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反思体系创生体育教学成长点研究
2016-08-09夏丽玲
夏丽玲
摘 要:升级反思体系,为课堂教学提供重要评估契机,是体育课堂教学反思最重要的启动点。教师要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展开教学反思,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在课堂训练时介入教学反思,优化训练形式,实现课堂教学多元评价。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反思;成长点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97-01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生成、教学训练、教法应用的总结和反思,教学反思应该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体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中、课堂训练中,都要介入教学反思。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教学生成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多元教学评价,对教学各环节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教学调整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一、做好课前设计,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内容众多,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程序设定、教学训练展开、教学评价实施等,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给予高度关注。对教学环节设计展开梳理和评估,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思行为。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设计适合度,对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有特殊意义。为学生创设多元个性教学情境,能极大提升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教师示范展示、多媒体搭设背景、学生现场演绎等,都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教师要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科学调整。比如,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徒手操、队列训练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互相纠正动作偏差,然后挑选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动作。展示时,学生的表现大多拘谨、放不开,动作扭捏。对此,教师及时做出教学调整,让体育委员与教师一起演示动作,学生们都看得非常认真,并开始模仿,逐渐消除了紧张情绪,学习气氛浓郁。由于当众展示上节课动作,很多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其表现难以达到要求。教师对此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并做出教学调整,由教师带领学生展开演绎、示范。这样,学生的心态就逐渐放轻松了,主动学习意识被调动起来。可见,教师实时介入教学反思,能及时发现教学瓶颈问题并随时做出教学调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关注个体差异,引入分层教学方法
学生的运动基础存在差异,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及参与体育训练的习惯也不同,这些都会在课堂中有显性呈现。为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运动成长,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入分层教学方法,对不同群体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意识,是教师课堂教学执行教程反思的结果,代表了现代体育课堂的先进教学思想。教师要提高教学反思力度,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比如,在训练学生耐力跑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分成若干小组,并给出不同的训练任务:1000米慢跑、500米速跑、100米竞赛跑。在具体训练时,每个小组都会有学生被淘汰。教师可将这些跟不上的学生集中起来,由教师带领大家先围绕操场行走,速度逐渐加快到慢跑,教师要不时给学生讲解运动注意事项,给后进学生加油鼓劲。由于学生的训练强度不断增强,训练效果也在逐渐提升。教师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再根据学生身体实际分成若干小组,这本身就是分层教学的体现。一旦训练中出现了意外情况,教师要立即进行教学反思,亲自带领这些学生展开活动,给学生讲述技术要领并给予精神鼓舞,从而使教学气氛和谐向上,学生训练扎实有效。
三、优化训练形式,实施多元教学评价
在体育课堂训练中,教师要优化训练形式,大胆引入体育游戏、体育竞赛、体育互动合作,提升体育训练的趣味性,以满足学生多元个性需求。特别要对课堂教学评价做出改进和优化,丰富评价形式,提升评价品质,充分体现教学反思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是常见的评价形式,教师要强化评价内涵,触动学生情感,才能提升课堂评价的价值度,促生课堂教学成长力。比如,开展跳远训练活动时,教师先将一根红线置于沙池中,然后让学生逐个试跳。凡是成功越过红线的,教师都会伸出拇指,给学生一个“点赞”的手势;凡是没有越过的,教师都给出一个拳头,做出鼓励学生“加油”的动作。学生被教师的鼓舞所激励,会认真对待每一次试跳,随着试跳距离的不断加大,教师给出的点赞手势也会越来越夸张。每一位学生的脸上都显现出坚毅的微笑,训练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种评价方式,学生非常受用,表现也越来越积极,训练成效显著。这是教师教学评价措施成功运用的结果,说明教师对教学评价有了反思意识,摸清了学生的心理诉求,并针对性做出调整,以赢得教学主动权,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四、结束语
体育课堂教学引入反思意识,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捕捉教学生成,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做出教学调整和优化。体育课程以身体训练为主,执行教学设计很容易受到一些外力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要运用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多种教学措施矫正教学方向,调整教学程序,以调动课堂教学积极因素为教学服务,为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霍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1).
[2]常开矿.关于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之路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