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2016-08-09邓永标

出版广角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读本牢记国学

邓永标

2016年5月,《孔子是个好老师》在山东省的销售量达30000册。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营养深厚,有关传统文化的出版物已经引起出版界的重视。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20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课文消失在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取而代之的是周杰伦的《蜗牛》《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类“新面孔”。相映成趣的是,从2015年9月起,北京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这“一删一增”背后,国学文化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早在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在翻看课标时对师生们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18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事实上,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我们不难发现,他还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殷殷期望,寄意深远……他对古代经典诗词等国学的重视可见一斑。

从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智慧,国学自然是绕不开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对国学的界定都比较模糊,国学书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书市上比较畅销的国学书主要有四大类:国学启蒙读本、国学解读读本、国学衍生读本和国学原著读本。其中,前三类大多是以今人的角度对国学加以注释解读的读本:启蒙读本以各种趣味形式为孩子打开了解国学的大门;国学解读类书籍多数用古典思维来解读现在的困惑,剖析当下众人之惑;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鉴赏“国学”等衍生图书也为读者打开另一种视角的国学天地。这么看来,其实,国学很广。

有需求才会有产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愿意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智慧。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也要向传统回归,向“古为今用”致敬。

作为文化承载、传承和传播的出版业,商机也好,责任也罢,我们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正在被传统文化滋养。但如何在滋养中强身健体、慧眼启智,在社会新常态环境下去实现当今出版的价值,是每一位出版人应该用心去思考、用行动去担当的大事。

猜你喜欢

读本牢记国学
雏燕
“垂”改成“掉”,好不好?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知识要牢记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