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

2016-08-10钱倩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荷花语言表达想象力

钱倩

人们常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比作给学生以“授之与鱼”,而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作 “授之与渔”,这是很有道理的。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掌握知识的武器,若不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知识也只能是缘木求鱼,所以我们教师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当作是主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其学习能力呢?下面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的警觉性,也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没有注意力或精力不集中,学生就不能吸收新知识,也就不可能创造性地学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当一个学生知道他的老师随时都有可能向他提问时,他就无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上。我们平时可以利用课件、投影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提出问题,尽可能地抽学生回答。这样使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掌握好当堂课所学的内容。

二、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经验在头脑中进行保存的心理活动。没有记忆就没有语文学习,没有记忆就不能丰富语文知识和把语文知识转化为技能。在语文学习中,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但是记忆一定的语言材料是完全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把无意记忆同有意记忆结合起来,把机械识记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再把认识和再现结合起来,掌握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应有的遗忘。如:在教学生字时,要注意新旧字的联系,采用将旧字去掉个偏旁(如:键——建)或加上一个偏旁(如:皮——破),或变一个偏旁(如:现——观),或反意词(如:深——浅)等方法教会学生用比较法来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和思维相互渗透的复杂的认识活动。而小学生的观察往往受兴趣所支配。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漫不经心,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如:春天,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可让学生去仔细观察,并引导他们观察它的外形、飞行时的样子,停息时的情形,把观察到的记在日记本里,当在课本上学习《燕子》时,发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课本中所讲的一样时,兴趣大长,使学生领略到了细心观察的乐趣。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帮助学生按事物的特征,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逐步归纳出观察事物的一般规律。如观察景物,一般按方位的顺序;观察动物由整体到局部;观察人物除按整体到局部外,还可以由表及里;观察活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等。每一篇课文都是有序观察的典范。如《游龟山汉墓》,作者是按地点的变换顺序观察的;《埃及金字塔》中的介绍金字塔那部分,作者是按整体到部分(由面到点)观察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教材并精心组织教学,学生才能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如果学生具备宽阔、深远、丰富的创造想象,必将大大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向深度展开。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了《莫高窟》,以课文内容为例,在结合壁画进行仿编仿写训练等等,使学生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出来。又如: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五、 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叶圣陶曾强调说:“语文教学要在口语上下功夫。”小学阶段是人生学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培养说话能力,使学生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表达力等都得到提高,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相互交流,相互评议,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上课时,可以先让一学生作示范,他说完后,马上组织讲评,他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还有毛病。一方面帮助这个学生说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班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的训练。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口语训练,学生才能把话说得连贯、明白,有条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只有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才会得到培养,文字表达能力才会大大提高。

总之,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的同时要育,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纯粹的传授知识,只能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单方面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知识堆积,学生容易心生厌烦,学习就没有自觉性和动力。只有教给学生各种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做到 “授之与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教书又育人,收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花语言表达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荷花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