日两千多年交往的进程,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真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只有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按照人民的意愿来进行,才会对他们的共同发展和整个人类进步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江泽民于1998年11月2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什么叫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就是到处对别国进行侵略、干涉、控制、颠覆和掠夺,谋求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国家。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如果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必然会变成超级大国。
——邓小平于1974年4月10日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