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家虹:从工到艺的跨越者

2016-08-10

茶博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金家刺绣杭州

李 晖



金家虹:从工到艺的跨越者

李 晖

“一方绣架,撑开江南千年丝绸;十指春风,绣出湖上几分春意。”杭州刺绣历史悠久,与京绣、鲁绣、汴绣、瓯绣、闽绣等地方名绣一同在中国刺绣史上颇有名气。自古以来,心灵手巧的西子姑娘坐在闺阁中,一针一线绣出素年锦时。但是,随着机器绣花的工业文明到来,“杭绣”开始乏人问津,庆幸的是,有一批像金家虹那样的杭绣传承人,在前辈的引领下,专注杭绣,绣品丰硕,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和温婉的文化底蕴,让杭绣艺术光彩重现。

从学徒到大师的转变

少年时学习刺绣,或许因为懵懂,而非人生的主动选择,但在谋生的误打误撞之中,常常会因为生活的依赖,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1984年,年仅16岁的金家虹考入杭州工艺美术学校,留着短发,像个男孩子,一开始以为是去学画画,结果学校教的是刺绣。刺绣重新塑造了金家虹的性格,她变静了,从此针和线再也没放下。每天的生活,就是弹琴、闻香、喝茶以及刺绣。

在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刺绣设计班,金家虹的好学受到了刺绣启蒙老师鲁艺的喜爱,更是倾心传授其杭绣的基本针法。1987年,金家虹开始跟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实习,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成为陈大师最得意的弟子。1988年,金家虹从杭州工艺美校刺绣设计专业毕业后,分配进入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研究室工作,进一步学习传统杭绣的各种技艺和知识。

在她初涉刺绣的时间里,即以过人的颖悟而出类拔萃。似乎也没怎么在意,她就可以自己独立创作出一些作品了。这些绣品,虽显稚嫩,但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1990年,她的双面绣作品《榴红蝉鸣》就被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夫人收藏,而同年尝试创作第一幅乱针绣作品《少女与果盘》,也被日本客户收购。原创作品屡次摘得专业奖项金奖。《日本高山祭》系列作品、《凤蝶》、《南宋西湖龙舟图》、《吉祥中国龙》等作品被分别收藏于日本高山祭博物馆、北京奥运村、中国财政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温州博物馆等。也因此,她先后获得了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优秀民间艺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并应邀出访德国、法国、布拉格、澳门、俄罗斯等地,作为文化使者,传授和展示精美的杭州刺绣艺术。

从没落到复兴的渐变

然而,刺绣之路并非坦途。

80年代,是杭绣产品最为风光的年代,金家虹和同事们经常加班加点,绣品刚完工就被师傅装裱好送去上海友谊商店。但是,大约到了1995年,大量电脑绣花产品的出现,使杭绣受到极大冲击,2000年单位彻底改制,杭绣落寞了。技艺人员纷纷改行、渐渐流失,杭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甚至杭州本地的年轻一代,也只知苏绣。

“没人理就自己绣吧。” 为了不让曾经那么辉煌的传统艺术就此消失,金家虹在老师陈水琴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杭州刺绣传统针法的收集、研究、整理、保护和精品创作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几乎有三年时间,她在家中埋头刺绣,没有任何收入。

悠游

金家虹进杭州工艺美术学校的杭绣专业时,全班共有16人,现在全职做刺绣的只剩下她一个人。从1987年正式拜师以来,金家虹都是陈水琴大师工作室的主创,她跟随老师为了有个安定的刺绣场地曾经辗转过杭州很多地方,因为高额的房租艰难维系着杭绣的创作。2003年,信义坊开街,邀请杭绣进驻。本来说好不用交房租,可半年后突然又要交,这使得她们走投无路,只好把上好的绣桩、高价定做的架子都贱卖,作为房租。但交了房租后,工作室的人也只能各自回家。

尽管发生种种变故,却无法阻挡金家虹对刺绣的执着和追求。在老师陈水琴的带领和鼓励下,她不服输、不放弃,坚持创作,直到2008年4月,她自己的工作室——杭州映山静水刺绣艺术馆在西湖边吴山脚下成立,她用心经营,不但自己坚持创作,还努力做好传承工作,带徒授艺,渐渐成为普及杭绣的主要基地。之后,她把工作室从吴山广场的大师楼搬到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2010年再迁到杭州市体育场路30号。

金家虹一直都说:“我所做的,所追求的,都只是为了不辜负我的初心,不辜负我三十年的坚持。当然现在随着荣誉称号的增多也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责任,会拿出多点宝贵的绣花时间去传播和推广杭绣。” 由于用心打造,一走进工作室很多人不愿离开,有些人被她的生活所吸引,有些则因为刺绣艺术,所以很多拜访者,不是成为朋友,就是成了学徒。

现在,金家虹带有三十多名徒弟。由于一直在授课,她也一直在观察,对于那些真心热爱刺绣艺术,不怕枯燥、经得住耐心考验的学生,她都不收费,也欢迎她们来学习。比起学费,她更看重的是学生对刺绣是否真的热爱。因为杭绣的发展离不开传承。“我所做的都是些力所能及的事,很多事情还要靠大家共同来完成。”金家虹说。于她而言,艺术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只有百花齐放,才能与春争艳。

单面绣《羽裳》通透效果

单面绣《鱼之乐》通透效果

从传统到现代的流变

从艺近三十年来,金家虹一直在悉心承继传统的基础上,探索着杭绣艺术的新貌。

基于对清初画家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思考,她探索出了一条对传统杭绣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之路,所谓“新意运旧法,针线随时代”。为了找到传统和现代间一个最为合适的切入点,金家虹做了很多的尝试,选题、表现手法、底料,甚至装裱,她都很有自己独特的创意,希望能用传统的技法创作出一幅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刺绣作品。《喜相逢》是金家虹通过对杭州传统的刺绣针法的整理,于2001年以传统针法盘线创作而成的作品;2004年,她又将传统的打籽绣针法应用在了自己设计的《福寿同圆》上;《连理枝》是在传统工艺传承过程中所创作出的一个代表,其选材跳出了中国传统框架,来自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装饰纹样,可以说是对传统杭绣的一次“洋为中用”的改革。

但是,每个人对艺术都有着自己的认知和看法,有时候艰辛的付出并不一定有好的回报,尤其是工艺美术,受传统的影响,更是步履维艰。

2009年,金家虹开始创作“青花系列”作品。以传统青花为题材,但跳出传统满工绣的设计方式,以不同体态的女人背影作为载体,其余留白。作品效果简单、清新,演绎了年轻人对于传统艺术的一些新看法,蕴藏着传统与现代的开创性情感,而这也是金家虹思考的结晶。然而,创新难免引发争议,有人肯定这种求新的理念,也有人断定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甚至离经叛道。这些质疑曾一度使她的创作陷入了迷茫。“难道真的选择错了?”就在金家虹感到彷徨的时候,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先生化解了她的这番心结。

2010年,天津大学100周年校庆,冯骥才先生挑选了全国21名不同传承方式的非遗传承人进天津大学展示和交流。当时金家虹并不在他的名单内,后经浙江省民协老师的一再推介,把这些“与众不同”的刺绣作品发过去,想不到老先生和夫人都格外喜爱。在布展时不仅给她提供了八米长的展墙,而且还亲自帮她摆放作品、调试灯光,最后还欣然挥笔赐字:“银针牵彩线,妙指绣心图”,并对她说:“我觉得你不是在绣人家的东西,你绣的是你心里的东西。”此种肯定,让金家虹拨开乌云见光明。

当自信、无畏成了金家虹看待艺术的新方式,作品也将生出新的气象。金家虹认为传统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只有继承古人的才能有的放矢地加入自己的想法,艺术创作不是只有规规矩矩地安静积淀,更需要敢为人先的突破和勇气。

恋恋青花

且绣且悟:从匠人到艺人的跃变

刺绣,本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形式,可当工具遭遇精神就会诞生艺术。刺绣的磨练,不仅给了金家虹一种手艺的寄托,更为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心理的文化从容,绣线、绣针在她手中成为了笔墨,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同中国传统刺绣技艺灵动地结合在了一起,并持续地使刺绣蕴涵更多的艺术内涵。

金家虹时常会在刺绣间隙停针傻想,古时候的女子究竟为何而绣?不管是民间女子的装点配饰、闺阁女子的书画写真、还是崇佛之妇的虔诚绣像,无不是以她们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为动力,每针每线留下的都是对美的向往。这正是现代手工艺中缺乏的东西。杭绣真正的精髓,在于艺术家的技艺与情感的融合。

如今,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复制绘画类刺绣甚至电脑打印刺绣的种种弊端,严重冲击着杭绣的生存和发展。在学艺的过程中,金家虹不止一次听到老一辈艺术家对刺绣界的深刻批评,自己也亲眼见到刺绣正在渐渐失去自身所属的灵魂语言,让人惋惜。针与线单纯为技而存毕竟是太过匠人,金家虹说:“传统刺绣留给我们的精髓是情感,那枕顶上、荷包上的动人故事才是真正流传下来的创作源泉,那是表现自己心灵的窗口,只有有了这些感情的表达,刺绣才更具有传承的生命力。”

走过了基本功磨练的近三十年,她越来越认识到在各个艺术领域汲取养分的重要性,期待找到传统刺绣的突破口。勤学后她发现创作绝不应该只是满足单纯技术的展示,而需要融入更多的精神表达,传统的纹样、传统的针法在充分地加入了个人感受与心灵领悟之后,才会更加动人,也具有更多的时代气息。因此,她提出了刺绣要从“身闺阁时代”向“心闺阁时代”发展的想法,并始终坚持“我不做生意,只为结缘。”且绣且悟,这是金家虹对其艺术人生的畅想。

刺绣创作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一件作品的结果往往引出了另一件作品的开端,自此以后感性始终贯穿金家虹整个创作过程。同样是青花系列,解读的越深,会觉得每一根线条都有了情感,她喜欢用蓝色表现深层次的优雅,用背影表现丰富的情感内涵。

如果说青花系列是金家虹从生活中提取的那些优雅和精致,那么创作关于“佛教”题材的作品则是摘录了她人生中的云水禅心。从《普贤立像》到《静观众妙》再到《莲花藏界》,一路走来,她的心越来越清明,所创作的作品也是越来越慈悲祥和。金家虹说,自从创作“佛教”题材的作品后,迎来了很多命中注定的缘分,不用刻意而为之。像绣《静观众妙》的时候,当时不知道要取一个怎样的名字,一次到灵隐寺游玩,一转身“静观众妙”四个字赫然在眼前,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相遇,一切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结局。

“慢悠悠地生活”,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金家虹的这三十年。如今的金家虹在杭绣传承中,俨然中流砥柱。她承接传统,又敢于创新,让杭绣不断地焕发新生机。在刺绣的艺术之路上,她孜孜不倦地探索,除了一份对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的责任,更是在编织自己的美丽梦想。□

猜你喜欢

金家刺绣杭州
杭州
空运来的桃花节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Intelligent Control Algorithm of PTZ System Driven by Two-DOF Ultrasonic Motor
Friction Behavior on Contact Interface of Linear Ultrasonic Motor with Hard Contact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