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16-08-10刘斌

大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运维电力企业检修

刘斌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6)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刘斌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6)

随着城市以及乡镇用电需求的增加,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传统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何创新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供电部门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的创新。

输电线路;因为管理模式;创新

前言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增长,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一般都是将运行和维护分开管理,管理效率不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需要,电力企业必须重视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改革,促进运维一体化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

1 当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输电线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线路检修和维护人员的数量却只见减少不见增加,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对运行检修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日常巡视和检修工作无法达到规范要求,一部分带电任务也不能正常完成。

(2)运行人员完成巡视以后不能直接解决输电线路中存在问题,而是将发现的问题反映给检修部门,检修部门要重新安排工作人员完成检修工作,这种做法不仅浪费时间,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同时工作任务重复,无形中增大了检修费用。

(3)运行和检修分体管理导致出现“真空断层”现象,即运行只负责运行,不负责检修,而检修只负责检修,对运行不闻不问,两个部门不见缺乏有效的协调,不能明确各自责任,产生无序生产的问题。

(4)运行工作和检修工作分开管理,二者只负责各自工作,对对方工作了解不多,长此以往,工作人员会对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产生错误的认识,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不同设备的使用方法,也制约了不同工种工作人员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升[1]。

2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创新

2.1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

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归为三类:①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②管理不够专业;③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待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①设计组织结构;②业务界面的重新划分;③改进工作流程;④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技术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图

2.2 组织机构的设计

以往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技术监督部门是核心,几乎负责所有相关工作,人数少、任务重,基本上都将重点放在事后管理上。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在组织结构中添加两个新的部门:①状态监测部门;②状态评价部门,这两个部门与技术监督部门平级,共同负责运维管理工作。其中状态监测部门负责监控输电线路以及所有输电设备,记录运行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递给状态评价部门,该部门对这些状态进行整理,对线路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将评价结果反应给技术监督部门,制定运行与维护方案。这种组织机构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制,提高运维管理效率;②引入了两个全新的部门,对输电线路进行状态监测和评价,使管理方式由事后管理向着事前管理转化,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供输电的稳定性[2]。

2.3 业务界面的设计

要改变以往电力企业单独管理的模式,国家电网、省级以及地市级管理部门要统一管理目标,共同开展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具体如下:①省级检修公司,要建立一支省级专业化检修队伍,主要在地市级以及各个电力企业之间起到沟通协调、业务指导等作用;②地市级检修公司,主要负责管理区域内重大故障的处理以及线路缺陷管理等,明确各个电力企业的运维管理任务;③所有电力企业,对各自区域内的输电线路进行管理,尤其是对于那些改建、扩建的线路更要加强针对性管理,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这部分线路的特征,实现新老线路的一体化管理。

2.4 工作流程的设置

(1)停电计划管理,要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停电维护和大修,收集日常运维管理信息,编制停电检修计划需要,与相关部门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修改,然后下达停电计划,通知所有用户做好准备。这种统一化停电管理可以减少停电检修次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技改项目管理,随着电力系统建设规模的扩大,输电线路技术改造项目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改造效率,将改造计划落到实处,要对这些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对于需要改造的线路,需要按照规程申报,申报材料中要填写清楚线路的具体位置、改造原因以及具体改造方案。经过逐步审批以后开始招标、施工等,要求整个过程中留下详细的材料,为后续运维管理提供依据。

(3)大型故事的抢修管理,大型故事发生以后,马上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并申请协助抢修,分派具体的抢修任务,要求管理人员达到现场进行抢修协调,对事故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制定切实可行的抢修方案。抢修结束以后进行验收,确认无误以后继续投入运行。这种抢修管理流程改变了以往“勘察→上报→计划→再勘察→再计划→抢修”的模式,去掉了一些重复环节,精简流程,提高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利用率。

(4)日常运维管理,一方面,要明确运行部门和维护部门的各自职责,保证线路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两个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协调。明确职责并不代表将这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相反,运行管理可以为检修工作提供依据,检修管理反过来也是为了促进线路更稳定的运行。要发挥在线监测部门以及状态评估部门的价值,实现运维管理一体化[3]。

2.5 管理体系及技术体系的构建

2.5.1 非生产核心业务外包管理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人们对“效率”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为了提升运维管理效率,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电力企业在构建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将非生产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具体如表1所示。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①这种方式可以节约管理成本;②将这些业务外包以后,可以对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2.5.2 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需要将在线监测技术作为基础,最大的特征就是不需要停电,不会对线路运行产生任何影响,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检修策略。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很多输电线路工作环境恶劣,被污染以后绝缘能力会逐渐下降,对于这一部分应该设置绝缘子污秽监测单元;②对于线路中的所有设备进行在线监控,一旦故障,系统就会根据数据对故障类型做出判断,并将结果直接传输给技术人员,制定检修策略。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故障抢修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过度检修,减少停电检修次数,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表1 可以外包的非生产核心业务

3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迈向了新台阶,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了提高电力企业供输电的稳定性,需要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满足社会用电需求。

[1]张浩,岳灵平.跨区电网输电线路“窄通道”运维管理实践[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10(13)11:413~418.

[2]赵文彬,李慧星.基于智能电网需求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建设[J].华东电力,2010,11(13)08:1212~1216.

[3]费正明,陆志浩.在线监测系统与用电设备运维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4,10(15)10:54~56.

TM73

A

1004-7344(2016)08-0054-02

2016-3-1

猜你喜欢

运维电力企业检修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检修
风电运维困局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