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赏析】
2016-08-10
【国学赏析】
【注释】(1)施 旧读 ì 动词。(2)众 指众人。(3)尧舜 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4)病诸 病 担忧。诸 “之于”的合音。(5)夫 句首发语词。(6)能近取譬 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子贡说 “假若有一个人 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 怎么样 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 “岂止是仁人 简直是圣人了 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 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 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 要想自己过得好 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 而推己及人 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 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 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 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选自】《论语·述而篇》【原文】子曰 “述而不作(1) 信而好古 窃(2)比于我老彭(3)。”【注释】(1)述而不作 述 传述。作 创造。(2)窃 私 私自 私下。(3)老彭 人名 但究竟指谁 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 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 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孔子说 “只阐述而不创作 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 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在这一章里 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 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 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 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 “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 对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选自】《论语·雍也篇 》【原文】子贡曰 “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 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