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多维立体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2016-08-10张洪颖北京联合大学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课程英语口语

张洪颖 /北京联合大学



突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多维立体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张洪颖 /北京联合大学

【摘 要】在国家及区域发展需求大背景下,鉴于中国学生听说能力相对滞后的现状,本文创新提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戴尔的“经验之塔”教育理论,构建“五位一体”的多维立体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实训”,“第二课堂”,“考证和国际化”五个子模块课程,完成“引-学-练-演-战”的五字学习过程,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且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提出运用“5P(PPPPP)教学过程”;并改革实践课的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

【关键词】多维立体化英语课程体系;高职英语实训;5P教学过程;过程性考核评价

1.研究背景

(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中明确提出,“着力培养当地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将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区域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提升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地域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发展理念的提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各行各业亟需国际化人才,尤其是掌握熟练的口语交际技能,能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和业务活动的人才。因此,作为地处北京的高职院校,加强高职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培养具有熟练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国际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是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

(3)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要求》还提出要“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互动与协作学习;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使之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取得了飞速发展,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显著,但听说能力相对滞后,致使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发展上显得不平衡。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外语教学“重阅读轻听说”, 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偏低,“哑巴”英语现象一直存在。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关注,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教学指导性意见以及教学改革的举措。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注重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授型”的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教学不仅要探讨教师怎样去教,而且更需要探讨学生怎样去学,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从单纯追求学生“学会”转向“会学”,引导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美国的爱德加戴尔(Edgar Dale)的“经验之塔”教育理论。

如图:

图表 1戴尔的“经验之塔”

戴尔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其理论要点概况为以下几点:(1)塔的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最直接,学习起来也最容易,越往上越抽象。(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从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合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由此可以得到启发:教与学的有效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从“做”中“学”,加强实践教学的设计。

3.构建突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多维立体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为达到某种人才培养目标所设置的多门课程相互间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当前信息时代,学习资源丰富,学习途径多样化,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教学按照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以及学生的需求。且英语课程呈现的是集知识、技能于一体的综合载体,需要多模块支撑,只靠单独的一门课程无法很好地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戴尔的“经验之塔”教育理论,针对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多维立体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如图

由“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实训”,“第二课堂”,“考证和国际化”五个子模块课程,构成多维立体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各子模块课程各自独立,彼此间又蕴含着反映学习规律的内在逻辑,实现“引—学—练—演—战”的五字学习过程,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

图表 2“五位一体”多维立体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3.1课堂教学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突出一个“引”字。学生对知识的建构需要一个过程,只靠课堂教学无法完成。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环节,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我们设计了“5P(PPPPP)”教学过程。第一步(P):课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roblem);第二步(P):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或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自主学习(preparation);第三步(P):课上学生做陈述(presentation);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讨论,进入第四步(P):由教师做总结归纳性演讲(peroration);最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入第五步(P):做练习(practice);

如图:

图表 3“5P”教学过程

3.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一个“学”字。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面临学习任务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资料总结、提炼、训练等。为此,我们为学生建设了自主学习平台、外语自主学习资源库,建设了慕课和微课,还为学生提供了其它一些可利用的优秀的自主学习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3.3实践实训

实训课程突出一个“练”字,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依据戴尔的“经验之塔”教育理论,我们特别设计开发了实训课程。课程内容包括Presentation模块,口语竞赛模块,典型工作情境对话模块,英文短剧模块,配音模块等等。模块设计突出三个特点:第一,任务驱动。每个模块实训设计都以任务为主线。第二,实用性。还原语言的工具性,用英语解决问题。第三,注重培养听说能力。

对于听说能力的培养,实践实训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保证一门课程的效果,除课程的教学设计外,考核方式的设计属重中之重。针对实训课程,我们打破期末成绩决定优劣的传统考核方法。采取“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评价+综合项目成果评价”的考核方法;通过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及创造能力。以《英语综合实训》课程的Presentation模块考核为例:

■工作任务的过程评价:考核权重70%,工作任务的每一步都要提交相应文档或文件,并获得相应成绩。

图表 4 PPT工作任务过程评价表

■综合项目成果评价:考核权重30%;在班内对各组PPT文案成果进行演示评价,给出综合分数。

如下为PPT文案演示评分表

图表 5 PPT成果演示评价表

3.4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突出一个“演”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参与演戏、表演等活动可以感受到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体验,它属于塔的底层的“做的经验”,可以使学习更具体、更直接、更容易。我们采取“英语角+主题活动+外语节+学科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英语角是学生英语课外活动,主要以学生英语社团为载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辅导老师介入加以指导。主题活动以文化为主线,组织圣诞晚会等。外语节是一年一度的大型系列活动,每年4 月举行,为期一个月。外语节包括开闭幕式、讲座、口语大赛、presentation大赛、英语综合能力大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短剧大赛、英文配音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赛事。每项赛事均能获得学生们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例如:英文歌曲大赛是最受学生欢迎赛事之一,几乎每个专业每个班都有学生报名参加,预赛的报名选手能达到好几百人。学科竞赛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市举办的高职技能大赛中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和英语写作大赛等。每年,我院学生都能在这些赛事中获得很好的成绩,例如:2016年我院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013年获得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教师鼓励广大学生参赛,重点指导种子选手,这样可以在全院营造出大家共同比拼学英语的氛围,挖掘学生们的积极性,点燃他们的学习英语的热情。

3.5考证和国际化

突出一个“战”字,让学生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效果。我们引入了三一口语考试(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Graded Examinations in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参加三一口语考试,检测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从而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努力逐级通过考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引入了商务英语考试(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简称BEC,指的是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考试,是剑桥系列考试中专为学习者提供的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证书考试,考察真实工作环境中英语交流能力,被欧洲乃至全球众多教育机构、企业认可,将其作为入学考试或招聘录用的英语语言水平要求。其权威性和规范性使得BEC在中国也极具知名度,是求职者有力的语言能力证明。因此,我们引入该考试,可以帮助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方位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就业。

另外,我们还开发了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有半年和一年的交流项目,短期的暑期实践交流项目,还有“2+2”升本项目。使学生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Hadley.A.O.在语境中教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老青.英语实践实训教学设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2.

[3]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nd 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4]苏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4(2).

[5]单楠.高职院校英语实践教学现状和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8).

[6]张勤.基于应用为主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 2013(5).

[7]朱红英.高职英语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开发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2(8).

[8]蒋桂珍.高职院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2(5).

[9]戴辉,何凌,尚志强.搭建“基于优质软件及网络的英语实践教学平台”的构想及其实践[J].新课程研究, 2010(4).

[10]高德新,于秀金.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 2008(9).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北京市教委重点课题《北京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PXM2015_014306_00008。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职业教育多维立体化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张洪颖(1965年出生),女,吉林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英语课程英语口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英语口语课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应用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建构主义下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